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业心很强的李鸿章,为何将功劳让与他人?只因师生情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知秀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鸿章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李鸿章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这可以看出他是个功业心非常强的人。然而,因为他和曾国藩的师生情分,他却将唾手可得的功劳让与他人。
同治二年(1863年)十月,李鸿章收复苏州;次年二月,左宗棠攻克杭州。太平天国大势已去,唯剩下孤岛天京,如瓮中之鳖,待人来捉。捉鳖手是湘军猛将、曾国藩之弟,人称“九帅”的曾国荃。曾国藩安排其他偏师打外围,安排亲弟弟攻天京,也算是“打虎亲兄弟”。
胜利在望,同治喜得写急电一封,发与曾国藩:南京城“城大而坚,围攻不易”,恐怕“各营将士号令不一,心志难齐”,请曾国藩亲自前往督办,以便迅速攻下南京。
曾国荃攻南京,哪里是“各营”?分明是一支部队,部队都姓曾。“号令不一,心志难齐”,难道曾家军不听曾国荃的?曾国荃不听曾国藩的?同治下的这圣旨,莫非是在挑拨离间?
同治倒不是这意思,他发这封作战电报,意思是叫曾国藩把李鸿章、左宗棠调来天京,三军合击,直捣黄龙府。这天京不解决,同治睡不着觉啊!可是天京打围战,已打了两年多,而李鸿章打苏州只用了两三个月。李鸿章这么牛,并不是他指挥倜傥,而是李家军武装到牙齿,部队装备早已鸟枪换炮,不但有洋枪(李家军有一支洋枪队,即戈登的常胜军),而且有洋炮,洋炮一轰轰倒半边墙。洋炮确实厉害,曾国藩以前从不相信武器,他相信的是革命精神与革命意志。后来看到李鸿章这么成功,他才晓得要发展武器:用洋炮来攻城,胜过地道城战十倍。曾国藩后来爱上了洋务运动,也是洋炮威力更新了他的观念,解放了他的思想——这是后话。
将李鸿章的洋枪队与洋炮营调到南京来,还怕南京的土城墙?一发发炮弹打进南京城,比一个个战士冲进黄龙府,快捷多了。摘人海战术,要多牺牲多少战士?这封作战令很靠谱。曾国藩服从皇令吗?他倒是听旨的,问题是李鸿章不听。曾国藩将作战令发与李鸿章,李鸿章回电:“苏州、常州是打下了,可是部队也要休整休整啊,我们刚打天了恶仗,要养精蓄锐,何况夏日炎炎,炮弹易发热,不好使 (洋枪连发三四次则红,多则炸裂)。”话说得没错,冠冕堂皇得很。
李鸿章不来天京合围,曾国藩调不动,同治在北京急死了,这回作战令绕过司令曾国藩,直接指挥到了旅团:“现在南京形势紧迫,发、捻蓄意东南,迟了恐怕会牵动全局,李鸿章岂能坐视!朕要求李鸿章立即派遺数千劲旅和得力的炮队赶赴南京,与曾国荃会师!”
圣旨下得明确,口气严厉得很,李鸿章还是不听。他回电,说部队倒是休整了一下,战士体力确也恢复了,只是情况有功变,我这里敌人还没彻底肃清,左宗棠围攻长兴(今属浙江湖州),我得就近去协战,把这里的敌人彻底消灭干净了,我们再齐心协力,一举攻克南京,这才没有后顾之忧。
李鸿章硬是不出兵南京,是他怕死?是他坐山观虎斗,然后再渔翁得利?李鸿章不怕死,他虽是淮军,但到底属曾国藩节制,打仗也不是没打过。李鸿章不愿协同作战,看到友军在那死战,他不愿拔刀相助?非也,左宗棠攻长兴,他不也主动向皇帝请缨,也去“进规长兴,协取湖群”吗?
说到底,李鸿章愿打、愿帮,就是不帮曾国荃打。他与曾国荃没有什么过节,也不是想害曾国荃。相反,他想帮曾国荃。可以这么说,李鸿章不听同治之令,不听曾国藩之令,圣旨、军令都敢违,这一切,都是在帮曾国荃立功。曾国荃在这里辛辛苦苦地打了好几年,眼看将打下了,我李鸿章带一支炮队来,一炮轰兮轰开了城,那攻克太平军首都的首功,算谁的?虽然皇上说了,叫大家“总以大局为重”,若和衷共济,迅速拿下天京,奖金大大的有。但李鸿章不要“同膺恐赏”,他愿曾国荃独自获“首功”。
古时记功,是以“首”相记的,砍了多少首级,就是多少功,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曾国荃后来被封为太子太保、一等伯爵,就是他一人独得南京首功之故。
曾国荃立了这首功,确实是不少首级换来的。曾国荃虽是曾家主力军,但其装备比李鸿章差远了,李鸿章鸟枪换炮了, 曾国荃依仗的却多半是鸟枪、抬枪等“土枪”。南京城墙不只是六朝金粉糊的,也是多少朝铜铁垒就的,异常难攻,曾国荃最后想的法子是地洞,离城老远开挖,挖个地洞到南京城下,然后装满炸药,去南京城放炮仗。
地道战想起来挺浪漫的,实际上不是那回事,特凄惨。曾国藩叫他老弟别打什么地道战了,地道战太费力,死人太多。而且地洞挖深了,无法炸开城墙,挖浅了呢,挖了几个月,把草根挖断了,那一线草便枯黄了,旁边却是青草,这不就向太平军报告军情了吗?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站在南京城上,一看就知道你在挖地道,待你挖得差不多了,他“薰以毒烟,灌以沸汤”,湘军哪里跑?再一炮打下去,黄土全盖下来,比泥石流还厉害,湘军就只能一起举行葬礼了。挖了大半年,用去炸药十数万斤,牺牲工兵两千有余,南京城呢,却是毫发未伤。
李鸿章不是有洋枪、洋炮吗?把他调来,哪还需要这样老鼠打地洞?不,谁也别来,这功劳必须是我曾九帅的。南京城,不用枪,不用炮,我只用人,也要把这城墙拱倒!反正南京城已是瓮中之鳖,跑不了,用人堆也可以堆倒南京城!曾国荃百败一胜,最后,胜利还是属于了他,几个月后,他放了个大炮仗,用了三万斤火药,整个南京城都被摇动了。
再说李鸿章,他不来,正中曾国荃的下怀。《曾国藩全集》里记载了曾国藩的态度:“何必全克而后为美名哉?人又何必占天下第一真美名哉?”战天京,战得特别苦,曾国藩一是心疼老弟,一是顾全大局,一是怕皇帝怪罪。从曾国藩劝告弟弟的这封信可推知,曾国荃是坚决反对李鸿章来帮忙的。不过,在没收入《全集》的曾国藩给弟弟的私信里,曾国藩却是这样写的:“弟若一人苦挣苦支,不愿外人来搅局,则飞速复函。余不得弟信,断不轻奏先报。”哥俩演双簧,李鸿章洞若观火,他也要来帮着演。曾国藩的命令是下达给了李鸿章,但那是给外人看的,给朝廷看的。李鸿章抗命不遵,人见其硬骨,曾国藩见其妩媚。曾国藩后来一直培养李鸿章,将其送上青云,既是看到了李鸿章之才,更看到了李鸿章之乖。李鸿章不争曾国荃之功,等于跟曾国藩搞好了关系,获了让功之高誉,更得了实实在在的仕途好处。
曾国荃贪天之功,李鸿章让天之功,贪让之间,功成一人,事费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