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九州指的哪里

九州是指中国汉族先民自古以来的民族地域概念,最早出现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而自汉朝起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又称为“汉地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顺序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大概范围是在北边的燕山山脉、渤海湾还有辽东,南边则是到了南海,西边到甘肃跟西域相连,东边到了东海。汉朝的时候范围已经包括了岭南还有甘肃等地,汉地九州的范围也就没有发生过巨大的变化。

九州的历史变迁

九州作为地理概念,最早出现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是中国汉族先民自古以来的民族地域概念。《尚书》中记载,当年大禹在治水的时候,根据河流水文,人文环境将天下分为了九个州,这就是九州概念的雏形。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而自汉朝起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又称为“汉地九州”。汉族先民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但是在传世的文献资料中,九州具体指的是哪几个地区一共有四个版本。一般采用《尚书》中的记载,九州是指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这九个地区。《尔雅》中有幽州与营州,没有青州和梁州。《周礼》中有幽州与并州,没有徐州和梁州。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九州作为历史地理概念,其划分依据的是历史上的地区,和现在的地理区域划分有所不同,不能一一对照现在的城市。

九州的传说

传说帝尧在位时,大陆上洪水滔天,尧于是命令鲧(gǔn)治水。鲧使用障水法,历时九年未能治理水患,反而导致水患越来越严重。因为有辱使命,鲧被杀了,尧命令他的儿子继续治理水患。于是,日后颇具盛名的禹登上了历史舞台。禹吸取父亲治水的教训,根据水性疏通河道,经过十三年,水患被治理。在洪水退去后,禹根据山川河流等天然地貌进行划分,分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豫州等九州。其中,冀州又曾被舜分出幽州、并州、营州三州。故这一系统下的九州有时也被成为十二州。《尚书·夏书·禹贡》中记载:“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据说他收集了九州青铜铸成九鼎。鼎这一礼器是国家拥有政权的象征,可以作为传国的宝器。《史记·孝武本纪》里就记载道:“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鬺(shāng)烹上帝鬼神。”这里的九牧即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