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幼儿教育 > 正文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说谎行为

心理学研究告诉你:做到这五点,轻松应对孩子的谎言!周末,闺蜜们带着孩子来我家做客,家里瞬时成了孩子们的战场。

分别后,我收拾东西时,发现小喷泉上的水晶球不见了,便在闺蜜群里问了一声。

一时间,闺蜜们及时审问各自的孩子,无一人承认,顿时群里炸开了锅。

“一定是我家那臭小子,他就是爱撒谎,经常骗我说老师让用手机写作业,其实就是玩手机!”

“我家孩子更厉害,期末考试自己修改试卷分数!”

一时间,孩子的千万种撒谎行径占据了群聊的内容,而妈妈们的忧愁感顿生,撒谎仿佛就是孩子不可原谅的不良品行,无可救药!

然而,我们万不可把孩子撒谎看作洪水猛兽,一锤定音地为孩子划上“坏孩子”的符号!

撒谎是孩子成长中的典型行为

在TED演讲中,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Kang Lee分享了关于一群孩子在竞猜游戏中撒谎的结论:

2岁的孩子中,有30%撒谎;

3岁的孩子中,撒谎人数达到了50%;

而4岁的孩子中,撒谎人数超过了80%;

大于4岁的孩子,绝大部分都在撒谎。

可见撒谎是孩子典型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们并不能说一个撒谎的孩子就是人格有缺陷的坏孩子,而且终其一生将是一个病态的撒谎者。

相反,撒谎在孩子心智发展的道路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

Kang Lee教授指出,一个好的谎言需要两个关键的原料,心智能力即读心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说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谎言,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孩子们首先要具有分辨“什么是我知道,别人不知道”的读心能力,确定自己谎言的方向。其次,在说谎的过程中孩子还有控制自己的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方面,使其与自己的谎言配合自然。

在这个阶段里,孩子的语言表达、逻辑推理、自我控制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开始撒谎时,或许我们应该庆幸,因为这是孩子典型成长之路上的新的里程碑!

那么,是不是说,孩子撒谎,我们就可以撒手不管了呢?

当然不是!孩子撒谎时,身为父母,我们更多地需要分析孩子的撒谎行为,并对其做出正确的引导,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1、以包容的态度接纳孩子的撒谎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当人们在日常交谈时,他带上隐蔽的摄像机录下过程。统计结果令人吃惊,每个成人每天至少撒了3个谎!

足以可见,成人说谎已经成了一种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我们可以为自己辩解,我们是为了顾及对方的感受,为了保护自己,或者是形势所迫……

然而,面对孩子的撒谎行为,我们却丝毫不能容忍,急于给孩子盖棺定论贴标签,一旦发现孩子撒谎,就断定孩子是品行败坏的坏孩子。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随着年龄的成长,他们也有各自撒谎的理由。

也许当我们放下对孩子的苛刻,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认真地去追寻孩子撒谎背后的诉求时,才会发现孩子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2、关注孩子撒谎行为背后的诉求

儿童说谎的类型概括为两类: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

3岁左右低龄段的孩子,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模式和沟通方式不成熟,会出现一种无意识的说谎,他们会把现实和想象混淆。针对这种无意识的谎言,我们不必过于紧张,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自然消失。

而五六岁以后的谎言,便是有意识的谎言了。在每一个谎言的背后,都有着孩子发自内心的诉求,为了逃避责罚、或者满足虚荣心讨好他人等!

小时候,他经常听别人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为了让别人觉得他很独立,他就到处哭穷;当听到老师说勤俭节约是好习惯时,他就天天吃同学的剩饭……

他之所以这么做,只是想让大家注意他、喜欢他。

当班主任得知她这样的心声时,反问他:

优秀,你觉得你现在优秀吗?

他回答:

优秀!

班主任继续问到:

那你是凭什么如此优秀的呢?

他答到:

努力!

