胤禩的能力如何?他与雍正的关系怎么样?

胤禩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知秀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如果一个人能让他的对手恨得咬牙切齿的同时还能表达出佩服和遗憾,即使这个人是失败的一方,也足以证明他实力的强劲,当然,这个赢家虽然胜了,但依旧能客观评价自己的对手,这对很多人来说也不容易,而雍正帝和他的八弟胤禩就是这种关系。

胤禩可以说是清朝最知名的王爷之一,在很多影视和文学作品中,他是名震一时的八贤王,在康熙后期和雍正前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他出身低微却逆风而上,赢得了父亲的宠爱,然而好景不长,因为种种原因,他渐渐被父亲厌弃,最终没能成为最后的赢家,他的人生经历绝对算得上一个富贵公子哥的超级奋斗史,他的努力他的才华,让对手都感到佩服,在雍正帝眼中,他的才能是连老十三都比不上的。

开局虽差却逆风直上

胤禩的母亲卫氏在康熙帝的嫔妃中说得上出身低微四个字,她的父祖只是包衣而已,这样的出身相比其他妃嫔算是相当低了。

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生育胤禩时,卫氏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封号的庶妃而已,直至八年后才晋封为良嫔,卫氏这一生并不像很多影视剧中那样深得宠爱,她一生也只有胤禩这一个儿子,她之所以后来能位列妃位,很有可能正是因为康熙帝对胤禩的宠爱,也就是爱屋及乌、母以子贵。胤禩年幼之时并非是卫氏所抚养,而是由大阿哥的生母惠妃那拉氏抚养。当时的后宫之首皇贵妃佟氏也曾抚育过胤禩。

胤禩自小就十分聪慧,他本人也十分刻苦努力,在文学、骑射等诸多方面在诸位年长的皇子中都属优异。胤禩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父亲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个儿子,在他十一岁那年,就为儿子订下了一门亲事,那就是已故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郭络罗氏,这位郭络罗氏出身可不一般,祖上也是清朝的开国功臣,高祖父迎娶了努尔哈赤的妹妹,曾祖父迎娶了努尔哈赤的女儿,祖父迎娶了余亲王阿巴泰(努尔哈赤之子)的女儿,父亲迎娶了安亲王岳乐(阿巴泰之子)的女儿,换言之,他的祖母和母亲是亲姑侄。

这一算下来,郭络罗氏有多尊贵就已经是不言自明了,但她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康熙帝给儿子订婚时,郭络罗家已经败落,郭络罗氏的父亲因罪被杀,母亲也伤心离世,自己寄居于外祖父家中,可是岳乐也在数年前逝世了,可以说郭络罗氏看上去十分尊贵,但早已经是家道中落了,康熙帝此举大概也有安抚岳乐一系的意图,让岳乐尚存的儿孙知晓,皇帝没有因为岳乐已逝就忘了他们。总的来说,郭络罗氏和胤禩的婚姻属于互补性质,而安王一脉也确实给了胤禩很多的帮助,这也是郭络罗氏婚后能够骄纵的资本。

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封贝勒。四十七年九月,署内务府总管事。—《清史稿诸王传》

在康熙三十七年,作为第一批封爵的皇子,胤禩与四哥胤禛、五哥胤祺、七哥胤祐一同被封为贝勒,大哥胤禔和三哥胤祉分别被封为直郡王和诚郡王,而老八是这一批封爵皇子中年纪最小的。

胤禩封爵后的这段时间是其人生的高光时刻,他的九弟胤禟、十弟胤、十四弟胤禵都集结在胤禩麾下,这就不禁让很多人奇怪,这三个弟弟不管拿出哪个来,他们母亲的出身和身份地位都要高于良嫔,怎么就愿意追随老八呢?这可能就跟胤禩的个人魅力有关了,从史书的只言片语中,胤禩其人宽和儒雅、细心体贴,确有贤王之范,不仅是这几个弟弟,以何焯为代表的江南文人也颇为喜爱这位八贝勒。不仅如此,在会同办理广善库、重建东岳庙等事宜中,胤禩还得到了二伯裕亲王福全的盛赞,说他“不务矜夸,聪明能干,有德有才”,这样一位贤明的皇子自然得到了不少朝臣的拥护。

在胤禩的支持者中不乏皇亲贵戚和权贵之人,如议政大臣、 理藩院尚书、孝昭皇后之弟阿灵阿,领侍卫内大臣、孝懿皇后堂兄鄂伦岱,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后迁工部侍郎、权相纳兰明珠之子揆叙等等,这些出身阀阅之家的臣工愿意跟随胤禩,足见其人在朝中的威望,而这也埋下了康、雍二帝厌憎胤禩的种子。

力图争储,大风暴中的胤禩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皇太子胤礽被康熙帝拘禁,不日,又授胤禩内务府总管一职,这一职位原本是由太子胤礽的亲信凌普担任,康熙帝在这么敏感的时刻将如此敏感的职务授予胤禩,不管动机如何,都让朝臣心猿意马,让胤禩一党有些想入非非。

