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北宋在与辽国的战争中取得优势,为什么还签订了澶渊之盟?

说到澶渊之盟,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条约的签订与战争的走向有着很大的关系,通常是战争中的劣势方付出较大的代价换来和平或政治的稳定。但是在宋朝时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当时宋与辽的战争中宋朝已经取得了战争的优势,非但没有乘胜追击,反而接受了需要赔款的议和,那为什么在宋与辽国的战争中取得优势的情况下,还要接受辽国的议和呢?

优势已显,主和签约

公元1004年,辽国大军大举南下攻宋,战况不利前线告急,宋真宗在收到告急文书后,召集群臣开始商议对策,大臣们各抒己见,像是王钦若、陈尧叟等大臣畏辽如虎,主张弃都外出避难,宰相寇准极力主张宋真宗御驾亲征,提升士气。不得不说宋真宗绝对是一个好大喜功之人,这一点在他日后封禅就能看出来,因此结合当时的局势,天子亲征就成了最好的选择,于是听取了寇准的意见,决定亲征与辽决战。

据《宋史》记载:“矢中挞览额,挞览死,乃密奉书请盟……帝厌兵,欲羁縻不绝而已。”

萧太后的辽国大军虽然来势汹汹,但其实并未攻下多少城池,眼见重兵防守的城池进攻困难,萧太后决定避实就虚,直捣开封。双方大军在澶州交锋,宋真宗亲自来到澶州城鼓励将士,宋军见到天子亲自来临,士气大振。更有利于战争走向的是辽军主将萧达凛在前线被床子弩射中后当夜就死了,而且辽军一路长途跋涉,辽军的士气开始大减,在这种情况下,辽决定与宋议和,而宋真宗本身就怕辽,也同意了议和的请求。

经过谈判交涉,双方签订了合约称为《澶渊之盟》,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宋朝每年给辽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两国结为兄弟之国、双方互相贸易等等。可能说这个条约对都不愿意再进行大战的双方都有利,但是宋朝明明在取得优势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接受赔款的议和请求呢?

真宗惧战,力不从心

首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统治者宋真宗的懦弱,在宋太宗北伐辽失败后,宋朝对辽就从原来的进攻转为防守,对辽逐渐也产生了畏惧的心理,原本的宋真宗根本就不想与辽进行决战,但是又不能弃都逃跑背负骂名,所以在寇准等人“连哄带骗”的情况下决定亲征,身在前线自然也是心惊胆战,好不容易有了议和的机会自然是要议和。

当然宋朝此时内部的统治也不安稳,南方各地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不断,西夏也开始蠢蠢欲动,朝中的主和派与主战派明争暗斗,在这种情况下,宋真宗自然感觉到力不从心,说到底就是不想打了。而且由于长年的战争,武将的重要性与手中的权力开始增长,这对重文轻武的宋朝来说不是一个好的信号,武将一旦做大,也不利于宋朝的统治。

各持所需,互利共赢

战争是为政治所服务的,宋真宗或是此时宋朝的政治需求是什么?需求无非就是想求一个安稳和平,相比此时宋朝的收入情况来说,在付出少量代价的情况下换来和平也未尝不可。与此相反的是一场战争下来所消耗的钱财或许是每年“岁币”的数倍,就算是为了经济,肯定也要议和了。

而在与辽的多年战争中,宋朝都是输多胜少,这次侥幸能够占据优势,再打下去指不定还会出现什么情况,风险性太高,恰逢此时对方求和,自然是能和则和了,议和后换来了战争的结束,换来了双方关系近百年的发展,对于当时宋、辽的百姓而言,无疑不是一种理想的结果。

总体来说,此次议和签合约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宋朝虽然付出了岁币,但是宋朝生产力高,在后续的贸易中又把这个钱赚回来了,而且还收复了部分的失地。对于辽来说,此次战争已经取得了他们最想要的东西钱财,对双方来说,可以算是共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