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只带10万兵马,这是为何
每当一提起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公元645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当时带了十万兵马远征;就当时的主客观条件而言,这个规模是比较合适的。
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所率领的军队并非只有六万,而是超过十万。
对于李世民远征高句丽的军队规模,《旧唐书·太宗下》中记录的比较简单:“发天下甲士,召募十万,并趣平壤,以伐高丽。”即征调了10万人。
在《资治通鉴·唐纪十三》中,则记录的比较清晰。当时唐军兵分水陆两路:
水军的的统帅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时任刑部尚书的张亮,他作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江、淮、岭、峡等南方善于水战的精兵四万,再加上从长安、洛阳招募的精勇三千,乘坐五百艘战舰,由莱州(今山东烟台辖区内)走海路出发;
陆军的统帅则是另一位凌烟阁功臣李世勣,他被任命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步骑六万,以及数量不明的突厥等少数民族将士。据史书记载,右卫大将军阿史那思摩(又名李思摩)、将军契苾何力这两位突厥贵族首领都随军参战,并且都光荣地挂了彩。
当然,两军的总指挥是亲征的唐太宗李世民本人。不过,这十余万的规模看起来挺庞大,但面对当时的高句丽仍处于下风。
高句丽实力不容小觑
隋唐两朝之所以孜孜不倦地拿高句丽开刀,是因为这个藩属国已经成了中原王朝的潜在威胁。
首先,人口数量可观。据后来唐高宗时的统计数据,高句丽被灭后,境内共176座城池、人口69万多户;而在唐高宗继位时,唐朝的人口也只有380万户。
其次,作为中原数百年的藩属国,当时的高句丽既吸收了农耕文明,汉化程度极高。比如其首府平壤城也称长安城;其国人爱看书,最受欢迎的书籍是《五经》、《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种田养蚕,略同中国”、“人税布五匹,谷五石”,具备了中原传过去的农耕与纺织技术;冶炼技术先进,“兵器与中国略同”,李世民在安市城外曾缴获全套铁甲超过万件。
其三,高句丽兼具了游牧渔猎民族的好斗性。他们每年举国练兵:“每春秋校猎,王亲临之”;最高执政官,并不是由高句丽王任免,而是由武力决定:“交替之日,或不相祗服,皆勒兵相攻,胜者为之。”相当的暴力直接;同时,高句丽民间用法严酷:“大体用法严峻,少有犯者,乃至路不拾遗”。
这也是当初隋炀帝首次亲征高句丽要征调百万大军的原因之一。
事实也证明,高句丽军队确实为数不少。当唐军夺下辽东、抵达安市城后,高句丽北部地区的统帅高延寿、高惠真率领十五万军队前来救援;再加上城内的守军,唐军在规模上确实处于下风。
主客观因素决定了唐军规模不可能太大
但李世民为啥不多带点军队?这是有两方面因素决定的。
其一,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当时的唐军几乎年间对外作战,交战对手主要有突厥、薛延陀、吐谷浑、吐蕃,皆为战斗力强悍的游牧民族军队;但面对这些强敌,唐军仍占据优势,可见当时的中原军队有多么强大;
其二,客观的后勤困难。隋炀帝三次亲征高句丽,第一次大败,第二次因杨玄感内乱回撤,第三次逼迫对方投降后班师,三次都没有完全达成战略目的。而就战斗力而言,当时的隋军并不比唐军差,问题就出在后勤上。由于军队规模太大,加上路途遥远、道路难行,隋军的粮草保障成了头号难题,还未到平壤,将士的口粮已空:“才行及中路,粮已将近”。而高句丽抓住这一点,采取坚守、消耗之策,让隋军吃尽苦头。
因此,李世民只征集10万人出征,也正是综合考虑了敌我双方情况基础上所做的决定。不过最终唐军仍旧面临了后勤问题。在占领辽东后,唐军抵达安市城外,并且以少胜多、大败前来救援的十五万高句丽军队,斩首2万、俘虏3.6万,敌军统帅高延寿、高惠真投降。但其后唐军围攻安市城两个月未下,考虑到后勤逐渐吃紧,李世民下令班师:
上以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癸未,敕班师。
此战唐军战损近2000人,战马死亡约八成,斩首敌军4万、俘获人口7万。看起来收益率挺高,但对于当时横行天下的李世民而言,内心并不满意,甚至叹息:“要是魏征还活着,肯定不会让我打这一仗。”
后来,唐朝仍继续对高句丽用兵,但改成了以小股军力进行持续压制的方式。经过多年的不间断打压,公元668年,李世勣攻下平壤城,标志着高句丽灭亡,东北地区的潜在威胁被彻底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