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不能自觉学习怎么办
放学回家,家长这样做,不愁孩子不自觉学习!“自觉”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分,没有自由就没有教育,一个人,必须首先是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很多家长认为:学习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不是孩子可以选择的。因此,孩子上学之后,父母的责任感迅速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
为了让孩子既能学好又能玩好,家长费尽心思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孩子能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开学前一天,一位二年级小学生给妈妈写了这样的保证书:
“保证第一时间完成作业,保证自己的事自己做,保证不懂就问……”
“保证控制情绪,保证改掉坏脾气,保证冷静听话……”
妈妈不仅要求孩子行为自觉,还要求孩子思想自觉,这样的要求,对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未免太苛刻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妈妈要求孩子做出这样的“保证”,看起来每一条都很合理,都对孩子有益,但是,“自觉”不是用约束和控制培养出来的,这样的要求最终会导致孩子的抗拒和逆反,到头来只会变成一纸空文。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能期待孩子在短时间内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一直持之以恒地保持。唯有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和进步。
自由的孩子更自律,控制只会适得其反
《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巴学园是自由教育的典范。在这所学校,没有固定的课表,老师每天把各科学习内容写在黑板上,孩子自由选择先从哪一门课开始学习。孩子们都是从自己最喜欢的课程开始一天的学习,教室里常常是这样的场景:有人在大声朗读,有人在默默书写,有人在唱歌,有人在做实验……每个孩子都专注于自己的事,丝毫不受其他人干扰。
这就是自由的力量,自由让孩子更专注。因为此刻他们做的事就是自己最想做的,根本没有什么理由分心或者不自觉呀。
所以,在巴学园没有不爱上学不爱学习的孩子,没有不自觉需要老师督促学习的孩子,上学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愉快和幸福的事情。
我们虽然没有办法让孩子上巴学园,但却可以在家里营造自由的气氛,尽可能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只要是跟女儿有关的事情,都会听从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选择。
女儿小学毕业的时候,决定要考上海中学,判断女儿上这个学校还是有困难,还是支持孩子的想法。后来,虽然女儿竭尽全力,仍然没能考上那所学校。但是,并不后悔,因为自主选择让孩子非常有动力,学习成绩提高了很多,而且孩子还多了一份不同的人生经历。
当孩子什么都听家长的时候,孩子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是父母帮他规划的,父母有责任帮他完成,自己反倒不那么用心了。所以杜绝了这种行为,最终养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对这一点,我深以为然。女儿刚上小学的时候,我担心不能自主学习,制定学习计划,讨论学习方法,并监督完成。我以为这样做能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没想到事与愿违,孩子的专注力越来越差,学习效率也越来越低,还经常闹情绪。
起初,我不能理解,不断调整方法都没用,后来才试着放手让自己去安排,尽量不管。“不管”比“管”可难多了,明明知道作业没有完成还要控制自己不去提醒,有时确实很煎熬。不过,效果还是很明显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混乱,女儿慢慢走上了自我规划的道路,好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孩子并不需要我们制定的“完美规划”,他们需要的是自由的空间和独立的思考。或许他们在不断尝试中会遇到失败,会受到惩罚,但正是这样的经历才能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培养自觉学习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做
1、 尊重孩子的选择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只是孩子学习路上的领路人,不是控制孩子的决策者。
孩子上学之前,父母就要有意识的帮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引导孩子进行自我管理,而不是等到有了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才开始管教。
孩子上学之后,如何安排学习时间,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选择学习内容,都应该由孩子自己来决定。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意见,但不能武断的否定孩子的想法。
对于孩子的选择,父母要真正地给予支持和鼓励。有时候,我们可能觉得孩子选的书籍没有“营养”,便极力推荐孩子看更有价值的书,这样的话,可能孩子连读书的兴致都没有了。对于其他事情,道理也是如此,家长要放下“功利”之心,给孩子真正的自由。
虽然孩子自主学习可能没有家长安排那么高效,但那才是孩子的成长,由此取得的成绩会让孩子更有成就感,也更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
2、相信孩子的能力
在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学习时,父母不要干涉,就算发现孩子的方法和方向不对,也不要急于去指导,让自然后果去教育孩子。
有时候,家长害怕孩子走弯路,或是害怕麻烦,就早早给孩子指一条“明路”,让他们可以迅速过关。这对家长来说很省心,对孩子来说却是阻碍,失去自我探索深入思考的机会,能力就得不到锻炼。
我们要相信孩子能够用自己的方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信任,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大的帮助。
3、保护孩子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这种可贵的好奇心正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契机。父母要善于观察孩子的喜好,并引导孩子循着自己的喜好发展积极的兴趣。
著名学者周国平曾对他女儿说:在兴趣的引导下认真做事情,相关的能力就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凡用心学来的东西,都不会白学的。
我发现,一旦有兴趣引导,孩子会更加努力和专注,会特别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能力也会迅速提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父母要好好保护孩子的兴趣,不要因为孩子喜欢的事情跟学习没有关系,或者看起来没什么前途,就予以否定。要知道,在孩子看来,你否定的可不仅仅是他的兴趣,会直接打击他学习的热情。
如果父母用欣赏和支持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兴趣,那么由此产生的能量不仅表现在他感兴趣的领域,同时也惠及其他方面。
4、鼓励孩子的梦想
有梦想的人生会更有动力。父母要帮助孩子拥有具体的梦想,并规划出实现梦想需要具备的条件。
当孩子拥有了梦想,父母要引导他们相信这个梦想能够实现,并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行。在孩子追求梦想的过程中,父母要不断给予鼓励和支持,使他们克服困难坚持下去。
每个孩子都应该是自己的主人,拥有自由的思想和支配自己的权利,父母的责任是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们的生命成长方式和学习方式,而不要试图牢牢把孩子控制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