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诸吕行动刘恒既没有出功,也没有出力 刘恒是怎么坐上皇位的

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恒做皇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阳狐狸,问题。

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宣帝等,都是西汉有名的君主。在汉高祖和汉文帝之间,还有三位皇帝的身影,名气不大,历史却同样风云激荡。

这三位便是刘邦的嫡长子,汉朝的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以及刘盈的两个儿子,都是小皇帝,史称前少帝和后少帝。

也就是说,汉文帝是我们所熟悉的西汉第二位皇帝,其实他已是西汉的第五位皇帝。

汉惠帝在位七年,前后少帝在位八年,共计十五年,基本都生活在吕后的阴影之下,也是吕后临朝称制的十五年。

吕后得道,诸吕升天,吕氏家族的集体繁华在公元前180年戛然而止,这一年吕后去世。

吕氏家族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在天堂和地狱之间,住着吕后。无论后人对吕后的人品政绩如何评价,但其政治女强人的标签毋庸置疑!至少,数百吕氏家族尽现无脑体质,男女老幼加在一起,都不配给吕后提鞋的。但见吕后一死,吕氏家族的各位王、各位大将军、各位相国,都跟着吕家一起灰飞烟灭。

在这场“倒吕”运动中,贡献最大的是两大政治集团,一是以陈平、周勃为首的元老功臣派,二是以齐王刘襄兄弟为首的皇族派。

在荡除诸吕的过程中,齐王刘襄率先起兵,高举反吕大旗,其弟朱虚侯刘章、中牟侯刘兴居在朝廷做内应,四处活动,各显神通。很显然,齐王刘襄是最有希望也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

在西汉初期的政治格局中,功臣派和皇族派却是一对奇怪的伙伴。在面对外戚、外敌、异姓王等外部势力时,二者始终能够站在一起。而当外部威胁消失后,两者又重新回到一种博弈的状态,相爱相杀,好对冤家!

吕后一死,吕家全族被灭,汉惠帝的儿子后少帝也被杀,谁来继承皇位便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是齐王刘襄顺利上位,功臣派便会面临两个小尴尬。

一方面,刘襄率先起兵,举的是反吕大旗。而在吕后执政的15年中,迫害皇子,打压皇族,大封诸吕,陈平、周勃等功臣派基本不闻不问,默不作声,即便不是帮凶,也是附庸,这显然与强势的齐王刘襄有所差异。如果刘襄上位,功臣派在这15年的间所作所为,必然成为他们政治上的一个致命小辫子。

另一方面,齐王刘襄及其兄弟朱虚侯刘章、中牟侯刘兴居等,不愧是高祖刘邦的孙子,基本上都算是有种有血有能力的,并且齐国地大物博,兵精粮足。这么一个强势的皇子上位,还带着如此大的家当,功臣派后期在朝廷中的地位就真的岌岌可危了。

此外,齐王刘襄在起兵之时,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吞并了琅琊王刘泽。诸吕平定之后,琅琊王怀恨偷跑到朝廷,大说刘襄的坏话,认为刘襄舅家的势力太强,如果刘襄上位,相当于一个新的外戚家族的形成,这显然也不符合功臣派的诉求,即便这可能只是一种诬告或借口。

此时刘襄虽然兵精粮足,实力不俗,但陈平,周勃等执掌中枢,控制长安,二者基本处于一种均势状态,谁都没有掀桌子的实例。面对这种情况,刘襄也被迫退回齐地,接受现实。

最有希望的齐王刘襄退出之后,在一系列的权衡博弈之后,陈平周勃等人选择了此时正正在大汉北疆安安静静做代王的刘恒。

在“倒吕”行动中,刘恒既没有出功,也没有出力,但刘恒却有几个优势,颇受各派的青睐。

一是性情沉稳宽厚,大白话就是一个软柿子,容易拿捏。二是刘恒的母亲薄太后不受刘邦待见,做事也比较低调谨慎。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刘恒母子才躲过吕后的魔爪,平安活到现在。想想那个宠冠刘邦后宫的戚夫人及其儿子刘如意的下场,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一点了。

最重要的一点,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根正苗红,而且是刘邦现存儿子中最年长的一位。

前面三位中,老大庶长子刘肥早已去世,次子嫡长子刘盈也已经不在,三子刘如意也已被吕后所毒杀,在刘邦的儿子中,刘恒显然最合适。

这位低调内敛,沉稳宽厚的代王刘恒,各位元老功臣都看走了眼,刘恒不但不是软柿子,反而是个硬茬,内柔外刚,上位后一通操作,巩固皇权,励精图治,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在位23年,于公元前157年去世,时年46岁。虽然大家都看走了眼,但选择终归还是没错的。

除了汉文帝刘恒,带文字的皇帝性情、功绩大多如此,前有周文王姬昌,后有魏文帝曹丕,隋文帝杨坚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