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什么是六卿制度?三家分晋的局面是如何造成的?

什么是六卿制度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知秀网小编告诉你。

周襄王十六年(前636),流亡异国他乡多年的重耳在各方的拥立下回到晋国即位为君,史称晋文公。周襄王二十年(前632),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地区进行第一次争夺中原霸权的大战,临行前,晋文公在被庐作三军,每军各设一名将、佐,将之前拥立自己的随从设立其中,按照“长逝次补”原则,轮流执政,称为三军六卿。被庐之蒐正式确定晋国的三军六卿制,六卿出将入相,掌管晋国军政大事。不同于其他诸侯国内的体系,六卿制度一方面为晋国争霸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成为束缚晋国公室,甚至是晋国的夺命索,且看偌大的晋国是如何崛起,又是怎样被三家瓜分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吧。

一、内乱不止,君弱卿强

正所谓“华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义看晋国”,作为周王族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晋国一直响应周王室的号召,但“混”得还很一般直到周幽王误国、周平王迁都,晋文侯不仅有勤王之功,还干掉了并列的周携王,稳定了东周局势,“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然而晋国却深受内乱之祸,在春秋早期,晋国发生了长达六十七年的“曲沃代翼”事件。被封于曲沃的小宗曲沃桓叔一脉祖孙三人杀害了大宗五位国君,并通过抢夺而来的金银财宝贿赂当时新立的周天子周釐王,夺得晋国正统地位。胜者为王,为了避免曲沃代翼的事件再度发生,晋献公把原晋国大宗的诸公子们全部诛杀,史称“灭桓庄之族”,但这也未能避免内乱事件的发生。

晋献公在攻打骊戎的时候得到骊姬,对她特别宠爱,爱屋及乌地想立骊姬的儿子奚齐为太子,因此逐渐冷落有才干的三个儿子,而骊姬始终认为他们都是祸患,先是陷害太子申生,申生自杀以示清白,重耳、夷吾因为害怕祸及自身先后逃回自己的封地。被枕边人一阵风吹,“申生之药胙,二公子知之”,晋献公又觉得重耳、夷吾果然有阴谋,就攻打他们的封地,两人开始了各自的逃亡生涯。

晋文公元年(前636),即位后的晋文公重用曾经跟着自己流亡的从者,在确定三军六卿制后,使郤縠将中军,郤溱佐之;狐毛将上军,狐偃佐之;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晋献公几乎将曾祖父成师的公子、公孙干掉了,同时也把毒手伸向自己的儿子,而等到重耳回国,身边的心腹都是异姓不说,就算想重用公室的人也无处可寻,因此让各个大家卿大夫在日后不断坐大,甚至威胁到了国君。

二、弹指百年,六卿当政

晋文公三年(前633),晋文公在被庐阅兵,始作三军、设六卿,本意设大夫赵衰为统帅中军,赵衰推荐了德高望重的郤縠,而晋文公想任命赵衰为卿,又被赵衰拒绝,推荐了栾枝、先轸、胥臣三位贤人。郤縠死后,六卿升官,晋文公又想起了赵衰,让其任下卿,没想到赵衰又推辞了,推荐了有仁德的狐偃,狐偃又推荐了哥哥狐毛。狐毛死后,晋文公派赵衰代替他任上军统帅,还是被赵衰推辞了,并推荐了在城濮之战立下军功的先且居。赵衰先后三次的推辞举贤让晋文公实在过意不去,于是在清原进行阅兵,在三军六卿的基础上增添新上军、新下军两军,合计五军十卿,强行要求赵衰担任新上军的统帅。晋襄公时,父亲留下的老臣们先后去世,于是襄公裁撤新上军、新下军,恢复三军六卿建制;晋景公时,为奖励鞌之战立功将士,景公增设三军,扩为六军十二卿,后赵氏爆发下宫之难,仅有赵武幸免,于是变为四军八卿;晋悼公时,悼公裁撤新军,又一次恢复三军六卿建制。

