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谋士郦食其向刘邦献过两条奇谋分别是什么?为何会被称为亡国之计

对郦食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说客,他好饮酒,因此自号“高阳酒徒”;

他好读书,却被人称“狂士”;

他是儒生,但其策略与作为又像极了纵横家;

他曾向刘邦献过两条奇谋,一条被张良否定,称之为亡国之计;

另一条直接丢掉了自己的性命,而且还被丢到热锅里烹杀,下场极其的惨。

他就是刘邦手下谋士郦食其,他生于魏国陈留高阳,早年爱读书,关注各国局势,秦灭六国后,因家境贫寒便在陈留当门吏,后来各地纷纷起义讨伐暴秦,路过此地的豪杰也有不少,但胸怀大志的郦食其看不上他们,直到刘邦的到来,决定追随刘邦,他托人介绍见到了刘邦,郦食其明知刘邦最讨厌儒生,却偏偏一身儒生的打扮去见刘邦,没想到刘邦会拿他的帽子当尿壶,刘邦压根没把他放在心上,郦食其见刘邦对自己毫不在意,便夸夸而谈,给刘邦分析了当今天下大事,刘邦听后便对立即刮目相看。

郦食其为了得到刘邦的赏识,建议留刘邦先打下陈留,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有着地利的优势,并且城中还有很多的存粮,并且跟刘邦说道,我和陈留的县令交好,请您派我到他那里一趟,我来劝说他向您投降,他若是不听从的话,您再发兵攻城,我在城内又可以作为内应,刘邦听从了他的建议,顺利拿下了陈留,就这样在刘邦手下得到了重用,此后向刘邦献了两大策略,这两个大策略刘邦都准备执行,结果都被刘邦的另两个重要手下给否定了,一个是张良,一个是韩信。

第一个策略发生在荥阳,当选那刘邦被项羽大军团团围困,这时候郦食其向刘邦建议平我们的实力很难打败项羽,要派人寻找被秦所灭的六国后人,然后封他们为王,让他们拉起队伍联合对抗项羽,刘邦听后觉得很有道理,这时候张良恰巧归来,听到这个消息急忙劝阻刘邦,还称之为这是亡国之计,他分析道,就算能把六国后裔拉起来,但将来他们能一条心对付项羽吗,万一将来他们势力大了,那时候他们还会听你的吗,还有万一他们临阵倒戈投奔项羽怎么办,这一系列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刘邦听后晃然大悟,因此此计策没有实行。

正如张良所说,这确实是一条亡国之际,试想如果六国真的把军队拉了起来,刘邦就要给他们分地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项羽在咸阳分封天下的翻版,其后的弊端显而易见,就又会变成当下的局面,各路诸侯纷争不断,就算他们能够一心拥护刘邦,刘邦登上帝位后面临的就是要再加六个异姓王,他的江山能坐稳吗?

第二条策略是劝降齐国,当时刘邦派韩信一路北上疯狂抢地盘,韩信经过在井陉的背水一战击败赵国,进而进占赵地,若渡过黄河便是韩信大军的下一个目标齐地,这时郦食其向刘邦献计要自告奋勇去说服齐王田广,齐国是富庶之地,兵员众多,韩信想要拿下齐国,想来要费不少的功夫,如果能够说服齐王归顺,那么就可以大大的减少汉军的伤亡,刘邦心动了,决定双管齐下。

一方面派出了郦食其,另一方面下令韩信出兵,郦食其见到齐王之后给齐王分析了天下大势,凭借三寸不烂之舌顺利说服了齐王,这个时候的韩信正准备进攻齐国,得知齐国正准备投奔刘邦的消息后便准备罢兵,但是他的谋士蒯通问他,汉王又没下令让你罢兵,那你就继续打呀!如果罢兵那就是公然违抗汉王的命令,汉王追究起来你可承受不起,再说大将军你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也不过打下50余城,他郦食其凭一张嘴就拿下了70余城,这不是显得我们很无能吗,再说现在齐国对咱们毫无防备,这到手的军功不要白不要。

就这样韩信心动了,随即便突袭齐国,等到齐王田广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为时过晚,田广认为郦食其是刘邦派来迷惑他的,大怒之下下将郦食其烹杀,就这样郦食其丢掉了性命,齐国也被韩信轻而易举地拿下,另一边刘邦得知这个消息后大怒,大骂韩信害他背上背信弃义的骂名。

在这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刘邦真心采用郦食其的建议,没打算让韩信攻打齐国,在得知齐国归顺后下令让韩信把兵,但由于韩信速度太快,军令没有来得及传达到韩信手中,韩信便打下了齐国。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些都是刘邦的手段,郦食其只是他抛出的烟雾弹,在他得知郦食其说服了齐国后,故意没有给韩信下罢兵的命令,目的就是想趁齐国毫无防备的时候将齐国一举拿下,但知秀网小编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因为韩信在打下齐国后,最得利的便是刘邦,虽然说齐国已经同意归顺,但归顺和收服完全是天差地别。

虽然田广归顺了刘邦,那是因为他听信了郦食其的话,将来刘邦夺得天下后势必要分他一杯羹,如果到时候再分封上领田广不满意,那么田广就存在着造反的隐患,刘邦想要一劳永逸,唯有将其拿下才能永绝后患,郦食其其实有生还的可能,那就是齐王发现韩信出兵时,逼郦食其去说服韩信退兵,但郦食其宁死不从喊出了这么一句话,“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

前一句是站在刘邦的角度上为了维护刘邦的做法,意思是说要想成就大业牺牲一个辩客又如何,后一句则是表示感谢刘邦的知遇之恩,刘邦称帝后,在分封列侯功臣时很是思念郦食其,破例封其子郦疥为高粱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