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斜疝怎么治疗方法

1.0-1岁患儿的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由于1岁以内的腹股沟疝患儿有自愈的可能,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应用疝气带,松紧要得当,以包块儿不掉下来为准,越松越好,太紧则会影响孩子发育。也可以用软布包住一枚一元硬币,将包块压回腹腔,再用胶布固定。目的就是让包块不再突出。如果不知道如何操作可让疝专科医生协助指导。另外,孩子营养要均衡,尽量减少哭闹、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发生。平时要注意观察,小心孩子发生疝嵌顿,也就是包块卡住不能回缩,由于疼痛,孩子多伴有哭闹,如发生嵌顿需立刻就诊。

2、注射疗法:

疝内容物还纳入腹腔后,将石炭酸甘油、鱼肝油酸钠等硬化剂注入疝囊或疝囊颈的周围,造成组织黏连而致疝囊闭合。由于是盲打,不能准确将硬化剂注射至疝囊颈。该方法因复发率高达70%,且硬化剂极易造成输精管黏连导致孩子不育,危险性大,故不建议采用。

3、中医疗法:

中医认为腹股沟斜疝属中气不足,上气下陷,中药可通过舒肝气、散热止痛、提升中气而促进疝环闭合。但其疗效缺乏足够的对比资料支持,尚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小儿斜疝怎么治疗方法1

2.1-6岁患儿的治疗方法

1岁以后,患儿自愈的可能性基本消失,应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早期手术疗效好,不会对患儿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尽管儿童腹股沟疝较成人发生嵌顿的几率低,但是有关专家建议孩子六岁以前接受手术治疗。否则,不但会影响孩子睾丸的发育、身体发育,也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不良影响。自上世纪初以来,经腹股沟区疝囊高位结扎术被公认为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基本方法。

1、开刀疝囊高位结扎术: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发病原因是先天性腹膜鞘突未闭所致,因此一般仅行疝囊高位结扎就可以达到治疗目的。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切开腹外斜肌腱膜,高位结扎疝囊后重建外环,手术创伤较大, 术后局部肿胀、疼痛明显, 患儿通常需要平卧3—5天。对外环口较小的病例可取外环处小横切口、不切开腹外斜肌腱膜行疝囊高位结扎术,这些改进的方法保留了腹股沟管正常的解剖结构, 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

2、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

腹腔镜技术由于其具有独特的优势。

腹腔镜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世界公认的治疗小儿疝最好的方法是疝囊高位结扎术,即用丝线在疝环口将疝囊(即腹膜)结扎闭合,结扎处位置越高、距离疝环越近,效果越好。腹腔镜手术因其拥有自内向外的手术路径这一先天优势,结扎处肯定为最高位,故可取的满意的效果。

(2)腹腔镜视野下,对于腹股沟区精索、血管等组织的解剖结构显露得更加清楚,容易辨认,故大大降低了术中损伤精索、血管等副损伤的出现。

(3)腹腔镜一次手术,可同时探查双侧腹股沟区,且不会增加伤口,单侧手术和双侧手术均只需在腹壁上开2个0.5cm的小口,术后疤痕很小,是真正的微创手术。

(4)儿童腹股沟疝患者来就诊时是单侧疝,大约30%的单侧腹股沟疝患儿术中被证实为双侧腹股沟疝,只是一大一小。这样的患儿如果行传统手术,在术后1-3个月对侧则会出现腹股沟疝,到时需要再次全身麻醉,可能会对孩子发育造成影响。腹腔镜手术可同时探查对侧腹股沟区,不会遗漏较小的隐形疝。

(5)创伤小,患儿术后基本无明显疼痛,恢复快,术后4小时即可恢复饮食。

(6)术后并发症少,腹腔镜术后出现伤口感染、阴囊肿胀等并发症的几率要明显低于发放手术。

小儿斜疝怎么治疗方法2

3.7-18岁患儿的治疗方法

由于6岁以上腹股沟疝患儿多存在不同程度地腹横筋膜缺损,单纯结扎疝囊效果不佳,需要应用补片进行修补。聚丙烯补片由于不能随着身体的增长而增长,故不能应用于此阶段患儿。生物补片因其可吸收性成为首选。生物补片置入人体后,通过靶向治疗作用,加固患儿的腹股沟区,加固完成后,大约在术后7个月,被人体完全吸收,不会出现异物感。

小儿斜疝怎么治疗方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