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统一六国的秦国都吃过哪些败仗呢?

秦国,从一个出身低微替人养马的小国赵,一步一步发展到横扫六合,统一全国的大秦帝国。这除了代代秦王对于人才的运用,还要归功于秦国人自古对抗西戎的战斗经验。大家一定见过秦朝的兵马俑吧,那锐利的兵器,骁勇的骑兵,先进的机弩无不彰显出秦军的无敌。

然而在秦国的无敌战争史中却隐埋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战役。这些战役验证了秦国并不是天下无敌的,其中一些战役对于秦国来说更是可以用惨痛来形容。

函谷关之败

元前301年,齐魏韩联军于垂沙击败楚国,秦国担忧齐魏韩楚结盟,于是试图交好齐国而抗击出国。在此大局之下,秦昭襄王约请齐国孟尝君入秦为相,但孟尝君未得信任反被差点杀掉,幸运逃回齐国的孟尝君极为愤恨,于是再次结合魏韩进攻秦国。

秦当时的战略是以赵和宋为盟,对立齐魏韩,但是赵宋各有打算,赵国乘着齐魏韩军队攻秦机遇大举进攻中山国,而宋国也并未对秦国施以援手,三国联军在函谷关下与秦军对峙,居然攻破了秦国函谷关,进入了秦国腹地。

函谷关为秦国门户,当年五国攻秦秦军在此让山东各国流血漂橹,往常却失手于人,而之前的赵宋也参加了攻秦联盟,使得秦国愈加被动,于是被迫割地求和以求三国退兵。

这次失败秦军败于国境之内,真实是称不上光荣,好在齐魏韩眼光短浅,满足于既得利益并未穷追猛打,使得秦国有了翻身的时机。

阏与之败

公元前270年,秦昭襄王嬴稷借口赵不履行以焦、黎、牛狐三城交换此前秦夺占的蔺、离石、祁三城的协议,遣中更胡阳率军围攻赵国的战略要塞阏与。赵出于战略考虑,派赵奢为大将率军救援。

秦国包围阏与,赵奢领兵从邯郸出发,到达武安东部时就遭遇了秦军。面对这种形势,赵奢不与交战,以逸待劳,他让军队驻扎下来,垒起锅灶开始做饭,并不断加强筑营,好像在做坚守的准备。

此外,他还下令,任何人都不许说要打仗,说者必斩之。当秦军得知赵国不准备出兵时,他们撤回到阏与,但同时又派兵去青屯、樊村一线堵截赵军。

青屯、樊村都位于漳河旁,秦军认为赵国如果要来阏与,一定会顺着漳河水过来,所以就将很大一部分兵力都放在了那一带。

在武安扎寨28天后,趁秦军松懈之际,赵奢突然下令出发,两天一夜急行军,由北经和顺再向南到达涅县。到了涅县,赵军派兵前去侦察,军士许力建议:涅县往南,阏与以北是九连山,即北山。只要占领了这个山头,就取得了一半的胜利。

于是,赵奢发兵一万抢先占据了北山,同时又兵分两路,对秦军进行堵截。当时秦军是沿着沁河北上从阏与陉过来的,因此一路赵军就先占据了阏与陉,堵住了他们的退路。

另一路赵军则来到阏与城的南面白马山一带,四面包围阏与城,切断了驻青屯、樊村一线秦兵回来的路。赵奢在南面高地上指挥,居高临下,纵兵劈杀,迫使秦军不得不向南往韩国方向逃去。

此战赵国固然得胜,但是却也使得赵王极为倚重赵奢,以致于连赵奢之子赵括也都遭到恩德。十余年后秦赵长平大战,纸上谈兵的赵括自其下45万大军全军覆没,赵国自此只能自保,彻底失去了战略进攻才能。

邯郸之败

长平之战后,赵军主力全部被歼,赵国求和。秦相范雎担忧功绩全被白起所占,以兵士长期劳战,需求休息为由,暂停攻赵,承受赵国献城求和的提议,白起极为不满。

不久,赵国回绝献城,而且结合山东几国结合抗秦,秦昭襄王大怒,欲以白起再度兴兵灭赵。白起当时患病,以赵国早有准备为由回绝出征。秦王大怒,以王陵统帅秦军主力攻赵。

但当时赵国北部精锐的边防军曾经调入邯郸,而且由于长平之战秦杀赵人甚众,赵国举国上下都同仇敌慨,秦军亡5校都未能拿下邯郸,秦王再度请白起收兵,白起依然回绝。昭襄王再度调派援军,以王龁替代王陵为将,又派郑安平率军2万增援。

但赵国此时也得到了魏国和楚国援军的增援,邯郸之战旷日耐久,秦军主力大败,死伤达数十万,郑安平所部数万秦军被迫投诚,开百年来秦军投诚之先河。而白起也在不久之后被秦王逼迫自杀,一代名凑合此谢幕。

肥之败

邯郸之战中秦军遭到严重损失,因而向东进攻的步伐暂时停滞,但赵国仍然是秦国主要的进攻对象。秦王嬴政亲政后,实力恢复的秦国开端大举伐赵,公元前236年秦夺赵9城;公元前234年秦将樊於期伐赵,大破赵军,杀赵将扈辄,斩首10万。

公元前233年,樊於期率十万秦军跨过太行山,进逼赵国腹地,终于遇到了战国又一大名将——李牧。

李牧为赵国北地边将,曾大破匈奴十余万人,战功显赫。李牧面对大胜而来的秦军采取了闭关不出的防卫态势,樊於期由于秦军远道而来力图速战,以主力进攻肥地,希望引出赵军主力从而聚歼之。

而李牧派出的赵军主力却直奔秦军大营,并夺占之,之后又围歼于野外的秦军主力,秦军大败,樊於期畏罪逃往燕国,荆轲刺秦王时,其人头与督亢地图一同作为面见秦王的条件。

肥之战第二年秦军再度攻赵,李牧率赵军击败秦军于番吾,但此时赵国国力有限,已难以全歼秦军。不久之后赵国地震、灾荒连绵,秦王派王翦、杨端和、李信分三路攻赵,李牧却被赵王逼杀,三月后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