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外号叫做孙十万 这个梗出在什么地方

知秀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孙权外号,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三国这段广为人知的历史中,孙权的形象实在不怎么好,一方面来自于吴国在历史上本身的存在感稀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跟他同时代竞争的人物,英雄形象都太过于耀眼。如关羽这种后世直接封神的人有之;诸葛亮这种历代道德楷模的人有之;曹操这种性格分裂、形象复杂,无法用好坏定义的人有之……诸如此类的人物,数不胜数。相比他们,孙权作为一登场就接了一个好盘,一生都没有经历过重大失败的“二世祖”,当然不会有太高的评价。但是即使如此,孙权也依然会有被争议的话题,只不过这个勉勉强强算作“热点”的话题,细究起来,其实可以算是孙权的一个“黑历史”,那就是关于孙权军事水平的讨论。

众所周知,孙权有个外号叫“孙十万”,这个梗出自于著名的合肥之战。根据《三国志·张辽传》的记载,孙权曾经“率十万众围合肥”,结果最终被张辽“募其敢死者八百人,登锋陷阵,大破之”,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教科书式的拉胯。这个战绩在后世被广泛地拿来鞭尸,直到今天,随着网络媒介的广泛传播,更是成了孙权被屡次揶揄的污点。当然了,读历史就要以正史为根据,合肥之战孙权失败也是个不争的事实,没有必要强行洗白,只不过有一点值得考虑的是,孙权的军事能力,能不能通过这一次作战就下定论呢?

我们上学的时候,班上可以分为三类人,学霸、普通人还有学渣。学霸考得好是轻而易举,甚至不用花多少力气就能考100分,而普通人可能要认认真真的学才能考90分,但这并不丢人,因为学霸本来就是少数。具体到战争中也是一样,后世名列武庙七十二将之一的张辽,就是那个在军事上能拿满分的学霸,而孙权则是一个普通人,他可能很努力,但是在面对学霸的时候依然会被揍得满地找牙。但张辽并不能代表三国时代普遍的军事能力,毕竟并非人人都是名将,如果要评价孙权的军事能力,就要把他放到一个更平均和更大众的范围内,而不是专门找一流将领碰瓷,因此用合肥之战这种特殊案例评价孙权是个弟弟,显然是不够客观的。

那么我们就要换一个角度,从孙权一生中所有直接或者间接参与的军事活动,去总体分析孙权的军事能力,才能得出更加准确的评价。孙权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01第一个阶段是草创期

从孙策离世到公元208年孙权发动赤壁之战为止,这个阶段孙权主要的敌人是江东地区没有彻底臣服自己的各地本土士族和山越人,以及荆州地区的刘表。那么这个阶段孙权做得如何呢?答案是对内和对外都有收获,对内将反叛的士族基本上一网打尽,对外将刘表统治下的江夏夺走了一大半,并且斩杀大将黄祖。《三国志·孙权传》记载“权每出征”,意思是这段时间孙权经常自己带兵出征,并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果。当然硬要抬杠也可以说孙权是在“弱鸡互啄”,对手本来也不强,但是仔细想想,一个十八岁就开始军政一把抓好几个省,要评价他是废物,也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吧?

02第二个阶段从赤壁之后到公元229年孙权登基称帝。

也就是这个时间段爆发了上面我们提到过的合肥之战。但这里要声明一下,合肥之战总计六次,孙权只在第二次输得很惨,剩下的几次孙权即使没有达成攻下合肥的目标,也只不过是正常撤退。而抛开合肥看其他战场,孙权任用吕蒙夺取了刘备手中的荆州、濡须口之战击退曹操“得三千馀人,其没溺者亦数千”、拿下半个交州、又在夷陵任用陆逊击退刘备……这一些列战绩,归根到底是孙权在战略上的眼光和布局发挥的作用。军事能力综合来看绝不仅仅只有临阵指挥的战术,同样也有在总体布局的战略,能够任用有才干的人执行自己的规划,周瑜、吕蒙、陆逊等人的成功背后,如果真的将孙权的支持以及筹划彻底抛开,只谈名将的战术成功,是否也是一种偏见呢?

03第三个阶段,从孙权登基到公元251年病逝。

这个阶段孙权的军事活动倒真的可以说乏善可陈,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但这主要还是因为三国鼎立的大势已经形成,魏、蜀、吴三国的疆域也已经稳固,就算把孙权换成一流的名将如韩信、白起等人,也不可能逆潮流而动。更何况是本身战术能力就很普通的孙权,步入晚年的孙权,他的年龄和才干都不足以支撑起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了。

因此,孙权的军事能力客观来说只能算普通或者平凡,而且这说的也是他的战术水平,战略上孙权还是有其过人之处的。将第二次合肥之战他的失败作为嘲笑对象,并且因此无限贬低他的军事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偏见。一场战役绝不能作为决定性的评判标准,历史人物身上也不应该套用粉圈逻辑,喜欢的无限夸大,不喜欢的无限贬低,这种历史观本身就不够理智客观,很容易陷入到误区之中,这是我们应该规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