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如果王忠嗣不死,安禄山还敢造反,还会爆发安史之乱吗?

每当一提起王忠嗣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知秀网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安史之乱作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其爆发原因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蕃将权力尾大不掉、玄宗过于宠信安禄山、杨国忠和安禄山互相猜疑致使安禄山不得不反等。但以唐朝经营百年的强大军事力量而言,一场叛乱为什么竟能持续八年之久?

这其实与一位唐朝名将的冤死有关。他是忠烈之后,能于千军万马中取敌将首级;他威震四方,镇守万里江山,令吐蕃、契丹、突厥闻风丧胆;可他却因心怀将士,不愿为了一城之利而让万千部下陷入不测,为此顶撞圣上,受到了唐玄宗的猜忌而蒙冤,最终被夺去兵权,郁郁而终。这位名将就是王忠嗣,其在职期间曾多次上书提醒玄宗小心安禄山,却不被理睬。如果这位大唐守护神仍在,安禄山必不敢造反。

王忠嗣原名王训,他出身于军旅家庭,其父亲王海宾也是一位征战沙场的骁将。王海宾在一次抗击吐蕃的战斗中立下大功,然而他的骁勇善战却遭到了其他将领的嫉妒。当他深陷吐蕃反扑而孤军奋战的时候,后方将领竟然见死不救,导致王海宾战死沙场。也许是出于愧疚,唐玄宗将年仅九岁的王训接到宫中抚养,赐名曰“忠嗣”。

虎父无犬子,王忠嗣的英勇更在其父之上,不仅深谙兵法还勇猛善战,身负血仇的他在与吐蕃作战时堪称悍不畏死。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为人品格高尚,仁德宽厚,在军队中有极高的威望,被尊称为“儒将”。但正是他在军队中显赫的威名和地位,为他之后与唐玄宗的不和埋下了嫌隙。

在王忠嗣的军事生涯中,西征吐蕃,北平突厥,与奚怒皆三战桑乾河,立下了赫赫战功。唐玄宗也对他颇为倚重,让他执掌四方将印,兼任朔方、河西、陇右、河东四镇节度使。拥有这样大的军权,在整个唐朝都是无人能出其右的。

可惜的是,纵然王忠嗣忠心无二,皇上还是渐渐生出了不满。开元中期后,唐玄宗变得好大喜功了。他对内急征暴敛,对外穷兵黩武,一心想发动对外战争,为此不断向边防将领施压,对王忠嗣也不例外。但王忠嗣作为一名征战多年的武将,反而注重持重安边,并不追求建功立业。

他秉持的理念与唐玄宗相反,不愿意倾尽国家的力量来争夺功名,想安稳地镇守边疆,与民休息。但此时的唐玄宗满脑子都是吞并四夷,做真正的天下之主,二者的矛盾在“石堡城事件”中激化了。

石堡城是被吐蕃侵占的边陲重镇,城池易守难攻,形势险固。唐玄宗一门心思要收复石堡,以振大唐之威。可偏偏委以重任的王忠嗣唱起了反调,他认为强攻石堡城根本得不偿失,这将是一场惨烈的消耗战,得不到此城对国家没有害处,胜了也不会对局势产生什么影响。为了占领一座城池而付出数万将士的生命,他宁愿不要这胜利。

这番话可以说把王忠嗣“儒将”风采展现得彻底。其实作为统筹全军的将帅,只要有仗可打,能打胜仗,前线战死多少士兵都是国家兜底,他只需坐享功劳就好了。明明遵循圣旨是一举两得的事,他却为此和玄宗闹翻脸,拒不出战。后来果真如王忠嗣所料,他培养的将领哥舒翰攻打石堡城付出了数万人代价,却只俘获了数百吐蕃守军。

石堡城事件使唐玄宗对他失去了信任,河东节度使职位被交给了善于阿谀的安禄山。祸不单行,李林甫、董延光等奸臣也趁此机会落井下石,诬陷王忠嗣与忠王李亨有篡立之心,“早与忠王同养宫中,我欲尊奉太子”。唐朝有边将入相的传统,身为宰相的李林甫长期以来深深忌惮王忠嗣的功名,早就欲除掉这个封疆大吏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在小人的构陷下,唐玄宗怒不可遏,将王忠嗣交予三司会审,一代名将几陷极刑。还好哥舒翰拼死力保,以官爵赎罪,王忠嗣才免去了冤死的命运,被贬为汉阳太守。但即使是这样,这位戍边多年的将领依然一蹶不振,年仅四十五岁就抑郁而亡。

王忠嗣离任后,充任河西、陇右节度使的哥舒翰、安思顺虽然也战功累累,但其军事才能与个人威望都无法与王忠嗣匹敌。更糟糕的是,作为都城屏障的这两人向来不和。安史之乱爆发后,哥舒翰竟然不顾大局诬陷安思顺与安禄山私通,导致安思顺含冤而死。之后哥舒翰又与杨国忠交恶,相互牵制,更是在灵宝战役中轻敌冒进,葬送了二十万军队,潼关因此失守。

可以看出,没有了王忠嗣这名统帅的压制,唐军将领谁都不服谁,比如李光弼、郭子仪都是元勋,难以相互统属,诺大的军队直接不置元帅,而让宦官任“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来监军。这样的一盘散沙,难怪唐军在兵力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平叛过程中却一再溃败。安史之乱就这样持续了八年之久,祸国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