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作为明朝开国名将李文忠的儿子 李景隆投降之后的结局是什么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景隆结局,接下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欣赏。
李景隆是典型的“将二代”,并且是权势极大的那种,他的父亲是明朝开国名将李文忠。
李文忠是何许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亲外甥,青年丧母,跟随父亲饱受战乱之苦,最终在滁州见到朱元璋,十分讨朱元璋喜欢,于是将他收为养子。
在朱元璋推翻暴元建立明朝过程中,李文忠立下赫赫战功,深受朱元璋信任,经常派他作为监军参与军事行动。李文忠被朱元璋封为曹国公,荣宠无比,然而公元1384年,李文忠早早去世,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悲怆至极。
李文忠虽然是朱元璋的外甥,但他能够获得如此高的地位是靠自己拼出来的,这也是朱元璋强调的。
在《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朱元璋在大肆封赏功臣时,专门概括李文忠的功劳,在朱元璋眼里,李文忠将元朝太子驱赶到漠北深处,并且将元朝的皇室子孙以及妃嫔俘虏,缴获珠宝无数,这是最大的功劳。
就是这样一位让朱元璋宠信的养子却不幸早亡,两年后,明太祖朱元璋诏令李景隆承袭李文忠的曹国公爵位,这其中有朱元璋对李文忠的怀念情感。
李景隆作为李文忠的长子,是名副其实的将门之后,李景隆的人生起点要比绝大多数人都高。根据明史记载,李景隆此人眉清目秀,身高非常有优势,并且擅长读书精通历史典故,在大场合举止得当,朱元璋对李景隆非常满意,经常忍不住要多看他两眼。
公元1392年,对于朱元璋来说是悲痛的,这年他最爱的长子朱标去世,本来是板上钉钉的皇位继承人,但是朱元璋注定要经历晚年丧子之痛,朱元璋因对朱标的爱而冲昏了头脑,竟然选择隔代传递皇位,将皇长孙朱允炆立为太子。
同样也是1392年,李景隆接到朱元璋的圣旨,将其提拔为太子太傅,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李景隆成为朱允炆的势力。
李景隆按照朱元璋的旨意,在西北边疆地区驻扎长达五年,一直为大明王朝守卫边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李景隆的信任,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并且这一去就是五年之久。
1398年,朱元璋自知人命有时尽,于是诏令李景隆从边疆回到朝廷复命,其实在这种情形下的人事调动是非常敏感的,同时导向也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李景隆将会作为辅佐新皇帝朱允炆,帮助其稳定朝政,实现王权的顺利过渡。
朱允炆以皇孙的身份登上皇位,此时建文帝面对着严峻的局势,因为朱元璋的众多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叔叔们都手握兵权,对“晚辈皇帝”形成巨大的威胁压迫,这让建文帝寝食难安。
于是,在登基不久后,建文帝开始进行削藩,目的就是减少甚至消除众位叔叔的势力,皇位尚且不稳,一系列仓促之举导致矛盾不断激化,这恰好给了朱棣借口。
朱标活着的时候,朱棣对皇位的觊觎之心还不敢有非分之想,但是面对弱小的侄子,朱棣渴望皇帝宝座的野心日渐明显。最终,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反,叔叔与侄子的对决正式拉开帷幕,而李景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要理一理人物关系,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而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朱棣和李文忠两人作为表兄弟年纪相仿,自小关系颇为密切,所以按照血缘关系来说,李景隆是朱棣的表侄。
