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瞧孩子“乱”涂鸦?别因此铸成大错……
但是,在我们的理解和呵护之下,那条神奇的通道,会是一扇通向内心的窗,让孩子的心智飞速地发展,更是他将来展翅高飞的羽翼。
我们为什么希望孩子画画呢?一般家长的心思不外乎这几项:
- 希望孩子能有“一技之长”,掌握绘画的技巧。
-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别的孩子都能画得像模像样的,我家孩子也得会呀。
- 如果孩子画得好,那多有面子:“看,我家宝宝画的,不错吧?”“看孩子涂得多整齐,画得多像啊!”
- 孩子这么爱画,我不能耽误了他,赶快给他报一个美术班,好好培养。
但是你知道吗,也许正是这满腔的期盼耽误了孩子。
为什么呢?
对孩子来说,画画原本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像呼吸一样不可或缺。画画对于孩子从来都不仅是一项爱好,更不是一种技能,而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孩子在语言能力不成熟、词汇比较贫乏的时候,身体动作的发展却相当快速,当手的动作灵活到可以和眼睛互相配合之后,一种新的表达方式——“绘画”就产生了。
一岁一个月,点戳,尝试用笔一岁半,画出左右弧线轨迹两岁,沉浸在画圆的乐趣中两岁半,据说画的是大象和火车画画对孩子来说,是他表达内心世界最直接的“语言”。儿童的思维特点与成人的逻辑思维不同,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加上这个时候语言还很不完善,因此所有的孩子都会在手眼协调能力达到的这个阶段,自发地通过绘画来表达自我。作为这样一个天然的表达自我的出口,自由自发的绘画一旦被阻挡,孩子的心理、智能发展的脚步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
因此,对待孩子的涂鸦,重点是我们怎么读懂它,破解涂鸦背后透露出来的心理状态,以及如何基于理解,去给孩子成长的支持。
可以说,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画画,因为画画对于孩子就像是我们大人说话一样的需求。
想想看,如果我们每天说话都要被打断,被要求按照演讲或者剧本的固定样式去说话,我们是什么感受?说话都不自由,那得多憋屈呀!
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出对画画不喜欢和苦恼,很有可能是成人的引导出了问题。家长们的做法一定是出于爱,却很有可能对孩子来说是阻碍。 下面是一些生活中特别常见的错误做法。面对孩子的涂鸦,你有没有不小心踏进一些误区呢? 错误1 教孩子画画妈妈主动教孩子:“宝宝你看,苹果是这样画的”,“大象怎么能没有长长的鼻子呢”……
孩子画人的时候,只画了大大的头和细细的脚,却没有画手,大人就会好心地提醒:“这个小人怎么没手啊,像这样画上去,诶,这样他就有手了。”
其实,儿童画的画反映他的认知过程。比如,在三岁半左右,孩子画人只画头和两个腿,不画手,这是因为头是他最先关注的部分。
孩子好不容易从自己的认识中获得了概念,然后通过绘画成功表达出来了,大人却说:“宝宝,你怎么没画手/脚呢?”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否定,对他的成长就是一种伤害。
也许孩子画得不像,但这个过程里他的认知能力、运动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感受力、表现力,包括语言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而在我们教他画时,孩子就失去了自己鲜活的思考力和表现力。 错误2 干涉或纠正孩子 “树干要涂成棕色啊,树叶是绿色的。”“河水怎么会是粉色的?”当你纠正孩子,让他画出符合成人逻辑的图画时,孩子除了挫败感什么都没有得到。妈妈说“宝宝,你画一个,画朵小花”,宝宝这时摇头按着你的手说:“宝宝不会,妈妈画,妈妈画。”在孩子心里的潜意识语言是:“妈妈画得太好了,我学不会,我画不成这样子,我不行。” 千万不能以大人观念中的标准来评判和教导孩子,这根本就不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且从绘画的水平上来看,大人往往也是不及儿童的。
因为好的作品是生动的,有感染力的,是流畅而真实的表达。哪怕只是一团线,只要是自发的,其中流淌的是孩子发展着的生命力。就算你是画家,你画得再好,那也是你的表达,不是孩子的。孩子的成长是家长没法替代的。 错误3 热衷填色画 在大人画好的轮廓里,或者打印出来的图形里,让孩子涂上颜色,花花绿绿色彩斑斓的,如果孩子涂得整齐不出格,大人就会满意地说:“嗯,涂得真好,宝宝真棒!” 但是,填色画不但对孩子的绘画能力没有任何的好处,还会磨灭他通过绘画感受生活和情感的热情,并且影响他日后对色彩的运用能力。
这些填色画原本就不是孩子的作品,在上面填色不过是一种形式化的工作,不能表达任何想法。如果是想练习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完全可以带孩子玩一些穿钮扣、折纸、剪纸这样的活动。填色画,弊大于利。 错误4 怕脏 许多孩子过于谨慎、拘束,无法发展自我,根源是不能像一个孩子一样生活,沙子、水、颜料、大自然,这些都是滋养孩子心灵的土壤。
然而,太多家长怕弄脏衣服,不让接触这些材料,不让孩子自由地画画。当孩子投入地画画时,他内心的秩序在建立,情感在梳理和疗愈,这个自然天成的心理成长过程,比维持表面的整洁可重要多了。 错误5 过度解读,妄下结论
现在的爸爸妈妈们都很爱学习,只要对孩子好,各种流派各种方法都愿意学,这是非常好的趋势。不过在学得不深入时,会很容易凭表面来下判断,和自己的孩子对号入座。
比如,有妈妈问我说:“老师,我的孩子使用黑色画画,是不是最近太压抑了?”“他怎么画这种张牙舞爪的东西,是不是攻击性太强了?”“他用灰色画楼房,画的树上面还不长叶子,是不是自闭/抑郁啊?”
亲爱的,放轻松。单凭一幅画来判断一个孩子非常不客观的。绘画解读是需要专业素养的,要根据孩子所选画材、笔触、色彩、构图、内容、关系、绘画时的状态、对作品的解释以及他的成长背景、生活环境、年龄等等因素综合判断,而且判断的也只是他在那一时那一刻的状态。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人有权力给他定性。我们需要做的是保有一颗谦虚、平等、真诚的心,去仔细体察这个由我们带来却不属于我们的生命,陪他长大,让他成为他自己,也让我们自身更为丰富。
这,不就是我们养育一个孩子的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