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册封良嫔,后晋封良妃。—《星源集庆》

或许就在此时,康熙帝还把胤禩的母亲卫氏晋封为良妃,因为良妃具体的晋封时间尚未知,只知在康熙四十五年的宫廷记录中仍称卫氏为良嫔,可见卫氏是在康熙四十五年之后封妃的,而联系后来的历史,良妃要么就是在胤禩最得意时封妃,要么就是在临死前冲喜所封。

康熙帝返回京师后,随即宣布废掉了皇太子,当时的胤禩一党依旧没有马上出手,而是在观望状态,但有的人就坐不住了,不仅坐不住了,还把一口大黑锅朝胤禩扔了过去,一场巨大的连锁反应席卷而来。

允禔言於上,谓相士张明德言允禩后必大贵,上大怒。—《清史稿诸王传》

给胤禩扔黑锅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大哥胤禔。胤禔原以为胤礽被废后,按照立嫡立长的传统,自然也该轮到他了,他竟然利令智昏到请杀胤礽,引起了康熙帝的不悦,其实,早在康熙帝废太子时就已经表明不可能改立他为太子,于是胤禔只得另寻出路。他在康熙帝面前奏陈有一个术士张明德称胤禩必当大贵。

胤禔的言行好似是想推举胤禩,从亲缘关系来说,他是希望胤禩成为新太子的,毕竟他的生母惠妃那拉氏曾经抚养过胤禩,有这份感情在,胤禩即位后自然不会亏待于他。不过,胤禔似乎是弄巧成拙了,他忽视了父亲对这些造势活动和神鬼之事的敏感程度。

会内务府总管凌普以附太子得罪,籍其家,允禩颇庇之,上以责允禩。谕曰:“凌普贪婪巨富,所籍未尽,允禩每妄博虚名,凡朕所施恩泽,俱归功於己,是又一太子矣!如有人誉允禩,必杀无赦。—《清史稿诸王传》

恰在此时,胤禩处理凌普家产时,对他颇为宽宏,此事被康熙帝得知,又是一阵大怒,他直斥胤禩是以宽仁邀买人心,把自己对臣下的恩泽据为己有,与废太子如出一辙,如果只是如此也就罢了,以康熙帝的角度来看,胤禩此举确有其意,更为关键的是,康熙帝又加了一句“凡是夸赞胤禩的人杀无赦”,这句话可就太狠了,足见康熙帝对胤禩的不满是早已有之,这次只是借机爆发而已,就连康熙帝封赏胤禩似乎都有“钓鱼”之意。

如此也就罢了,康熙帝派人审讯张明德时,得知张明德曾想刺杀胤礽,而胤禩竟然知道此事,于是再次借题发挥,斥责胤禩知情不报,说他有谋害太子之嫌,老九、老十和老十四为胤禩开解,不想却不得其法, 反而让康熙帝震怒,若不是老五胤祺拦着,康熙帝真有可能一刀劈死老十四。(《雍正王朝》中那段惊心动魄的乾清门前父子争执的剧情对此事较为还原,只是细节略有不同。)

十月,皇三子允祉发喇嘛巴汉格隆为皇长子允禔魇允礽事,上令侍卫发允礽所居室,得厌胜物十馀事。。—《清史稿诸王传》

张明德被判凌迟处死,胤禩也因为知情不报而被革除贝勒爵位。可是,事情因为老三胤祉的介入而峰回路转,胤祉举报大阿哥魇镇太子,康熙帝又一次震惊了,细查之下他才得知,原来当初意图指使张明德刺杀太子的幕后元凶乃是胤禔,张明德把此事告诉胤禩后,被胤禩怒斥并赶走。大阿哥当时以张明德之言提及胤禩,看上去是推荐他,实则是将祸水引到他的身上。

于是,康熙帝对胤禔严厉处置,并把废太子胤礽放了出来,让他居住于咸安宫,多次召见宽慰,而对胤禩也逐渐消了气,不久就恢复了他的贝勒爵位。

上意在复立皇太子,而诸皇子中贝勒允禩觊为皇太子最力,诸大臣揆叙、王鸿绪及佟国纲子鄂伦岱等为之羽翼。...马齐言众有欲举八阿哥者。俄,上命马齐毋预议,马齐避去。阿灵阿等书“八”字密示诸大臣,诸大臣遂以允禩名上,上不怿。—《清史稿马齐等传》

经过这一番折腾,康熙帝还是决定复立胤礽,可他想给自己先废又复这种反复无常的行为找回点面子,于是在不断暗示群臣自己想复立胤礽后,下旨让群臣自行举荐新太子,他原以为群臣已经明白他的心意,可是朝中不少大臣都举荐胤禩,其中八爷党的阿灵阿竟然串通朝臣共举胤禩,不仅如此,连大学士马齐和国舅佟国维竟然也为胤禩摇旗呐喊,这让康熙帝始料未及,他只能以胤禩仍有罪愆且生母卑微为由强令群臣另举。

