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岳飞被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后 秦桧为什么会放过他的妻子和孩子

对秦桧和岳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1140年,就在岳家军准备渡过黄河,扩大战果之时,秦桧却撺掇台谏官员奏请宋高宗,命令岳飞班师回朝。

当时岳家军势如破竹,而金军几乎一触即溃,正是收复失地乃至燕云十六州在的最佳机会。岳飞见朝廷生出退意,便上奏高宗:

“金人锐气沮丧,尽弃辎重,疾走渡河,豪杰向风,士卒用命,时不再来,机难轻失。”

岳飞自然清楚战局和形势,从建炎南渡之后,宋军一度极为被动,可现在金军式微,而宋军士气正旺,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然而,秦桧和赵构并不这么想,为了让岳飞尽快班师,赵构一天之内连下十二道金字牌,命令岳飞班师。

岳飞做人的准则就是忠君爱国,所以他不能违背皇帝的命令,岳飞面向东方,哀叹道:

“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随后岳飞撤军,此次北伐的所有成果化为泡影。

对于这次北伐,岳飞是伤透了心,可谓心灰意冷,甚至准备告别仕途,卸去军权。然而,金兀术并不想放过岳飞,因为岳家军的强悍战力,金兀术一次次吃瘪,懊恼到了极点。

为了解决岳飞,金兀术在给秦桧的信中写道:

“你每天都请求议和,而岳飞一直想方设法进攻河北,你们杀掉岳飞,才能议和!”

秦桧和岳飞之间早就有隔阂,秦桧认为只要岳飞还活着,就会阻碍议和,自己也会倒大霉,于是力图杀掉岳飞。在秦桧的主导下,在高宗的默认下,岳飞被诬告谋反,被关押了起来。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即便秦桧从岳飞身上找不到任何证据,但最终岳飞还是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在大理狱。

当然,这是从史料中得出的结论,我们也没有必要给秦桧翻案,岳飞的死,他即便不是主谋,也是同谋。

但从岳飞家人的下场来看,秦桧并没有对其赶尽杀绝,也从侧面表明或许真相并非如此。

那么岳飞死后,他的妻儿结局如何呢?

先说妻子,刘氏是岳飞的第一任妻子,绍兴八年,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在京城述职。妻子刘氏留在老家照顾母亲,对于丈夫的功勋,刘氏不以为意,还改嫁了两次,甚至还闹到了韩世忠的军中。

一次,岳飞派使者王忠臣给韩世忠送信,要走的时候,韩世忠拦住了王忠臣,说道:

“传话给岳宣抚,他的结发妻子在我军中,嫁给了一个押队为妻,可以派人领走。”

岳飞闻听此言也是惊诧不已,原本让妻子在家照顾老母亲,没想到妻子改嫁两次,还嫁给了韩世忠的手下。岳飞当然生气,可毕竟岳飞是个正人君子,虽说妻子对他不忠,但他可也不想再过多纠缠,于是派人送出五百贯钱,就此作罢。

岳飞被杀之时,刘氏也不在岳飞身边,早就跟他分道扬镳,所以就算秦桧有意对岳飞妻儿不利,也跟刘氏没有太大关系了。

岳飞的第二任妻子是李氏,福建渔家女,也是一个深明大义,温柔贤惠的良家妇女。对岳飞矢志不渝,即使丈夫被杀,她也没划清界限,而是甘愿被流放,最终等到了岳飞沉冤昭雪。

再看其他子女的结局:

岳云是岳飞的长子,也是岳家军的灵魂人物,郾城之战中,岳云身先士卒,率领背嵬军大败金军拐子马,杀得金军尸横遍野、狼狈不堪。

“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时年三十九,云弃市。”

岳云勇武绝伦,可谓岳飞的左膀右臂,在军中屡立战功。岳飞被俘之时,岳云也在左右,被杀之时年仅23岁。

想来如果岳飞将张宪和岳云留在岳家军大营,遥领大军,想必秦桧也不敢对岳飞如何,只可惜岳飞太过忠贞,没有提高警惕。

次子岳雷,岳飞被俘的时候,曾经在身边照顾,岳飞死后,被流放到了惠州,不久便死在了贬所,没有等到岳飞平反的消息。

岳云和岳雷都是刘氏所生,其他三个儿子岳霖、岳震、岳霆都是岳飞的第二任妻子李娃所生。

“籍家赀,徙家岭南,幕属于鹏等从坐者六人。”

