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无双、忠贞不渝的肥义,为何会死在自己人手中?
今天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肥义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肥义,本为赵肃侯的大臣,深受赵肃侯赏识器重,被奉为贵臣。公元前324年,赵肃侯去世,其子赵雍继位,史称赵武灵王。当时赵雍年仅15,还不成熟。秦、楚、燕、齐、魏趁此时机,各派出精兵万人来参加葬礼,对势局未稳的赵国虎视眈眈。肥义以一己之力出谋划策,将四国觊觎赵国的野心扼杀在摇篮里。
肥义这个名字被历史所掩盖,肥义的故事也就不为人知,但肥义表现出来的忠义无双、忠贞不渝,将永远在历史上发光发亮。肥义的思想也非凡夫俗子可比拟。当赵武灵王欲对赵人进行“胡服骑射”改造,却又担心世人不理解时,问肥义:“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奈何?”
肥义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智者,他劝说道:“臣闻疑事无功,疑行无名。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大意是:“我听说做事犹疑就不会成功,行动犹豫就不会成名。您既然考虑决定承受背弃风俗的责难,那么就无需顾虑天下的议论了。追求最高道德的人不附和世俗,成就大功的人不找凡夫俗子商议。”
赵武灵王听完,当时就下定决心:“狂夫之乐,智者哀焉;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无知的人快乐,也就是聪明人的悲哀;蠢人讥笑的事,贤人却能看得清。即便驱使世人都来笑我,胡地和中山国我也一定要占有。”于是就穿起了胡服。
可以说,赵雍能够顺利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造,肥义是立了大功的。毕竟自赵雍即位以来,肥义的地位日趋显赫,一度超越赵肃侯时期。
《史记》有载“二十七年五月戊申,大朝于东宫,传国,立王子何以为王,肥义为相国,并傅王。武灵王自号为主父。”当赵武灵王自称主父,立赵何为王时,肥义的地位再度提高,为相国,并辅佐新王。
赵武灵王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和抱负,“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亲上秦国探查敌情,赵武灵王的威名震动了整个华夏大地。但在自家老窝,一个惊天阴谋正在悄然酝酿当中。
原来,被废的太子赵章党羽众多,实力强大,不甘心屈居于弟弟之下,加上阴谋家田不礼的辅佐,一场谋权篡位的历史又上演了。
公元前295年,赵章假传主父口谕,令新王赵何进宫。肥义等忠臣从中嗅出了阴谋的气息,肥义挺身而出,坚持自己先赵何一步试探情况,并嘱咐高信,倘若他遇害,立即发兵镇压叛变。果真,肥义刚踏进宫门,就惨遭杀害。
叛乱在高进的带领下,在赵成和李兑的协助下平息。但这个三朝元老、托孤重臣再也回不来了。肥义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何为忠诚,何为臣子。
其实,在这件事发生之前,李兑曾劝说肥义:“公子章强壮而志骄,党众而欲大,殆有私乎?田不礼之为人也,忍杀而骄。二人相得,必有谋阴贼起,子奚不称疾毋出,传政于公子成?毋为怨府,毋为祸梯。”
赵章党羽众多,贪欲极大,恐怕将有阴谋!田不礼残忍好杀,十分狂妄,这两人互相勾结,必定会图谋不轨。您何不推说有疾,闭门不出,把国政交付给赵成呢?不要成为怨怒的渊薮,不要成为祸害发生的阶梯!
肥义当然看出了其中的利害,所以他谢绝了李兑的好意,坚持心中的大道:“吾言已在前矣,吾欲全吾言,安得全吾身!且夫贞臣也难至而节见,忠臣也累至而行明。子则有赐而忠我矣,虽然,吾有语在前者也,终不敢失。”
我既然想尽力执行诺言,又哪里顾及自身生命!再说贞节之臣在祸患来临时显现出节操,忠心之臣在灾难及身时彰示出德行。你对我的建议虽然是一片好心,但我已有誓言在先,决不敢放弃!听完,李兑顿时流出眼泪,为了防止田不礼等人的霍乱,李兑多次与赵成商量防备一事。
但“敌人在暗,我为明”,如何防备得住?肥义终因心中大义而命丧赵章、田不礼等人之手。肥义虽然失去了生命,但他的气节、大义,将永远留在历史上,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