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父母分离是否对内心有影响
武志红引“骂战”:3岁前常和妈妈分离,一定会影响孩子一生吗?才可以被孩子内化到内心,即‘心中住下了一个爱的人’,所谓安全感,就是由此而来。
什么叫不可逆转?我的理解是,不会因妈妈回来就自然得到疗愈,必须得有妈妈非常用心地去化解。如果孩子有效的时候有很多分离,那么就为孩子准备好未来找咨询师的钱吧。
或者参考阿勒德德话: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此话一出,让很多本来就岌岌可危的职场妈妈们更焦虑了,更让人觉得这会助长丧偶式育儿。
抚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们都知道。
加州大学神经科学家James Fallon的故事,更让人明白到抚养是真的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
James教授是研究心理变态的佼佼者,在一次研究中他意外发现自己竟然就是那种“天生变态狂”。
他的妻子、妈妈也说他会有经常情绪失控,个性鲁莽,好胜心特强,连和自己孙子孙女玩游戏都要拼命争个输赢的情况。
他本人更是来自历史上有名的变态家族——康奈尔家族。
在Fallon经过深刻的反省、回忆后,他认为是自己快乐的童年让自己免于变态。
简单来说,就是他在成长过程中家人给予了他足够的爱和关怀。
让他储存了足够多的“善良和快乐”,使得他即便长大后偶尔发神经做一些奇怪的事情,也能悬崖勒马。再加上有足够好的引导,他把争强好胜的力气用在了正途上。
孩子虽然看起来像是年纪小不记事,但其实童年收获的记忆和感受时刻影响着他们的人生。所以,抚养的环境与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真的密不可分。
孩子需要抚养者,
一个也可以多个会更好
美国儿童创伤学院的高级研究员Bruce.D.Perry在《登天之梯》中分享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案例:
弟弟是一个反社会人格的犯人,哥哥却是一个事业有成有责任心人人称赞的好爸爸。
兄弟姐妹有50%相同的基因,又由同一对父母抚养长大,且主要抚养人也都是作为全职太太的妈妈,但是两兄弟的差别竟如此之大。
在与他们的谈话中,布鲁斯发现了,虽然抚养者一样,但是抚养环境的不一样使两兄弟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在抚养哥哥的期间,他们一家住在大家庭里面。
妈妈从医院回来后,家里的外婆、奶奶、婶婶、阿姨就花了很多时间陪在新妈妈、新宝宝身边。妈妈和宝贝都沉浸在大家庭的关注和爱护中。
每当妈妈感到照顾孩子的责任要将自己击垮时,总会有一个阿姨或者姐妹,或者是自己的妈妈在旁边照顾她。当孩子的哭声令她抓狂时,她总能找到一个家庭成员来看护孩子,自己放松一下。
但是当弟弟出生的时候,因为爸爸工作地点更换的原因,他们搬家了。
爸爸外出打工,妈妈再次陷入了深深的压力当中。
开心时妈妈就会和弟弟玩,不开心时就把弟弟留在家中,带哥哥出去,回来了才给弟弟换尿布、喂奶。
长时间处在四下无人,哭闹也没有人回应的家里,再加上妈妈偶尔的好心情,更让弟弟不断地陷入着关爱中断的痛苦当中。
同样作为主要抚养者的母亲,同样没能提供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但是在有帮手和没帮手的情况下,兄弟俩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在2004年的一项研究抑郁症妈妈的调查中,研究人员就发现,在抑郁症的父亲或者母亲治疗没什么效果的情况下,孩子与另外一位父亲或者母亲养育者的亲密关系,依然能保障儿童的发展。
在早期,孩子是能够对几个固定的看护人产生依赖情感的,这也能满足他们对情绪健康甚至身体发展的要求。
所以,抚养的关键真的真的不在于是谁,只要不是频繁地更换抚养者,能让孩子处于一个稳定、有爱的抚养环境中,那么对孩子而言就是好的。
反而是精疲力尽、没有援助的妈妈才会真的让孩子受到实际的伤害。
抚养不只是解决日常,
更应该是一种有爱的互动
抚养者解决的不只是孩子温饱、换尿布的这些日常。
抚养者更需要提供给孩子有爱的互动,包括,拥抱、摇晃、共同玩耍以及肢体上的关爱,这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健康、更完善的发展。
大脑的发育
一项跟踪孤儿院孩子的调查发现,在孤儿院待久了的孩子,认知能力明显落后于正常的同龄孩子,早期刺激的缺乏确实会损伤大脑。
而充满爱的照料——温柔的怀抱、轻声说话等都防止了孩子的大脑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每当孩子因为冷、饿、渴、害怕或是难过哇哇大哭时,抚养者给予他们的安抚,会让他们大脑中连接和愉悦调节神经系统与压力反应系统相连。
这种系统的交往相连,就成了孩子主要的压力调节机制。
这能让孩子学会如何安抚和安慰自己,让他们懂得如何面对今后人生中的起起落落。
人际的交往
在抚养关系中,愉悦与互动是交织在一起的,愉悦和互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连接和产生出健康关系的重要神经生物学“纽带”。
如果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抚养者来到他的身边,安抚他。那么在孩子在大脑发展的过程中,充满关爱的看护人就向孩子提供了未来人际关系的模板。
那些早期被忽略的孩子,他们的大脑中控制理解同情以及与他人健康交往的区域就会被干扰——在与人交往时通常会表现出尴尬、孤独和社交笨拙,在情感上也会有所欠缺。
正是我们回应了孩子成千上万次的哭闹,所以才帮助他们建立起了未来从人际交往中获得愉悦的能力。
身心的发展
在一窝小猫小狗里最瘦小最弱小的一只,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往往会因为抢不过别的幼崽,导致没能得到食物和动物妈妈的舔舐清洁,出现在出生几周内死亡的现象。
人类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关爱不足的孩子容易长不大,也常常会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他们会储存食物,或是对陌生人表现出过分的情感,却和本来应该亲近的人在维持关系上出现问题。
缺乏反复的、形成习惯的肢体接触方式,会让孩子缺少安全感,让他们很难踏实地去探寻世界,且不带畏惧地成长。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多抱抱多与孩子进行温柔的安抚,这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的可爱其实是一种“超能力”。
这种超能力会让我们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特别是互动的时候,让我们感到非常有价值:孩子身上的气味、安静时发出的咕咕声、光滑的皮肤,特别是他们的脸蛋,天生就会让我们感到喜悦。
也正是这份“可爱”让我们做那些看起来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时,也能充满愉悦。
但是,对于谁来养孩子这件事从来都是出于爱和精力两方面出发的,无论缺少哪一点都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