两个月后,康熙帝旧事重提,革去了马齐的大学士之衔,富察家族亦受连累,马齐也被交由胤禩看管,至此,胤禩宣告夺储失败,在复立太子大封诸子时,连老七、老十都被封为郡王,可老八却还是个贝勒,足见康熙帝对胤禩参与争储的厌恶。

胤禩夺储失败的原因并非像康熙帝说的那样简单,至少“仍有罪愆”和“生母卑微”不是他失败的根本原因,那只是康熙帝不愿明说而找出的借口。

胤禩之败和胤礽之废是有相似之处的。胤禩所摆出的这副贤王姿态的确对群臣有很大的吸引力,这让他拥有了相当高的威望,如果单纯只是八爷党的铁杆们支持胤禩也就罢了,深受康熙帝信任且看似不涉党争的马齐和佟国维竟然也是这个念头,一个皇子在潜移默化之中竟然有了如此强大的能量,这怎么能不让皇帝惊心,如果不出手遏制,皇权必然受损。以当时的朝局来看,康熙帝刚废掉一个形成了一定势力的胤礽,难道就要立起一个威望和权势可能还要更高的胤禩吗?

虽败犹荣,一个令对手又恨又佩的八贤王

毙鹰事件后,康熙帝与胤禩父子关系淡漠,连胤禩生病了,康熙帝也是漠不关心,后来才逐渐缓和了一些,而胤禩遭此连环打击,自知争储无望,于是便一心扶持同党的十四弟胤禵,可是康熙帝最终还是选择了雍亲王胤禛继承帝位,这让胤禩一党的图谋彻底落空了。

世宗即位,命允禩总理事务,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雍正元年,命办理工部事务。—《清史稿诸王传》

胤禛即位后,对老八颇为笼络,封官进爵委以重任,但这位新晋的廉亲王深知四哥是不会放不过他的,这一点连郭络罗氏都能看得明白,果然在那几年,雍正帝对他十分苛刻,即便是小事也要寻机责罚,终于在雍正四年,雍正帝根基已稳,最终除去了八爷党,老八和老九分别被改名为阿其那和塞斯黑,并且除籍下狱,当年便都离奇去世。

廉亲王允禩若肯实心任事,部务皆所优为。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而其心术之险诈,诸大臣亦无与之比者。此惟皇考暨朕躬深悉之。—《清世宗实录》

雍正帝对老八有两句十分重要的评价,其一就是“允禩之才具操守和奸诈狡猾皆无出其右者”,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不然,这是允禩的一体两面,他的贤能和才干是真的,但更多的用在了邀买人心和结党营私上了,不管群臣对老八的支持是允禩有心经营还是诚心之得,在高高在上的皇帝看来,这都是隐伏在皇权周围极大的隐患,即使允禩真的无心为恶,但如此强大的势力簇拥着他,也会倒逼他向前,何况允禩本人并非对皇位无感。一言以蔽之,即使康熙帝选了老十四,允禩的结局难道就一定会好吗?归根结底,不是康、雍二帝本人容不下他,而是高高在上的皇权容不下他。

允禩虽具此深心大力,但向既遇皇考睿照烛奸之圣父,今又遇朕才力能与相当之兄,不能逞其伎俩,益自増其愧恨耳,虽然过而能改则无过矣,朕仍望其改悔。—《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

第二句评价算是纯粹赞扬允禩之才,这句话虽然还是在说其人之奸诈,但雍正帝这样一个自负的人竟然说自己的才能只是与老八相当而已,而且这还是一道明发的上谕,再联系毙鹰事件后,康熙帝仍认为老八是他诸子中最贤能的,可见不管雍正帝和父亲如何厌恶老八,对他的才能还是相当认可的。雍正帝能说出这话的确令人惊讶,他这话不就是说连老十三都比不上老八吗?只可惜允禩不是老十三,他终究不能为雍正帝所用。

雍正帝的话虽然毫无留情的批判允禩,但言语之间多少流露出对允禩不能为己所用的惋惜,这样一位高高在上、冷酷苛刻的帝王竟然能够如此评价对手,这并不是每一个强势之主都能做到的。

总结

胤禩出身天家富贵,在储君已定的朝局下依旧能坚持努力,一路向上,这并不是所有皇子都能做到的,纵观历朝,出身皇家而坐享富贵者何其多也,能像胤禩这样奋发者毕竟是少数,而且这位皇子能够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具有相当高的人格魅力,所以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有很多人喜欢或者同情他。

但凡事都是物极必反,胤禩找到了一条自己的专属向上之路,也坚定不移的向前走,可是他忽视了自身力量的膨胀给皇权带来的威胁,更为致命的是,他的这种威胁让皇帝轻易看破,而过于宽仁也在客观上造成了邀买人心的事实,一桩桩一件件累积起来,自然引发了皇权的应激反应,也才有了这样一个其实并不无辜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