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南北朝时期的曹操:宇文泰是谁?
在古代历史上,曹操是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东汉末年,曹操迎奉汉献帝刘协,这让东汉朝廷不至于继续颠沛流离下去。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基础上,曹操消灭了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马腾、韩遂等诸侯,为曹丕登基称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对于曹操来说,到死都只是魏王,而没有登基称帝。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本文所要说的宇文泰,堪称南北朝时期的曹操。宇文泰是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北周的奠基者,并且,和曹操一样,宇文泰到死也没有称帝。感兴趣的读者和知秀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
首先,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獭,代郡武川县(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人,鲜卑族。北魏末年,宇文泰随父宇文肱加入鲜于修礼起义。起义被尔朱荣平定后,宇文泰成为贺拔岳麾下,出任夏州刺史。
太昌元年(532年),高欢攻灭尔朱氏,拥立魏孝武帝元修即位。彼时,高欢任命贺拔岳为关西大行台,贺拔岳任命宇文泰为行台左丞,领府司马,加散骑常侍。对此,在笔者看来,此时的北魏皇帝已经不掌握什么实权,这就和汉献帝刘协比较相似。当然,对于宇文泰来说,暂时还没有达到曹操的高度。
永熙三年(534年),贺拔岳联合侯莫陈悦讨伐曹泥,结果中了侯莫陈悦之计,贺拔岳被谋杀。宇文泰统领贺拔岳的大军后,一面命诸军戒严,准备进讨侯莫陈悦,一面上表孝武帝元修,并与元毗及诸将盟誓,相约共扶王室,孝武帝遂下诏以宇文泰为大都督,统领贺拔岳的人马。宇文泰得到孝武帝的正式承认后,立即进攻侯莫陈悦。对此,在笔者看来,贺拔岳被杀,自然成为宇文泰能够脱颖而出的重要契机。当然,对于宇文泰来说,也是一位善于把握机会的人才,这是其能够位极人臣的重要原因。
永熙三年(534年)七月,孝武帝不敌高欢,遂从洛阳率轻骑入关,迁都长安,加授宇文泰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同年十月,高欢另拥魏孝静帝元善见即位,徙都于邺(今河北省临漳县邺镇),史称东魏,高欢所在的家族继续控制着东魏大权。众所周知,北魏最终分为了东魏和西魏。在东魏建立之后,西魏自然是呼之欲出了。
孝武帝迁徙到长安之后,朝廷大权全部取决于宇文泰,孝武帝仍受制于人,心中不悦,与宇文泰渐生嫌隙,不满之情溢于言表。同年十二月,宇文泰杀害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史称西魏。次年正月,元宝炬于长安城西正式即位,改元大统,是为西魏文帝。在西魏建立之后,宇文泰继续执掌大权,堪称东汉末年的董卓、曹操等权臣。
二
北魏分为西魏和东魏之后,东魏一开始在整体实力上是要强于西魏的。在此背景下,执掌东魏大权的高欢,自然有吞并西魏的野心。对此,宇文泰显然不会坐视不理。大统三年(537年),宇文泰在潼关之战中审时度势,利用东魏军的弱点,集中兵力,出其不意攻其一路,一举获胜。双方第一次交手,以高欢失败告终。
大统三年(537年),高欢亲自带兵二十万自壶口出发赶往蒲津。东魏和西魏的第二次较量,也正式拉开了帷幕。根据《周书》等史料的记载,此战,宇文泰军大破高欢。高欢率残部东渡黄河遁走。宇文泰率西魏军追至黄河边,斩俘八万人,宇文泰选留士卒两万余人,其余的放归乡里。
大统十二年(546年)九月,高欢亲率大军十余万人,围攻西魏据守的玉壁(今山西省稷山县),想拔除西魏在汾水下游的这个钉子。最后,因为西魏一方的坚守,高欢不仅没有取得胜利,反而因此染疾,只得解围而去。次年正月,高欢病逝。自此,宇文泰扭转了过去的劣势,和东魏势均力敌了。而这,其实也为北周吞并北齐(取代了西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
大统十七年(551年)三月,西魏文帝元宝炬驾崩,太子元钦继位,是为西魏废帝。对此,在笔者看来,在来自东魏的威胁解除之后,宇文泰自然想着如何取代西魏了。当然,对于西魏皇室来说,显然也不愿意大权长期被宇文泰掌握。如同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曾试图从曹操手中夺权一样,面对宇文泰这位权臣,西魏废帝也策划了诛杀宇文泰的行动。
在西魏废帝即位之后,尚书元烈阴谋发动了针对宇文泰的兵变,结果因为提前走漏了风声,所以反而被宇文泰诛杀。西魏废帝对元烈之死深感同情,对宇文泰十分不满,密谋诛之,结果同样出师未捷身先死。于是在废帝三年(554年)九月,宇文泰不仅废黜了西魏废帝,还弑杀了这位君主。
同年,宇文泰册立齐王拓跋廓为帝,是为西魏恭帝。并重新恢复皇室旧姓拓跋。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此后,西魏皇帝手中只剩下皇帝的空名,宇文氏的禅代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西魏20多年的历史中,宇文泰始终把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汉末三国时期,曹操从公元196年开始,到公元220年去世,执掌东汉大权20多年。现在,就宇文泰来说,同样执掌西魏大权20多年。并且,对于曹操和宇文泰来说,最后都没有走到称帝这一步,这不是他们没有这个能力,只能说是他们不愿意背负篡位称帝的骂名了。
四
最后,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八月,宇文泰渡北河(今内蒙古境内乌加河)。九月,宇文泰来到牵屯山(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东),并在此期间染病。宇文泰知自己病重,派人急招侄子宇文护前去,以托付大事。宇文护赶到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宇文泰已经病危,他托孤于侄宇文护:“我的儿子们都还年幼,如今外敌强悍,内部对手也很多,今后朝廷之事,都由你决定,你一定要努力完成我的志向。”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和曹操不同的是,宇文泰去世的时候,因为儿子还比较年幼,只能将大权将给自己的侄子宇文护。而就曹操来说,他去世的时候,曹丕完全具备接替他的能力了。同年十月乙亥(初四)日(11月21日),宇文泰卒于云阳(今陕西省泾阳县),时年五十岁,葬于成陵(今陕西省富平县北宫里镇一带),谥号文公。不久之后,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继其位为太师、大冢宰,由宇文护辅政。
根据《周书》等史料的记载,公元557年,宇文觉称帝,国号周。是为周孝闵帝,这意味着北周建立。北周时期,宇文泰先后被追尊为文王、文皇帝,庙号太祖。在古代历史上,太祖的庙号,往往被授予奠定朝代基业之人,比如曹操虽然没有称帝,却被曹丕追封为魏太祖。同样的道理,宇文泰则被追封为北周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