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未解之谜 > 正文

明朝六代皇帝六十七年才选定都城在北京 他们到底在纠结什么东西

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朝都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明朝的都城先是南京,后是北京,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然而很多人不知道,明朝是所有朝代中选都城最纠结的,6代皇帝一共纠结了67年(1368——1435),最后才选定北京。那他们到底在纠结什么呢?

01朱元璋与朱标的纠结:坐南望北

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这是“历史原因”决定的:

朱元璋起兵之初,主要战斗在淮河流域,可是淮河流域久经战乱,经济凋敝,百姓困乏,难以做大做强。于是朱元璋将目光瞄准了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都很好的南京。公元1356年,朱元璋占领南京,之后,以南京为根据地,以江南雄厚的财力为依托,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割据势力,建立明朝。明朝顺理成章,定都在老根据地南京。

可是,明朝建立后不久,南京作为都城就显露出它的弊端了。因为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攻灭元朝,元朝残余势力仓皇逃往北方,朱元璋一时之间无法将蒙元残余势力彻底消灭,致使蒙元残余势力对明朝北境带来长久的威胁。就像匈奴对于汉朝的威胁,突厥对于唐朝的威胁一样。

从历史经验看,北方边患必须解除,否则会影响王朝的长治久安。比如汉朝与唐朝,汉武帝不屈不挠与匈奴斗争44年,终于将匈奴打残、打跑;唐太宗则俘虏了东突厥的首领颉利可汗,解除外患,所以汉与唐的统治能长期稳固。而宋朝一直没有能力解决北方边患,终导致“建康之变”与“崖山之战”的凄惨结局。朱元璋可不想重蹈宋朝覆辙。

而解决北方边患,最佳方法是在北方建都,将王朝的重心放在北方,这才是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汉朝、唐朝都选择定都长安,就是这个道理。

朱元璋于是派儿子朱标去北方考察,选择一个能够建都的城市替代南京。在北方诸多城市中,长安、洛阳、开封都做过都城,有较好的基础,但开封因“无险可依”被朱标放弃,长安与洛阳便成了朱标考察的重点。

由于朱元璋本人更倾向于长安,朱标便重点考察了长安,可是后来考察了洛阳之后,朱标认为洛阳比长安更适合建都。于是朱元璋在长安与洛阳之间纠结着。

公元1392年,朱元璋最喜欢的接班人朱标病死了,朱元璋再无心思迁都,便仍以南京为都城。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朱标并不是皇帝,但他是太子、准皇帝,而且深度参与了选都工作,所以我将他算在内。

02朱棣果断迁都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位,朱允炆削藩引发“靖难之役”,朱棣登上皇位。朱棣是个实干派,他上位后不久便决定迁都,朱棣不选西安,不要洛阳,就在他的老根据地北平府兴建了北京城,并于1420年完成迁都。

朱棣之所以果断迁都北京,一是因为他长期驻守北边,最清楚北方蒙元势力对明朝土地的觊觎,最明白抗击蒙元势力、守卫并拓展疆土的重要性。二是因为朱棣得位不正,南京城里不服他的人很多,而朱元璋又长眠于南京城,在地底下看着他呢,朱棣心里有巨大阴影。

坦白说,朱棣迁都乃明智之举。迁都后的明朝,凭着朱棣的勇猛,向北面和东北面不断用兵,不仅拓展了明朝疆域,而且稳固了国内统治。

03朱高炽与朱瞻基的纠结:坐北望南

朱棣死后,儿子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明仁宗在位不满一年,却把大量精力用在了“还都于南京”上。

朱高炽为什么要“还都于南京”?专家、学者们有许多的设想,我认为只有一点是准确无疑的,那便是经济原因,直白点说便是:北京财力远不如南京,囯库也没钱了。

首先,南京在南方,南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发达;北京在北方,北方土地较为贫瘠,经济不如南方。明朝每天都要搞“乾坤大挪移”,将南方的粮食、果蔬,还有其它各类物资运往北方,开销巨大,浪费巨大。

其次,明朝已经承受不住巨大的开销与浪费了。因为朱棣在位期间,常年用兵,单是北征蒙古便是五次,直至朱棣本人死在北伐蒙古途中。打仗可是烧钱的无底洞啊,可想而知花了多少钱!另外,朱棣又派郑和下西洋“宣扬囯威”,并进行“朝贡贸易”,朱棣时期一共下西洋6次,花费白银六百万两,结果引发财政危机。

据《广志绎》记载:“国初,府库充溢,三宝郑太监下西洋,赍银七百余万,费十载,尚剩百余万归。”

一句话,囯库没钱了。明仁宗朱高炽想迁都南京,缓解财政压力。

1425年,朱高炽派太子朱瞻基去南京,一是去看望老祖宗朱元璋的陵墓,二是让朱瞻基留在南京,并管理南京。而朱高炽自己,则在北京加速处理“还都南京事宜”。

然而,没等到迁都正式开始,朱高炽却病死了,由此,还都于南京之事被搁置。

朱高炽死后,朱瞻基继承父亲遗志继续迁都。可是,朱瞻基遇到了人力无法克服的困难:地震。

其实朱高炽在位之时,南京就发生过39次地震;等到儿子朱瞻基继位,又有35次地震光临南京城。如此密集的地震,虽然级别不高,却难免不在朱膽基心里留下阴影。于是朱瞻基决定等等看。

这一等,就是十年。1435年1月,朱瞻基病死,朱祁镇继位,迁都大业便落到了朱祁镇身上。

04朱祁镇一锤定音

朱祁镇如何对待迁都呢?

其实到朱祁镇继位时,迁都南京的条件已经不具备了。因为朱瞻基在位十年,励精图治,整顿财政,又关注民生,与民休养生息,国力因此而提升,经济状况大为改善。历史上将朱瞻基之治赞为"仁宣盛世",其财力甚至能支持郑和第七次下西洋。

经济上已经好转,政治上定都北京可以抵御蒙古南侵,所以迁都南京已无必要。明英宗朱祁镇由此颁发谕旨,宣布从今以后,大明朝以北京为都城,不再更改。#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