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教育孩子,但我们不规定这个世界
各位宝爸宝妈,当你的孩子从学校回来,指着家里所有圆形的东西告诉你说:这是我今天学会的字母“O”的时候,你们的内心独白是什么?
“孩子学到知识了”?
“孩子开始将学习与生活结合了?”
“这个学校的老师不错,能交给孩子知识?”
......
无论你们当时想什么,肯定没有人想去起诉这个老师和学校吧?如果有人想这么做了,大家也都会认为这个人在无理取闹,这个人是个疯子吧!而在美国就有这么一个“疯人”,就因为这么一件事情,把学校起诉至法院,最让人诧异的是法院竟然判她胜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刚上幼儿园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听后非常吃惊,后来知道是幼儿园老师教的,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母亲立即一纸诉状把孩子所上学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她的理由幼儿园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因为孩子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幼儿园教她识读了“O”后,孩子自认为这是英文字母“O”。3个月后,法院开庭,幼儿园败诉。孩子的母亲在辩护时讲的一个故事感动了23位陪审员。这位母亲说她曾在东方某个国家的公园里见过两只天鹅,一只被剪去了左边的翅膀,一只完好无损。剪去翅膀的被放养在较大的一片水塘里,完好的一只被放养在一片较小的水塘里。那里的管理人员的解释是,剪去一边翅膀的天鹅无法保持身体的平衡,飞起后就会掉下来,因此可以放在大水塘里;而在小水塘里的天鹅,虽然没有被剪去翅膀,但起飞时因没有必需的滑翔路程,也会老实地呆在水塘里。因此当她的女儿说出字母“O”的时候,她觉得女儿的一只幻想的翅膀被剪掉了,他们早早地把孩子投进了那片只有26个字母小水塘。后来,这段辩护词成了内华达州修改《公民教育保护法》的依据,其中规定幼儿在学校必须拥有的两项权利:1、玩的权利;2、问为什么的权利,也就是拥有想象力的权利。
这件事放在我们中国,也许根本就不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在我们成人的意识中,孩子的成长就应该在学校接受社会认可的“正确”的教育。虽然现在我们也一直在强调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慢慢地将孩子的想象力扼杀。
世界有多大,儿童想象的空间就有多大;世界有多宽,儿童创造的天地就有多宽。
为何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他们的想象力却在减退?是谁在一步步的将孩子的想象力扼杀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数学课上,老师问学生:“一加一等于几?”如果有孩子回答是一,这个时候老师会立即纠正答案,有的甚至还会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一加一都不知道答案。而那个回答答案是一的学生之所以回答是一,是因为他认为两小杯水倒在一起是一大杯水,所以一加一也可以是一……。在生活和学习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即使孩子的回答很有创意,但老师和家长都不敢推翻标准答案。因为与标准答案不符,孩子就不会获得分数,没有分数,孩子就失去了进入好的中学、大学的机会,进而很可能就会失去好前途!如此一来,哪个孩子还敢抛开标准的应试答案去尽情想象?
在学校里,用考试和分数检验孩子的学习成果,所以老师和家长们常常唯标准答案是从。因此,我们的传统教育是教给孩子更多知识,整个教育过程是一个给孩子“装满知识”、寻找标准答案的过程。对于胆敢提出异议的孩子,有些教师给予的多是训斥,而非鼓励和探讨。
其次:家长无意的扼杀
一位德高望重的画家看到自己的孙子在画本上画了一匹马,画完后又给马添了一对翅膀,这个爷爷立即纠正孩子说:“你画错了”。当孩子寻问原因时,画家是这样回答的:“哪有马会有翅膀?”听到家长这样的评价,恐怕这个孩子今后的作品很难再与想象沾边了。
孩子的想象也许有时候看起来有些可笑和不切实际,这恰好是孩子的想象和创意所在。在成年人的大脑里早已有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当我们听到“喵”就知道是猫叫,听到“汪”就知道是狗叫,在我们成人的大脑中这是社会的规定,这就是正确的,任何与这个不相符而都是不符合社会规定的。我们已经习惯了这个世界的是以符合这个社会的准则来行事、说话,因此不敢拓展其想象空间。而孩子们还没有一个形成社会的准则意识,他们眼中的世界不存在于经验中,而存在于他们的头脑中,因此他们的思维不受固定模式的限制,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
最后:包办孩子的所有事情
学校规定孩子完成一个手工作业,孩子在家捣鼓了一两个小时,做出了一个自己认为很满意的作品。展示给父母,父母却认为“什么都不像”,怕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于是动手帮孩子做了一个自认为满意的作品。此后,但凡有这样的时候,孩子都会向父母求助了,也不再去想自己的新奇想法。父母这种所谓的“爱”的替孩子做事的方法,其实是在慢慢地扼杀了孩子与众不同的想象力。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总是打着为“我们都是为了你好”的口号,习惯于告诉孩子要怎样生活、学习、为人处世,习惯于包办孩子的一切,不太能容忍孩子的一些异常想法,孩子的想象力在家长的“命令”和“包办”中逐渐窒息。
在我们的传统学校和家庭教育中,都是鼓励孩子顺从听话,而不支持独立见解;鼓励中庸、随大流,而不支持竞争、冒尖;鼓励稳妥可靠,而不支持异想天开;鼓励儿童把成人的兴趣当作自己的兴趣,而不支持和激发儿童天性中潜在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那怎么样才能保护并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呢?以下几点建议也许有用:
第一:有意识的想象力训练
想象力是一个逐渐习得的过程,家长应该有意识的训练孩子的想象力。例如:孩子问父母,天空都有什么,那么父母不要给孩子去科普天文知识,而是让孩子自己说、画或者写自己的想法。也许孩子的答案跟我们成人世界所谓的真理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这个时候正是孩子想象力最充盈的时候。
第二:融入孩子的世界
我们成人所认为的各种规则是我们根据生活经验习得的,而孩子的经验、知识量是有限的,孩子见过的事物也是有限的。当孩子见到一个新奇的事物,不会依据以往的经验来理解和判断,更多是依据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万物在孩子眼中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充满了各种新奇事物的五彩糖果。作为父母,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要全面、客观的认识这个世界,世界是多元化的,不是一个存在于成人头脑中的狭隘的、充满规则要求的世界。我们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融入孩子的世界,听听孩子的“荒诞世界”的理由。
第三:让孩子体验各种感觉
现在孩子生活在一个物质很充盈的社会,他们所需要的东西都有现成的答案,例如:问孩子春天的感受,孩子可能会查阅春天的相关文章,查找春天的视频,但是就是没有自己出去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了解。那么他的知识都是别人思想的重复,怎么锻炼想象力呢?想象是在孩子大量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积累起来的。父母经常要带孩子走向大自然,与社会接触,尽量让他体验各种感觉,为想象的发展打下基础。
想象力是孩子思维的翅膀,是孩子灵感的源泉。当孩子的头脑插上想象翅膀时,他会飞翔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