李娃和岳飞的感情很好,岳飞死后,李娃和儿子们被发配到岭南。即便丈夫已死,但李娃仍含辛茹苦将孩子们养大,等到岳飞昭雪,李娃才带着孩子们回去。

岳霖、岳震、岳霆在岳飞沉冤昭雪后,也都曾在朝廷为官,也算是给岳家留下了血脉。

那么,秦桧为什么会放过这几个岳飞的妻儿呢?

主要这几个孩子太小了,岳飞被害时,成年的长子岳云一并被杀了。而这几个李氏生下的孩子中,最大的岳霖也不过十二岁,岳震七岁,岳霆五岁。毕竟秦桧是堂堂的一国宰相,对这几个孩子下手,既不符合宋朝律法,也对自己仕途不利。

而且这些孩子对自己构不成威胁,况且朝内同僚们也看着呢,舆论压力也挺大的。据说后来考古发现了秦桧的墓葬,里面还有秦桧留下的告后人的石碑。里面就讲到自己并不想杀岳飞,是高宗皇帝逼着自己杀的,所以,他只能竭尽全力保全岳飞的家人了。

但不管怎么说,秦桧为了他的权势,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屡次向金国求和,陷害忠良、结党营私,是史上最著名的大奸臣。

正是在秦桧的怂恿和纵容,以及推波助澜下,赵构才下令将岳飞处死,对此,秦桧难辞其咎。

当然老大不发话,老二就是个屁,之所以岳飞被杀,主要原因还是在赵构身上。终宋一朝,皇帝们几乎没有杀过大臣、武将,就算犯了什么天大的过错,大多都是贬官了事,并不会有生命危险。

金军进攻开封之时,赵构曾经主动去金营做人质,可从此之后,赵构一怂到底,再也没有崛起过。在北宋,赵匡胤吸收了五代的教训,将兵权分得零零碎碎,武将们根本无法拥兵自重。而在建炎南渡后,国家危在旦夕,赵构才不得已让武将掌控兵权,韩家军、岳家军才得以崛起。

岳家军的实力之强,足以在野战中击败金军,这是建炎南渡之前不可想象的。况且岳飞手中有十万大军,在赵构看来,岳飞对他的威胁甚至超过了金军,一旦岳飞生出异心,南宋即刻就会改朝换代。

可事实上,岳飞是个忠君爱国的大忠臣,固然岳家军实力雄厚,但只要岳飞还在,岳家军就不可能造反。倘若在第四次北伐中,让岳飞放手一搏,收复幽云十六州并不是梦想,到了那时,南宋的国力将会大幅增强,这对于赵构也是利大于弊。

还有人说他怕岳飞真的迎回被金兵掳走的二圣,其实这一点倒不至于,即使宋徽宗、宋钦宗迎回来,也只能当吉祥物供着,并不会有什么权力。

再有一点倒是极有可能是出于秦桧的考虑,毕竟宋朝重文轻武,在这个时间点,明显武将的地位快超过文官了,这是他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南宋之所以一直不温不火,原因就在于皇帝们太不争气,南宋不缺勇武的将军,也不缺悍不畏死的士兵,而缺少像汉武帝那种决策者。岳飞实力很强,但岳飞并不是安禄山,赵构杀了岳飞、岳云,就好比斩断自己的臂膀,得不偿失。

想当年,汉文帝曾被堵在周亚夫兵营外,军兵根本不听皇帝诏令,好不容易进了军营,皇帝的马车还被限速。周亚夫此举,对皇帝多少有些不敬,但汉文帝不怒反喜,还大加赞赏了周亚夫,这就是做皇帝的差距。

倘若赵构有汉文帝一半的仁心,宋廷也不至于如此不济,更不会有后来的亡国,即使蒙古骑兵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