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幼儿教育 > 正文

上早教班可能带来的最大害处是

常爸上周末带小小常去早教班,听到边上有对父母在讨论孩子的情况,妈妈很着急地对爸爸说:我刚才看他一起上课的同龄的孩子,很多都会走路了,我们豆豆还只会四点爬,我们回去得加强训练……还有一对老人家带孩子来上课的,爷爷对奶奶说:我看和他同龄的孩子长得又高又壮,我们家肖肖长得好像矮了点,回去我们要多加配方奶,奶量要足才能长得高……

突然回想起一年前写过的一篇文章,再次翻出来看了一下,觉得一点也不过时,重新分享给大家。

天天有粉丝问常爸:要不要去上早教班?这个很纠结的问题,也有一个很纠结的回答:如果你荷包够鼓、内心够强大,上早教班是有好处的;否则的话,请三思。

这个“荷包够鼓”容易理解,“内心够强大”从何说起?先来看看下面这些经常会在早教班遇到的情况吧。

在常爸看来,早教班的课程本身是有益无害的,虽然说一周上一两次课能否真的帮助孩子提升某方面的技能仍是个问号,但它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又宽敞的运动环境,也要求父母将手机搁在一边,全心全意地培伴孩子上课,所以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花钱买个高质量的陪伴,也是值得的。

但早教班可能带来的最大的害处,在于将一群同龄的幼儿聚在一起,给孩子家长一个攀比的机会。每次上早教班,总能看到一些“天赋异禀”的孩子,要么十个月就走得很稳了,要么一岁多一点就能说成句的话了,给其他家长带来压力和焦虑的情绪。如果家长内心不够强大,抵御不了这种比较的压力,就很容易将这种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用各种方法去给“补课”,以期他/她能“赶上”其他的孩子。

由于基因和环境的不同,世界上没有哪两个小孩的大脑/身体发育情况是一样的,有一些孩子语言能力发展得快,但大动作发展得慢;有的大动作能力发展得快,但说话说得晚;有的大动作和语言能力都发展得慢,但他的认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可能超越同龄的孩子……爱因斯坦三岁才开口说第一句话,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聪明的人之一。

不断地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做比较(而且是在每个方面都和该方面发展比较快的孩子做比较),很容易就让家长陷入深深的焦虑中。长期处于这种焦虑的状态,容易使家长犯一个育儿的大禁忌:hyper-parenting (过度教养)。过度教养不但不能使孩子发育加速,反而会阻碍孩子的智力发育。

关于hyper-parenting的危害,研究的最深入的,当属Tufts大学的David Elkind教授。篇幅有限,这里只是提纲挈领地总结几个过度教养可能造成的危害,供各位父母参考:

1、过高的要求会抑制孩子的“高层次思考”

当父母要求孩子去做一些他的智力水平还无法理解的事情的时候,孩子的大脑往往会逃避到一个“低层次”思考的状态,去制造了一个假象来表示他已经会做这件事了,而这样“学习”得到的技能有可能今后反而要花更多的时间来重新修正。比如说,让一个两岁的孩子背乘法表,他可能也能背,但这不代表他懂得“乘法”是什么。等到他真正应该理解“乘法”的运算法则时,他可能已经习惯于以“低层次”的背诵方式去对待“乘法”运算,而很难从“高层次”的数学思维来看待“乘法”运算。Elkind教授称这种因父母的虚荣心而被迫表演乘法表背诵的行为为“pony trick”(马戏表演),而孩子是不应该被这么对待的。2父母给孩子的压力会磨灭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天生对世界就充满了好奇。但是如果家长只管对孩子提出严格的要求,本来他可能会好奇提出“我对这个东西感兴趣吗?”,结果因为父母的要求他必须先问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爸妈才会满意呢?”他对事物的好奇心将会慢慢消失,很多事情都不愿意去探索,甚至为了迎合父母变得功利。

3父母不断的怒气和失望会对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当一些年纪很小的孩子不愿去做(尝试)一些超越他们能力的事情时,有的父母反应是失望、不高兴甚至会对孩子生很大的气。这时孩子对父母情绪失控的状况是束手无策的,在心理学上将孩子面临的这种情况称为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孩子如果长期被这种他无法控制的负面情绪所浸染,对他的智力发展和心理发展都是非常不好的。

参考资料

David Elkind (2006). The Hurried Child.Da Capo Press.

每次听到父母们对孩子说:“你都2/3岁了,怎么还……?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时,常爸的第一反应就是,如果孩子会反驳,问你们下面这样的问题,你们情何以堪?

是啊,你们都奋斗了三十年,还比不过别人。凭什么要一个2岁的孩子,处处都得比别人强啊?蝴蝶飞不过沧海,谁又忍心责怪?

早教班课程本身有益无害,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宽敞的活动空间,也逼着父母放下手机,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所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常爸并不反对上早教班。但是,家长们一定要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去抵御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的诱惑,避免过度教养带给孩子的种种恶果。

只要不是医学上判定的发育迟缓,就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发育速度,不要过多干预,避免揠苗助长。有一本绘本,叫《Leo the Late Bloomer》,里面有一句话常爸特别喜欢:“A watched bloomer doesn’t bloom.”大家放下焦虑的情绪,静待花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