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市门口哭闹的孩子,是没分清“需要”和“想要”
“想要”是人们希望得到的东西,但是如果缺少了也不会对生活或工作造成影响。
怎么让孩子了解这两个概念?当然不能干巴巴地给孩子讲上面的定义,要用一些具体、有趣的方式,比如:
我们可以跟孩子玩一个游戏——找找哪些东西是“需要”的?
找出在一天生活中必需的东西:水、空气、食物(也可以具体到牛奶、鸡蛋、水果……)等,
再一起找出已经得到的东西,如糖果、电视机等,看看谁说得又快又多。
你还可以和孩子讨论不同场景和不同人的“需要”和“想要”,让他知道“需要”和“想要”会随着场景和人的变化而变化。比如,眼镜对有些人来说是“需要”的,但对有些人来说却不是。
制作不同场景的“任务卡片”和孩子玩游戏。可以有“睡觉”“吃饭”“去公园”等等。
当抽出“睡觉”场景时,孩子会了解睡衣、床、枕头、被子等是“需要”的,而游戏机、电视机则是“想要”的。
下面这组漫画是《准备去海滩》,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讨论去海滩哪些是需要带的东西。
“需要”是“想要”的基础生活中,让孩子了解,我们必须优先满足和实现自己的“需要”之后,才能去获得“想要”的。
比如,每次去超市购物前和孩子确定本次购物的预算,并且讨论哪些是必需购买的商品,共同确定清单。在购物时,必须先购买清单上的物品,如果预算允许,才可以购买“想要”的东西。
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区分“需要”和“想要”,并学会优先实现“需要”,能促进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当他们养成了优先处理“需要”的习惯,比如一定要在完成作业之后才能玩游戏,在今后面对问题时就能做出明智的决定。你可以通过漫画来引导孩子:如果孩子们带了最初“想要”的东西,会发生什么?为什么他们最终改变了主意?
学会做计划,实现“想要”在帮助孩子了解“需要”是基础的概念之后,可以引导孩子学习做计划来实现自己“想要”的小愿望。孩子在生活中肯定会有许多“想要”的东西,如果孩子的愿望合情合理,你可以帮助孩子实现它。为孩子准备一棵“愿望树”,让孩子将自己的愿望画出来,然后引导孩子制定计划分阶段地实现它们。比如,孩子想要买喜欢的玩具,你可以引导他做计划存钱去获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