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的病情加重是因为吃了宝钗送的燕窝?是真的吗
黛玉的病情加重是因为吃了宝钗送的燕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是整个剧情的一大亮点,他们二人互为知己的爱情,让我们过了两百年多后的现代人看了,都羡慕不已;但因为薛宝钗的介入,导致他们二人矛盾不断,也必然让不少的红迷们讨厌宝钗。
薛姨妈一家,从进贾府以来,似乎就没有闲过,四处散布“金玉良缘”,利用小恩小惠收买贾府众人的心。
尤其是,在滴翠亭事件中,薛宝钗嫁祸林黛玉,更让我们看出了她对林妹妹不怀好意的用心。
也是因此,当林黛玉生病期间,薛宝钗前往看望她,同她推心置腹的聊天,随后,特意无偿为她提供了一段长时间的燕窝:
你也是个明白人,何必作‘司马牛之叹’?你才说的也是,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我明日家去和妈妈说了,只怕我们家里还有,与你送几两,每日叫丫头们就熬了,又便宜,又不惊师动众的。”
只是奇怪的是,吃了薛宝钗提供的燕窝,林黛玉的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更加的严重了。于是,便有不少朋友疑心,是否是宝钗在为她提供的燕窝中动了手脚?
毕竟,为了争取“金玉良缘”,宝钗陷害林妹妹也很正常。
然而,在小白看来,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林黛玉的病,本就无药可医。
林黛玉的病,为何无药可医?或许,我们通过这两个人的话,便能明白。
第一个人:在黛玉三岁时,出现的赖头和尚。
林黛玉第一次进荣国府,众人询问她有什么不足之症时,她便说道:
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才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她,只怕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
林黛玉本是三生石河畔的绛珠草,而这一僧一道下凡正是为点化他们这些痴情怨鬼而来;林妹妹为还神瑛侍者当日的灌溉之恩而来,或许,她的体弱多病,从她一出生,便注定了。
正如赖头和尚所说,若要好时,从此后不得听见哭声、不得见到外姓亲友之人。但显然,这对她而言,是不可能的。
当然,赖头和尚的话,毕竟显得神话了些,缥缈了些,但接下来这一个人的话,诚然点出了林妹妹病情加重的根本原因。
第二个人:史湘云同林黛玉所说的话。
抄检大观园后,薛宝钗搬离大观园,史湘云也因此,同她分开了。
在随后这个中秋节时,她们二人在凹晶馆联诗,因为太晚,史湘云便同林妹妹一同回到了潇湘馆休息。
深夜的时节,她们二人都不能入睡,但原因却并不相同。史湘云的失眠,是认床;而林黛玉的失眠,却是因为长久的习惯。
湘云笑道:“我有择席的病,况且走了困,只好躺躺罢。你怎么也睡不着?”黛玉叹道:“我这睡不着,也并非今日了,大约一年之中,通共也只好睡十夜满足的。”湘云道:“却是你病的原故,所以不足”
可见,林黛玉的病之所以越来越严重,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她长期失眠导致的。
林黛玉生性敏感,又多愁消极,即使在贾母的庇护下过着比三春还体面的生活。然她的诗中,却依然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样的的消极之感。
贾府除夕时,宁荣两府的主子集聚在一起过节;林黛玉,却当着众人的面,亲手给宝玉喂酒,如此有失大家礼仪的做法,连贾母亦不得不借着掰谎记提醒她。
似乎,正是从这一件事后,王熙凤再也没有说过类似打趣她与宝玉之间的笑话了。众人如此的反应,自然让林妹妹体会到了,她与宝玉二人成婚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随后不久,紫鹃情试宝玉,虽然宝玉因听信她的谎言,死了大半,明确表现出了他对黛玉的看重,但因为宝玉的病,林妹妹也是着急不已,不难想象,在宝玉未康复的那些个黑夜中,林妹妹必然是寝食难安,如此的状态,她的病,又怎么能不加重呢?
尤其是,在王夫人发动的抄检大观园中,一向说话尖酸刻薄、爱面子的林妹妹竟然默不作声了,这是否也说明了,此时的她,已经没有了反抗的勇气;此时的贾府,因为有元春的支持,她与宝玉的婚姻,贾母俨然无法独自做主了。
所以,当晴雯死后;当宝玉同她一起修改那篇《芙蓉女儿诔》;当宝玉说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陇中,卿何薄命”时,她才会有那一点狐疑的表情。
林黛玉固然聪明,但她一直以来的消极人生观,无疑不利于她病情的康复;她的病,可以说是先天,也可以说是因为她的心较比干多一窍的多愁善感导致的。所以,她的病,药物是无法医治的,心病还须心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