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能掌权萧何功不可没 萧何都做了什么

对吕后和萧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前194年,16岁的刘盈登基成为大汉的第二任皇帝,即汉惠帝。

当时,大汉帝国的权力格局,是刘邦在张良的协助下,精心设计的皇族、外戚和功臣集团三足鼎立。

在地方上,齐王刘肥、吴王刘濞、楚王刘交、赵王刘如意、淮南王刘长,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燕王刘建,分别占据战国时期的齐、赵、楚、魏、燕五国的全部国土,有他们的存在,朝廷里就没有任何人敢对刘氏皇权造成威胁。

在中央政府,以吕后为核心的外戚集团和以萧何为首的功臣集团平分秋色,吕后担任执政官,萧何(后来是曹参)握有相权,陈平处于权力中枢,周勃、灌婴、郦商、吕泽、樊哙等人握有军权。

两股势力联手控制中央政府,相互牵制相互制约。

在这种权力布局下,外戚无法危及刘氏江山,因为,在中央政府,他无法一举控制功臣集团;在地方,他更无力应对强大的刘氏诸王。

同样,功臣集团也无法危及刘氏江山。因为,在中央政府有强大的外戚集团制约着他们,在地方,有强大的刘氏皇族制约着他们。

至于刘氏诸王,更无法危及刘江山。因为,在地方上,刘氏诸王相互之间,本身就是相互制约的,因为皇位只有一个,大家缺乏合谋造反的基础。同时,在中央政府,他们还要受到外戚和功臣集团联手制约。

在这三足鼎立的权力格局下,足以确保没有人敢觊觎惠帝刘盈的皇位。

同时,这三大利益集团必然又存在许多矛盾,所以刘盈只需要利用好他们之间矛盾,就可以确保自己大权独揽。

可惜的是,在刘邦死后,以吕后为核心的外戚集团和以萧何为首的功臣集团,竟然达成共识,双方决定联手合作。

换句话说,外戚集团充分尊重功臣集团的既得利益和权力,功臣集团也充分尊重外戚集团的既得利益和权力,双方互不找茬,必要时还精诚合作。总而言之,你好,我好,大家好。再总而言之,朝政大事内决于吕后,外决于萧何,双方做好各自的分工与合作。

在这种局面之下,惠帝刘盈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一个傀儡。

因为,皇帝有没有实权,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有没有人事任免权。换句话说,你可以决定别人的升降沉浮,你就拥有权力。

问题是,外戚集团和功臣集团联手后,他们的升降沉浮,惠帝显然就无法再决定。

因为,功臣集团内部的人事任免,以吕后为首的外戚集团都是全力支持,仅惠帝一个人反对,自然很难起到作用。同样,外戚集团内部的人事任免,以萧何为首的功臣集团都是全力支持,惠帝即便再反对,那也是孤掌难鸣。

更关键是,在这种背景下,惠帝想构建自己的嫡系班底,也难以构建起来。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权力是一定的。惠帝如果想构建起嫡系班底,并让这些嫡系成员拥有太多的权力。外戚、功臣集团的权力自然而然就会受到削弱。

在这种背景下,外戚也好,功臣集团也好,肯定会联手阻止惠帝构建嫡系班底。

并且,作为一个大臣,就算惠帝想把你培养成他的嫡系,但面对这些如虎如狼的外戚、功臣,那些缺乏根底的人,谁敢没事跟皇帝走得太近呢?

因为,你跟着皇帝瞎掺和,试图扩张皇权,削弱功臣和外戚的权力,到时肯定会被他们给联手整死。

也正因为此,惠帝刘盈继位后,就只能被他的母亲吕后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