不比父亲赵衰宽厚仁慈,赵盾执政就要狠手许多,晋襄公六年(前622),在赵衰撒手人寰后,赵盾接过父亲的一切,然而几乎同时,功勋卓著的元老先且居、栾枝、胥臣都在这一年一起去世,六卿的前四位一口气死绝,就连晋襄公也被吓得不轻,于是赵盾得以顺利上位还在执政期间干掉了狐氏。似乎是风水轮流转,郤氏与栾氏共同诬陷赵氏造成下宫之难,但栾氏转过头来又把郤氏、胥氏给灭了,而在下一次的斗争中,栾氏又被范氏所灭,在晋景公时,先氏家主先榖“作死”,勾结犬戎作乱,晋景公大怒,杀先榖,族灭其家。到了晋平公时,之前的十一家六卿世家仅存六家,且每家占据一个卿位,故后来晋国六卿又被用来特指此六大家族。

三、卿族相争,三家分晋

尽管晋国只剩六卿,但暗藏的危机可没有就此减少,在此消彼长之间,六卿形成了韩、赵、魏与范、二荀对立的局面,双方都在找彼此的弱点。而因为赵氏家主赵鞅少年即位,士鞅与荀寅老奸巨猾,给赵鞅挖了许多坑,同时上天也没有眷顾赵、魏、韩三家,随着家主韩起、魏舒的逝世,即位的韩不信、魏侈都是祖死孙继的跨代之卿,甚至此时的赵鞅出道尚不过十六载,根本不是士鞅他们的对手,三家只得选择暂时蛰伏。

虽然明争实力不足,但暗斗还是不少的,士鞅就经常给赵氏使绊子,但在其执政期间,诸侯们掀起反晋联盟,因此士鞅也没敢对赵、魏、韩下狠手。但士鞅终究也有寿终正寝的那一天,智氏家主荀跞荣登执政,凭借大好青春熬死士鞅的赵鞅也高兴不已,终于到了他扬眉吐气的一天了。但因为错误处置了小宗邯郸赵氏导致战斗迅速扩大,而赵鞅只得逃到赵氏的大后方晋阳。好在智氏、韩氏、魏氏站在了赵氏这边,但由于范氏、中行氏家底太过雄厚,三卿的军队竟然未能攻克叛军,反而让范氏、中行氏家主荀寅、士吉射恼羞成怒,狂妄地对晋定公发动进攻,走上众叛亲离的道路,最终被群起而攻之,六卿仅剩四家。

此时晋国执政荀跞想要扩大势力,于是提议恢复六卿制,被赵、魏、韩联合拒绝,在内部矛盾尖锐,外部反晋势力威胁之际,荀跞的生命走到尽头,荣登执政的赵鞅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也为维护晋国公室贡献了力量。但在儿子赵毋恤和智伯瑶的交锋下,赵鞅为晋国做的努力近乎白费,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联手击败了一家独大的智伯瑶,瓜分其地,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周威烈王赐赵、韩、魏皆命为诸侯”,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就祀。”

晋国得立始于一个“玩笑”,却成为了周王朝的肱骨,而命运又让它的分裂成为步入战国的标志,令人唏嘘。晋国的“霸主”地位从晋文公开始,始于三军六卿,那时候晋文公的手下都是和他共同流浪,有着过命交情的忠志之士,有多次让贤的赵衰、德高望重的郤縠、忠贞谨慎的栾枝、足智多谋的先轸、见多识广的胥臣、贤明有才的狐毛狐偃兄弟;晋襄公时,襄公不仅有父亲留下的遗产,更有一批围绕在其身边的青年俊才。然而越到后面,这些曾经效忠公室的六卿们不再忠心,反而为了家族利益拼得头破血流,在此消彼长之间,卿族越来越强,最终取代晋国公室,荣登“七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