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采取了哪些措施?他是如何让德国成为军事强国的?
下面由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德国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德国从一个战败国摇身一变成为了世界强国。
西方国家对于德国,尤其是希特勒执政时德国发展的历史一直采取回避的态度,这也让这段历史一直未得到人们的重视。
是什么原因让德国可以迅速恢复元气,希特勒又用了什么方法,让德国在他执政六年的时间里成为军事强国?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来一探究竟。
一份严重缩水的承诺
一战后的德国需要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德国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出现大萧条,通货膨胀严重,同时德国的军事实力也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希特勒以保证德国人人有工作,家家有面包的口号,凭借着自己高超的演讲技术,得到了很多德国民众的支持。在希特勒当选后,他也确实兑现了他的承诺。
在保证工作方面,希特勒让女人从工作上撤下来,回归家庭,鼓励生育。这样就空出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同时希特勒还进行了扩军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也解决了很多的就业问题。
关于工资的问题,德国颁布了《国民劳动服役法》,主张义务劳动。德国还规定不准涨工资,不准给予加班费,同时还进行强制慈善,整个德国实行的是一种低工资的政策。
在保证面包方面,希特勒也做到了家家有面包,只是这个面包不是大麦面包而是黑麦面包。黑麦面包价格便宜,但是口感远不如大麦面包。
不仅如此,当时德国肉类的消费量较十年前减少了20%,蛋类的消费量较十年前减少了40%,酒类的消费量较十年前减少了60%。
也就是说,德国的经济虽然有了起色,但是是以牺牲百姓生活质量为代价的。所以德国就出现了一种国家富裕百姓贫穷的奇怪现象。
我们可以看出希特勒虽然兑现了自己竞选时的承诺,但是这个承诺的实现是兑了水分的。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德国民众的人权问题还是没有保障。
贫瘠的德国如何发展工业
德国想要快速的发展,有一个问题是没有办法回避的,那就是原材料的问题,一战之后德国受到了英法两国家长式的监管,很多原材料,尤其是用来制造武器的原材料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而德国的快速发展又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德国为了解决原材料的问题,一方面采取资源回收的方式,将一些重复利用的资源就行回收,在处理后二次利用。另一方面采取了大量的合成材料,用合成材料来替代原材料。
原材料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再加上德国原有的工业基础还在,德国的工业化开展迅速,可是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由于受到经济制裁,德国的大型机械也十分紧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德国采用人海战术,能用人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大型机械设备,虽然工作效率不高,但确实也解决了当时的问题。
物竞天择的冷血淘汰
在希特勒的统治下,德国奉行的是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政策,在这样的统治理念下,德国公民要将为国家服务视为一种荣誉,完全服从国家的利益,必要时公民需要牺牲自己以保证民族的利益。
为了保证每个公民都能对国家有用,希特勒将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理念运用到了自己的统治中。比如,他认为犹太人,深色人种作为劣等人种应该遭到淘汰,而且连同性恋者,穷人,残疾人,性格懦弱的人,甚至是不合群的人都是对国家没有贡献的人,也应该受到淘汰。
希特勒对待企业的态度也是如此,他认为一些小的企业也应该受到淘汰,对于注册金额较小的企业要求强制解散,只保留大企业,这样一来不仅方便了国家的管理,也保证了资源的集中。
德国军事实力的崛起
德国之所以能在一战后迅速成为军事强国,很大原因是因为德国在二战开始前通过威胁的手段将奥地利和苏台德纳入了德国的版图,从这些地区得到了大量的军事资源。
这就让对于军事资源如饥似渴的德国开足了马力制造武器装备,整个德国就如同一家战争工厂一样没日没夜的工作,为日后的战争做着最后的,也是最疯狂的准备。
虚胖背后的隐患
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就好像被希特勒打了一针兴奋剂一样,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可是兴奋剂是有副作用的,德国的繁荣只是虚胖,在发展的过程中德国埋下了很多隐患。
首先,德国的发展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德国只在科技和军事上发展突出,在艺术文化等方面并没有突出的表现。其次,当时的德国为了快速发展透支了太多的经济,当初发行的债券很多都无法兑换。最后,德国百姓在纳粹的高压统治下已经怨声载道,如果不是因为德国挑起了二战,转移了国内矛盾,那么德国很有可能在内部发生矛盾。
希特勒的纳粹政府一共进行了十二年的统治,德国在疯狂发展的背后是统治者冷血残暴的统治,而这样的政府也必定不会长久的,是注定要被历史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