节目最后,他意识到自己谎言背后的诉求完全可以通过撒谎之外的行为来实现,邀请大家监督他改掉撒谎的毛病!

面对孩子的谎言,不急于发飙,冷静下来,追本溯源,仔细倾听,观察孩子的行为,了解孩子撒谎行为背后的诉求,我们才能更有效地对症下药!

3、不要企图用大骂恐吓解决孩子的问题

知乎上有一位爸爸分享了自己和儿子关于“咬指甲”的谎言的事情。

儿子每次都否认自己“咬指甲”这件事,撒谎说是在床头杵的。

爸爸为了让孩子承认自己撒谎,便对孩子实施一轮轮“打屁股”措施,打到第三轮,在爸爸暗示“你承认撒谎,我就不打你”的情况下,儿子才不甘心的承认了自己撒谎。

最后,爸爸为了让孩子记住“撒谎是错的”,又补上了一顿揍。

很显然,在整个过程中,爸爸用“打骂”的方式逼着孩子承认自己撒谎,当孩子说出实情的时候同样又因此遭受到了爸爸的一顿揍。

然而,孩子是不是会就此改正呢?显然这个答案是无法肯定的。

期刊《儿童发展》(Child Development)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

严厉的惩罚威胁不仅会促使孩子撒谎,还可能造成孩子进一步的撒谎行为,为避免惩罚而学会继续掩盖事实真相的方法。

4、正面认可更利于孩子坦诚自己的错误

发展心理学家 Victoria Talwar博士在一项说谎实验研究中,在问孩子是否偷看了答案之前,研究人员对两组孩子分别讲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关于“狼来了”的故事。而在第二个故事则是华盛顿砍掉樱桃树的故事。因为小男孩承认自己用斧子砍了爸爸的樱桃树,爸爸说,“听到你告诉我实话,比拥有一千棵樱桃树,还让爸爸感到高兴!”

实验结果表明:在听了第一个故事之后,参加实验的孩子反而更多地就是否偷看答案说谎,而听了第二个故事后,说谎的男孩数量下降了75%,女孩下降了50%。

父母都不愿意看到孩子撒谎。孩子掩饰和撒谎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逃避大人的责怪。没有一个孩子天然愿意说谎,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是真正被尊重、被爱的,他对父母有全然的信赖,有十足的安全感,他就不需要在“闯祸”后慌乱,也不需要隐瞒——没有害怕就没有谎言。

当我们对孩子多一些认可、尊重与鼓励时,孩子的谎言自然就会不攻自破的!

5、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撒谎

妈妈和姥姥一方面为了让孩子做童星,另一方面又不想耽误孩子的学业。于是总是向老师撒谎为孩子请假!

当妈妈埋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主持人质问:

一个撒谎的妈妈的话,孩子凭什么要听?

如果孩子将来成为明星了,他也可以像姥姥和妈妈一样,单方撕毁合同,不履行合约。他也可以拍这边的戏拍一半不拍了,他会觉得哪有怎样?反正我撒一个慌就可以了!他将会完全契约精神,没有诚信,他就算是一个明星,一朵花,也终究是昙花,一下子就没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在童年时期,由于好奇心的驱动,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撒下的每一次慌,都可能被孩子记在心底,在某个时候复制成自己的行为。

为人父母,我们首先要做到诚实,做好孩子的榜样!

孩子的每一次撒谎,其实都是他们自我诉求的一种表达方式。或许他们渴望得到我的们拥抱,便撒谎说:肚子疼,浑身发冷,要妈妈抱抱;或许为了得到我们的赞许,他们撒谎说:

在学校被老师表扬了;或许为了逃避我们的惩罚,他们撒谎说:电视机不是他弄坏的!

无论哪一种形式的撒谎,我们都应该丢掉棍棒教育的念头,坐下来拥抱孩子,去倾听他内心的诉求,鼓励他做一个坦诚的孩子!

我们的柔软与细腻,终会成为孩子的谎言的终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