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灵太后胡氏是什么出身?为权杀子的她结局如何

对北魏灵太后胡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皇权之下无亲情”、“最是无情帝王家”,这两句话用来形容皇家成员的内部关系再合适不过。在皇家权力争夺战之中,父子成仇、兄弟反目、母子失和的现象屡见不鲜;但虎毒不食子,母亲为了权力害死儿子的现象却是少见。虽说少见但并非没有这种事情,北魏灵太后胡氏毒死亲生儿子孝明帝元诩,便是典型例子。

一、胡氏身世

北魏灵太后胡氏出身显贵,她的父亲和姑姑在当时很有名气。胡氏的父亲胡国珍曾官至宰相,她姑姑则是当时极有名气的“尼姑”。北魏时期佛教盛行,皇家尤其喜爱佛教;所以胡氏的姑姑时常出入皇宫为皇室成员讲佛法。

其实胡氏入宫为妃与她姑姑有很大的关系。史书记载,胡氏的姑姑“入讲禁中。积岁,讽左右称后有姿行。帝闻之,乃召入掖庭,为充华世妇”。胡氏的姑姑虽然是出家人,名利心却极重。她见侄女貌美,便借着入宫讲佛法的机会暗示皇帝,称自己侄女才貌双全,是个奇女子。久而久之,宣武帝便对胡氏产生了兴趣,胡氏就这样入了宫。

二、冒死诞下皇长子

胡氏入宫后很是受宠,不久便诞下了一位皇子,而这位皇子又是宣武帝的长子,胡氏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至于在胡氏入宫之前宣武帝为什么没有儿子,这还要从北魏一祖制说起,这一祖制便是 “子贵母死”。北魏皇室为了防止母后专政,便立下这个祖制。然而,这一制度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妃嫔们“相与祈祝,皆愿生诸王、公主,不愿生太子”,甚至很多妃嫔只要发觉自己可能怀上皇子,便会在第一时间打胎。所以在胡氏怀孕后,还有“好心”的姐妹劝说她打胎,不过胡氏并未听从,而且还向上天祈祷,希望能给皇帝生下一位皇子。

十月怀胎期满,胡氏果然为皇帝生下一个儿子。老来得子的宣武帝在有了儿子之后非常高兴,在了解到胡氏舍命生子的真相后,又非常感动,立了胡氏的儿子元诩为太子,后又宣布废除了野蛮的祖制,并册封胡氏为充华。3年后,宣武帝驾崩、太子元诩即位,即为孝明帝。元诩登基后,尊高皇后为皇太后,生母胡氏为皇太妃。

三、野心渐露

胡氏是个权力欲望极强的女人,她的儿子做了皇帝,她不会满足于太妃这个位置。所以没多久她便设计将高太后赶下台处死,这样一来她自己便可大权独揽。

此时的胡氏却并不满足深居于后宫,她以皇帝年幼为垂帘听政的理由来干涉朝政。不仅如此她还“改令称诏,群臣上书曰陛下,自称曰朕”,成为北魏实际上的当家人,而孝明帝俨然成了一个傀儡。

四、奢侈误国

胡氏执政之后最主要做了两件事情:一件是大肆修筑寺庙;一件是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

可能因为姑姑是尼姑,自己自幼便深受佛法熏陶的原因,胡氏深信佛可以保佑人一生平安顺遂。她执政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大肆修筑寺庙,当时北魏的寺庙数量居然在短短几年之内涨到了三万多所,增长速度之快简直令人咋舌。而且寺庙还修得非常华丽,金砖玉瓦弥散着奢靡之风。不过,修寺庙这种事情既劳民伤财又容易出现腐败。

确实,胡氏执政后没过几年就把国库里的积蓄败光了,还弄得民怨四起,长此以往肯定会出现许多社会危机。大臣李崇、张普惠等人察觉到了渐渐浮现的危机,也多次上疏谏言,希望太后能体恤民生,停止建造佛寺,然而胡氏却没有听从,继续为佛教的传播“做贡献”。

胡氏不仅大肆崇佛,私生活也极其混乱。她有一个男宠叫杨白花,也称杨华,长相俊美又武艺高强,是她最钟情之人,在此人逃到梁国之后,胡氏伤心欲绝写下《杨白花歌》来表达对此人的怀念之情。不过,除了杨白花,她还养了很多男宠,并放任他们干涉朝政、收受贿赂,影响极其恶劣。不仅如此,她还与自己小叔子私通,“逼幸清河王元怿,淫乱肆情,为天下所恶”。

五、为权杀子

胡氏的所作所为引起朝野上下的不满,孝明帝也逐渐长大,为了拯救帝国和维护皇室名声,孝明帝迫切需要亲掌政权。为此,孝明帝多次让朝臣向太后上书,要求太后将权力还给自己,深居后宫好好享福。可胡氏却将权力视作自己的掌中之物,坚决反对撤帘还政,还固执地称除非自己死,否则绝不可能交出权力。

面对着爱权如命的太后,孝明帝没有办法,只好武力夺权。孝明帝密诏并州大军阀尔朱荣,命他率军进入洛阳,逼太后归政。可惜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密诏发出后没多久,太后便得到风声,她害怕还权之后自己下场凄惨,竟然听从面首郑俨、李神轨的建议,派人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毒死。

胡太后毒死亲儿后,又干了件荒唐事。她居然将孙女扶上皇位,并对外宣称这个孩子是皇子。等到谎言被戳穿后,胡氏又赶紧废黜她,改立年仅3岁的临洮王子元钊为帝。

六、胡氏下场

胡氏为了权力毒死亲生儿子,将孙女冒充皇子扶上帝位。把天下人当傻子一般耍弄,她也终究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孝明帝死后,尔朱荣气愤至极,没有理会胡氏要求他不得率军入京的命令,而是率十余万大军南下进攻洛阳。此时的胡氏居然相信佛可消灾,“尽召明帝六宫,皆令入道,太后亦自落发”。

这一次,佛没有保佑她,胡氏终究还是被叛军抓捕。胡太后见到尔朱荣后,极力陈述,想要尔朱荣放她一条生路,尔朱荣却拂袖而去,并下令将“太后及幼主并沉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