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李建成相比 两兄弟到底差了多少
对李世民和李建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唐高祖李渊一共有二十二个儿子,属于正宫窦皇后所生的有四个,即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霸,四千李元吉。其中,李元霸幼年夭亡。在封建社会里,嫡长子是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人。李渊是关陇贵族,本来就有强烈的封建正统观念,所以,从他起兵反隋、进入长安、自封为唐王时起,就很自然地立长子李建成为世子。不久,李渊即帝位,又立李建成为皇太子。
李建成是个很有政治才干和军事才能的人。
太原起兵以后,他和李世民共同领导左右统帅,分掌军权,从首战西河到攻入关中、洛阳,李建成在军事上的贡献,同李世民是不相上下的。李建成当了太子,成为国家的储君以后,李渊担心他不熟悉朝政,就把他留在身边,努力培养他。除军国大事李渊要亲自过问外,其余全由李建成处理。唐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李建成在稳定后方、支援前线、辅助李渊处理政务上,起过不小的作用,这就更为李渊所器重。
李建成是皇位的继承人,加之他的才干,宫廷内外也有不少人拥护他。他也很注意培植自己的势力。
在兄弟中,他拉拢了地位仅次于李世民的李元吉,他俩结成宫府(东宫和齐王府)集团,李元吉成为他在关中的可靠助手。
在宰相中,裴寂,封德彝都支持李建成,而裴寂又是李渊最宠信的大臣。贵戚们为了日后多得恩宠,也都向李建成靠拢。
在朝廷上,李建成处在有利的地位。在京城里,李建成有合法的东宫兵;还有私养的长林兵两千人,同诸王相比,李建成的兵力最强。
在地方上,李建成也培养了自己的势力。而且,他还在内宫争取高祖的妃嫔支持他,妃嫔常在李渊面前称赞李建成。
尽管李建成有如此多的有利条件,但是在争夺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他还是遇到了劲敌,那就是李世民。
李世民同李建成相比,也有很多有利的条件。
首先,李渊在太原起兵时,李建成,李元吉还在河东,只有李世民在他身边,直接参与了起兵的策划和行动。这就使李世民在诸子中的地位高出一筹,也是他和李渊身边的元老重臣关系密切的原因。如对太原起兵有过重要作用的大臣刘文静和武将孙顺德、刘弘基等,都同李世民十分亲善。
其次,李渊起兵以后,地位很不稳固,他就大封宗室,儿子叔侄都被封为王公,掌握重权,以维护和巩固初建的唐王朝。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李元吉被封为齐王。秦王的地位仅次于太子。对军权、李渊更为重视,从不交与外姓,而用李氏诸王担任各路大军统帅。最要紧的岗位就由嫡系的两个大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担任。那时李元吉只有十五岁,还不能委以重任。李建成当太子之后,军权就只能由李世民一个人来执掌了。
李世民手中掌握了大量军队,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屡建奇功。地位、威望自然不断上升,而且在战争中壮大了他的力量。如破刘武周时,李世民招抚了著名农民起义将领尉迟敬德。平王世充时,李世民又搜罗了大批文臣武将,如秦叔宝,程知节、徐世勋等。这些人都是勇将,为李世民坐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李世民同李建成一样,除拥有秦王府兵之外,还有私自蓄养的八百多勇士。他的军队多是收编的农民起义军。所以,秦府的兵精将猛,在当时是很出名的。
再有,李世民不仅军事地位很高,而且由于才识兼备,李渊从藩卫皇室出发,还让他身兼丞相之职。这就更有利于李世民收罗人才,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如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著名政治家,都是秦王府里的重要谋士和决策者。平定王世充、窦建德之后,李世民认为海内逐渐平定,就又开了文学馆,招徕四方文学之士十八人,号为“十八学士”,实际上,这是秦王府的智囊团。
这样,李世民的秦王府中,文武具备,实力很强。此外,在高祖的嫔妃中,李世民虽不能像太子那样直接接触,却也不放松争取工作,他让妻子长孙氏去后宫活动,他还收买李建成手下的人为自己服务,李建成手下的亲近常何和王旺,就都被他收买过去。而李建成虽然也用重金收买了李世民手下的尉迟敬德等人,但都没有成功。
总之,李世民虽不是嫡长子,但在争夺皇位上,他是可以同李建成势均力敌的。
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正面冲突,从统一战争结束以后,逐步激化起来。
在这之前,他们需要一致对外,不可能把主要力量用在争夺皇位上。从武德七年(624年)起,双方在李渊面前互相揭发,公开斗争了好几次。李渊对他们之间的斗争,早已觉察到了,但始终拿不出有效措施来解决,他从正统观念出发,自然要维护太子李建成的地位。
自武德五年(622年),李渊就已注意节制秦王的地位和势力。如关东未平,就命秦王班师,改派李建成去镇压二次起义的刘黑闼。又如,将李世民的重要臂膀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逐出秦王府。在后宫妃嫔的挑唆下,李渊还训斥过秦王。可是,李渊也不愿伤害秦王,因为李世民在巩固初建的唐政权中,起了台柱的作用,他在朝内外的势力都相当大,革除秦王,会动摇唐朝的统治基础。而且,当时突厥问题尚未解决,抵挡突厥的进扰,还要靠秦王。所以,李渊对儿子们之间的冲突,经常是各打五十大板,力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到武德九年(626年),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终于爆发了。这年夏天,突厥进扰至黄河南岸。李建成向李渊推荐李元吉为出征统帅,目的是借此把秦王府的精兵勇将都移到自己手里,然后再邀秦王至昆明池饮酒,埋伏下壮士杀掉他。这个密谋被王旺透露给了李世民。李世民忙同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人商量对策,决定先发制人。研究具体的办法时,李世民派人请被贬在家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一同商议。
六月三日,李世民向李渊密告李建成,李元吉同妃嫔淫乱,以及他俩要杀自己的事。李渊不敢轻信,决定第二天上朝由诸大臣公断。秦王密告的消息,立即由妃嫔转给李建成、李元吉。李元吉有些担心,想推脱有病,不去朝见高祖。李建成认为守卫宫门——玄武门的常何,是自己人,不会出问题。第二天一早,他俩照常入朝。李世民在常何的协助下暗中在玄武门埋下伏兵。李建成、李元吉行至临湖殿,发现情况不对,想调转马头回去。李世民带领伏兵出击,一箭射死了李建成。尉迟敬德赶到,射中李元吉坐骑。李元吉弃马逃往树林里,李世民纵马去追,被树枝挂住衣服,坠马落地。李元吉趁势跳过来压在了李世民身上。元吉力大,李世民正处在生死关头。正在这时,尉迟敬德赶到,把李元吉射死。
这天李渊正上朝等候三兄弟的到来,李世民派尉迟敬德报告李渊说:“秦王因太子、齐王作乱,举兵已杀了他俩,恐惊动陛下,派我来保卫您。”太子、齐王已死,军权在李世民之手,李渊无可奈何,只得改立秦王为太子。
玄武门之变没有引起朝中大乱,李世民只杀了太子、齐王及其后代,对他俩的文武官员一一加以任用。因此,朝中绝大多数官员都立即表态拥护李世民。八月,李渊被迫退为太上皇,传位于李世民,是为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