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为什么能有“假节钺”的权力?后来为何会沦为阶下囚?
下面由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于禁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于禁,字文则,泰山巨平(今山东泰安)人。于禁在三国时期,是曹魏的一员大将。早在黄巾起义的时候,于禁就投身到了鲍信军中,从此开始了征战生活。
后来,鲍信为救曹操而死,曹操厚待了跟随鲍信的于禁。于禁也就从此开启了开挂的人生。然后,于禁的下场却是非常惨的。
于禁与“假节钺”权力
曹魏有五子良将,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和后将军徐晃。在这五个人中,只有于禁有“假节钺”的权力。
所谓“假节钺”,是指一种可以代表君主对外征战,可以行使君主权力的象征。拥有“假节钺”的人,在斩杀犯法的将领时不用请示。
为什么在五子良将中,只有他能“假节钺”。首先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资历深。曹操在兖州兴兵为父报仇的时候,于禁就带军百人,前来支援。这份老资历,让于禁在曹操面前获得了更多的重视。
曹操统一北方,官渡之战、攻打张绣、擒吕布等战役中,于禁无不冲锋陷阵,因此屡屡被升迁。而且,于禁也因为人品过硬而受到曹操的认可。在曹操与张绣交战的时候,夏侯部下的人趁乱抢劫民财,于禁不爽,结果反被诬告为造反。结果,在曹操面前,于禁没有分辨,反而认为大敌当前,应该以主公安危为重,他身先士卒、击杀了张绣。因此,也获得了曹操的认可。
于禁还凭借自己的能力,帮助曹操解决了他部下朱灵的问题。曹操曾经一度想夺朱灵的兵权,但是又担心处理不好,引发叛乱。后来,于禁引数十骑,赍令书,往朱灵营夺其军,朱灵及其部众无人敢动。从此,曹操将朱灵列为于禁的部下,众人也没有不服气的。后来,于禁正式迁为左将军,获得假节钺。
襄樊之战,于禁被降
虽然于禁战功累累,最终还是跌落了神坛。而让他下场悲惨的一个重要转折就是襄樊之战。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称王,拜关羽为前将军。曹操命令曹仁驻守樊城,防御驻守荆州的关羽。后来,关羽进攻樊城,曹操命令于禁协助曹仁。然而,突降暴雨,于禁等七军被洪水围困,最终于禁投降了关羽。
在三国的历史上,降将并不少。但是于禁的投降举动,使他一下跌落了神坛,后人对他的评价也从开始急转直下。其实,于禁投降不是错,错就错在他投降的原因上。
在樊城之战初期,于禁害怕视死如归的庞德抢了自己的功,于是在庞德将要取胜的时候, 鸣金收 军。后来,庞德提出趁关羽中箭负伤进攻,于禁却以曹操的指令来压制否定。当军队被水淹七军时,于禁选择了投降,不屈的庞德则被斩杀,这一对比,就更加凸显了于禁视野的狭小。
曹丕羞辱,病发而亡
樊城一战,由于孙权派出了吕蒙,让关羽腹背受敌,最终击杀了关羽,解了曹操的围。而投降关羽的于禁,也就落到了孙权的手中。
后来,在曹丕称帝后,孙权对曹魏称藩并归还了于禁。此时的于禁,已经双鬓发白,面容憔悴。曹丕虽然嘴上安慰于禁,而且说了理解他的投降,但是曹丕并非真心宽宥他。不久后,曹丕竟让于禁出使东吴。此举,此时是在羞辱他。
不仅如此,曹丕还让于禁在出使东吴之前,去拜祭曹操高陵。此前,曹丕命人在高陵祭殿内绘制了樊城之战的情境图,包括关羽水淹七军、庞德宁死不屈以及于禁投降的内容。于禁在看到这些内容后,心中充满了怨恨,最终发病而亡。
就这样,于禁从一个一路过关斩将,获得曹魏“假节钺”的将军,不仅沦为了阶下囚,还被主公羞辱之死,真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