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真相 > 正文

古代军队远征大漠,他们的粮食怎么来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近现代,打仗的军粮问题一直是战争当中的核心问题,这甚至于关于战争的成败。比如,总结出三十六计的檀道济就曾经运用沙子伪装成军粮,最后避免了一场大损失。但是在现代交通发达的情况下且常常有军粮问题发生,何况是古代呢?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关于这一点,其实我们的绝大多数军事家也都想到了,比如中国最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就在《孙子兵法》当中写到:因粮于敌。也就是打到哪儿,吃到哪儿。而且孙武还主张,如果遇到敌人的粮食,能吃就吃干净;不能吃就带走;如果带不走,那就把它全部烧掉,烧掉敌人的军粮就是对我方最大的帮助。

在古代中国内部的战争当中,这种办法当然是司空见惯的。我们也可以看到,绝大部分历史上的军队不会在中原行军的过程当中被饿死,即使是没有粮食,他们可以去向当地老百姓购买粮食;如果说没有钱的话,也有不少军队会选择去抢。毕竟,历史上真正能够做到“饿死粮食,冻死不拆房”的军队都是精锐当中的精锐。

然而,如果是远征大漠呢?譬如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之后,匈奴屡屡南下中原,使得汉朝不胜其烦。一开始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尚且还在隐忍当中,等到汉武帝即位以后,终于忍受不住了,发起了连续许多年的战争。但是这些战争绝大部分都是要远征万里,在不毛之地作战,粮食供给问题怎么办呢?

不像北方的匈奴南下中原,他们只要来到中原,处处都有吃的。这边种植的庄稼,老百姓家里养的鸡鸭猪狗,只要他们打到中原土地上来,他们就不愁吃不饱肚子。但是中原北伐,在大草原上,在大沙漠里,有什么可吃的呢?不像中原这样人口稠密,大草原和大沙漠到处都没有人烟——即便是想去抢,也没地方下手。

我们先来看看游牧民族自己是如何在草原和沙漠上生活的吧。他们绝大多数情况都是生活在草原上的,因为只有这些地方才能够喂养牛羊,他们才有牛羊肉吃。但是等到冬天、春天草木枯萎的时候,牛羊也没得草吃,甚至还进入了繁殖的季节了,他们如何应对呢?这个时候他们就陷入了非常困难的境地。

所以匈奴人又或者其他的什么人,如果遭遇了不好的年成,或者预估到某一年的冬天粮食肯定不够吃,那么他们就会准备一次“冒险”运动,也就是南下中原。中原的蔬菜、干粮,都是他们所最为缺乏的。尤其是中原的可以在冬天保存的干粮,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宝贝。如果能够换到南方的这些干粮,那他们肯定是不愿意去打仗的。

但是,南北方并不是经常处在和平友好的粮食交换买卖当中。虽然历朝历代都会有所谓的“马市”,以便于南北方商品的交流互换,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样的“马市”总是会终结,最后就得靠抢了。靖康年间,北方就南下中原并占领了中原。由于不事生产和经营,在后面出现了大量的饥荒,为了供给军粮,他们是这样来应对的。:

“自靖康丙午岁(公元1126年),金狄乱华,六七年间,山东、京西、淮南等路,荆榛千里,斗米至数十千,且不可得。盗贼官兵以至居民,更互相食,人肉之价,贱于犬豕,肥壮者一枚不过十五千,全躯暴以为腊。登州范温率忠义之人,绍兴癸丑岁(公元1133年)泛海到钱塘,有持至行在(杭州)犹食者。老瘦男子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之下羹羊,小儿呼为和骨烂,又通目为两脚羊。”

这是非常残忍的,而且也具有极大的破坏性。那么,中原王朝北伐如何来给自己提供军粮呢?这一点汉朝的军粮探索之路是最为典型的。汉武帝一开始想要通过马邑之谋一劳永逸的彻底解决掉匈奴问题,但是由于内部奸细的泄密,最终这个伟大的战略构想没能够实现。但是匈奴还是得要打的,于是汉武帝采用了更为粗暴的军粮供给办法。

简单来说,就是用钱砸。当时的两个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他们北伐的军队总人数没有超过10万的。但是他们每一次北伐所要直接运用到的人力,却往往都是几十万上百万。因为汉武帝需要给卫青、霍去病他们组建一条人力构成的粮食供给线。当然,除了出人力之外,还得要出粮食。所以这是一种消耗非常大的粮食供给办法。

不过在与匈奴的战争过程中,卫青、霍去病他们逐渐也找到了一些缓解他们军粮压力的办法。比如霍去病第一次出征就带着800人深入匈奴的腹地,俘虏了匈奴数千人。那么他带着的800人是如何在这数千里的路途当中就食的呢?其中当然要带一些干粮了,但是骑兵快速奔袭,不可能带太多的粮食,他们吃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卫青部将突袭匈奴的战果:

“汉轻骑校尉郭成等逐数百里,不及,得右贤裨王三十余人,众男女万五千余人,畜数千百万,于是引兵而还。”

突然出现的卫青部将郭成一下子搞到了“畜数千百万”,这是不是给了卫青他们极大的想象呢?是的,如果汉朝的军队能够像匈奴掳掠汉朝的粮食、蔬菜那样掳掠他们的牛羊,其实汉朝的军粮供给也可以大大的减少。霍去病打仗都以突然袭击、长途奔袭为手段,我们有理由猜想,他们确实是盯上了匈奴人的牛羊。

那么,如何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匈奴人牛羊汇聚的地方呢?这时候博望侯张骞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认得匈奴的路。为了保证精准的打击匈奴人的牧场,汉朝出兵也往往在冬天或者春天,这时候北方大部分草场都枯萎了,留下的唯一的水草丰美的草原必然是少数,而且都被富裕的部落所占领。那么张骞只要带着大家去找那几个最丰盛的草场就可以了。

所以到了后面我们看到汉朝的战绩当中往往都有牛羊数十万、数百万这样的记载。这些东西大大减轻了汉朝的军粮补给压力,而且给士兵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毕竟牛羊肉在南方可不是随便能吃得到的。到了后来,汉朝甚至学习匈奴人,直接在出征的时候带上牛,一方面可以拉物资,另一方面也可以当军粮。比如李广利打大宛时:

“乃案言伐宛尤不便者邓光等,赦囚徒材官,益发恶少年及边骑,岁馀而出敦煌者六万人,负私从者不与。牛十万,马三万馀匹,驴骡橐它以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