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文史百科 > 正文

韩琦作为一名谏官,他凭什么能够一口气扳倒4位宰相?

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生于1008年,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祖父辈都做过官。不过,韩琦3岁时父母就相继辞世,他在兄长们的抚养下,得以长大。他曾片纸落去四宰执,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027年,韩琦进京参加殿试,以第二名的好成绩考中进士,从此步入官场。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枢密直学士、右司谏、枢密副使、资政殿学士等职,在宋仁宗末期,更是当了10年宰相,位极人臣,后来还封爵为魏国公。

韩琦在历史上的名声很好,苏东坡将他与范仲淹、富弼、欧阳修并称为“四大人杰”。

“初生牛犊不怕虎”,韩琦在步入官场之初,以敢于直谏闻名。特别是担任右司谏的3年时间里,干了一件非常漂亮的事情:一纸弹劾让四个宰相同时丢官,震动朝野。

那是1038年的事情了。当年,各地灾害不断,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当朝宰相王随、陈尧佐和副宰相韩亿、石中立对这些灾害无动于衷,束手无策。

韩琦一怒之下,拍案而起,写了一道言辞激烈的《丞弼之任未得其人奏》,指责王随、陈尧佐、韩亿、石中立4位宰相庸碌无能、尸位素餐,表示宋朝八十年太平基业不能毁在这些庸臣手里。

宋仁宗看了韩琦的弹劾后,也非常生气,将王随、陈尧佐、韩亿、石中立全部罢免。这就是著名的“片纸落去四宰执”,比当年宋太祖赵匡胤一天罢免3个宰相还多1个。韩琦的大名不胫而走,天下闻名。

那一年,韩琦还未满30岁。

韩琦作为一名谏官,品级并不高,身份和地位与宰相相差甚远,他凭什么能够一口气扳倒4位宰相?这与宋朝独特的台谏制度有关。

在宋朝以前,御史大夫等负责弹劾百官,被称为台官;谏议大夫等负责讽谏君主,被称为谏官。到了宋朝,台谏合一,谏官也有了弹劾百官的权力。所以,韩琦有了与4位宰相叫板的底气。

韩琦为何要弹劾四位宰执呢?

当时天灾频繁,仁宗都引咎自省,以挽回天意。而作为首辅的王随等人,却不知反省自己的失误,反而认为过不在己而泰然处之、无动于衷。因此,韩琦便接连上疏揭发王随等四人的过失。

他的《丞弼之任未得其人奏》先是举古时的大禹、成汤,说明选好宰辅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接着,又历数王随等人缺乏长才远略、紊乱国家等失德非才之处,严正指出:“皇上您并没有任命合适的人来担任宰相”。

首辅王随性格褊躁,目光短浅,为相以来,不闻有长才远略治理国家,而且其迷信巫祝,遇事喜延纳僧道,贻诮中外,又援引亲旧,称病不朝,尸位素餐,影响极坏。

陈尧佐之子任左藏库,未经三司保奏,便私自给他升官。又因为年高患病,很少到任办事,时人讥诮他说:“中书翻为养病坊”

副相韩亿以权谋私,视朝廷要职如自家之物,随意更换。曾擅自将朝廷原授予其子韩综的判官一职,以不以资叙为由回让其另一个儿子韩纲。

另一副相石中立本以文章见长,并且因此得到提拔,但任副相以后,并未看到他在谋划国家大政方针上有什么特殊建树,相反倒因善说笑话为人们所熟知。

韩琦还从国家利益着想,告诉仁宗:“您用王随这样的人担任宰相,不仅会使国内形成驰慢之风;外寇听到皇上您用这些人担任丞相,也会轻视中国的。”希望仁宗不要将祖宗八十年之业坐付庸臣,任其恣意毁坏。

韩琦的奏疏,义正辞严,有理有据,情真意切。既代表众意,又未夹杂一丝一毫的私心,完全为社稷江山着想。

为使仁宗早下决心,也为表明自己的坦白襟怀,韩琦还提议将他的奏章在中书省进行公示,召集百官朝议讨论,以正其是非。文末更是表明若不信其言,认为自己是发于狂妄,甘受诛戮贬窜之罪。

最终,王随四人同日被罢。韩琦以自己不满30岁的不起眼的谏官身份竟然一下扳倒了宰辅四人,一鸣惊人。

如果韩琦不是朴忠正直、以国家利益为已任,那么他不会锲而不舍地和位高权重的中央大员为敌。无怪乎王曾也曾一反其从不轻易夸人的习惯,盛赞韩琦。“比年台谏官多为畏避为自安计,不则激发近名,如君固不负所职。谏臣宜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