在朱棣起兵后,建文帝第一时间派出的是大将耿炳文,并没有让李景隆作为军事统帅率先出战,其中可能也是考虑到李景隆和朱棣之间可能存在的私人感情。
让建文帝没想到的是,耿炳文率领官军在真定之战中惨败,此时朝中的大将已经远不如当年徐达等人,因此李景隆被任命为镇压朱棣的军事统帅。
为了表示对李景隆的信任,同时也是增加他的忠诚度,建文帝特地赋予他更多的军事灵活权,可以根据战场情况相机决断,大有一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意思。
在整个靖难之役决斗中,没有任何一方拥有必胜的把握,甚至说胜利的天平在不断左右摇晃。朱棣决定孤注一掷,将朱高炽留下驻守北平,自己则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北上,这是一招险棋,朱棣心里也没底。
很快,朱棣的行动就被李景隆的密探获得,一个战术计划迅速在脑海中形成,那就是围困北京却不破城,迫使朱棣率军回援,到时候抓住机会以逸待劳与朱棣决战。
李景隆的计划与历史上的围魏救赵很相似,不愧是精通古代典故。但是李景隆也有失算的时候,首先是在郑村坝之战中没有预料到白河会突然结冰,导致朱棣率军快速掩杀李景隆,死伤惨重。
其次是没有预料到寒冷天气对自己军队的影响,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将都城定在南京,李景隆所率领的大部分士兵都是来自相对更为暖和的南方。
突然遇到北方寒冷天气后,军队战斗力直线下降,据史书记载冻死冻伤的士兵不计其数,并且当遇到敌人时连兵器都拿不起来。这让李景隆的部队瞬间陷入被动局面,好在李景隆当机立断,抛弃辎重全速撤退至德州驻扎修整。
一直到次年四月,天气已经转暖,李景隆再次统兵出征,这次在白沟河这个地方将朱棣打得屁滚尿流,明成祖朱棣仅仅带着三个人侥幸逃脱,这件事后来被明成祖描述成自己英勇断后的事迹,留名青史。
朱棣自然也没这么脆弱,次日就卷土重来,没想到李景隆竟然稳步推进,丝毫不给朱棣机会,大败朱棣军队的同时几乎将朱棣活捉。
战场上局势瞬间万变,就在朱棣绝望之际,突然发现李景隆的帅旗倒了,原来是不知何处来的一阵妖风将李景隆的帅旗刮断。帅旗在古代战场上是灵魂一般地存在,因为行军布阵都是根据旗语进行的。
当李景隆的士兵看到后,认为主帅出现什么意外,因此军心涣散阵型紊乱,被朱棣抓住机会,战场局势瞬间逆转,李景隆甚至连御赐的斧钺都时间带走。
李景隆在战场上为江山社稷出生入死,战场失利的消息传到朝堂上,以黄子澄为首的文臣开始弹劾李景隆,纷纷指责李景隆心怀不轨,不愿战场直面朱棣叛军。
其实黄子澄有自己的私心,当初是他强烈推荐李景隆作为军事统帅的,但是在李景隆打败仗后,黄子澄最初劝谏李景隆隐瞒不报,但是最终兵败如山倒,黄子澄先发制人,以莫须有的罪名立即与李景隆划清界限,保住自己的地位。
建文帝的所作所为让李景隆感到寒心,虽然后来建文帝幡然醒悟,决定派李景隆作为代表前去与朱棣讲和,但是在李景隆心中对建文帝已经彻底失去信心。
与此同时,朱棣的使者也悄悄找到李景隆,表达了朱棣想要招降李景隆的意思,在使者的劝说下,李景隆决定站在朱棣一方。既然是投降,自然要有进身之姿,李景隆为朱棣打开南京城门,就这样,朱棣不费兵卒就进入南京城。
明成祖朱棣开始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而李景隆则是位居功臣榜第一名,但这只是昙花一现,是朱棣帝王权术的短暂过程。
朱棣对李景隆的宠信抬举实际上有点今天“捧杀”的意思,在朝廷议事时,李景隆是位居首位,这样至高的荣耀引来很多人的不服气。
永乐二年,也就是李景隆受宠招摇的第二个年头,朱棣的弟弟联合朝中多位权势大臣集体弹劾李景隆,李景隆被削爵囚禁,亲属也全部被禁足。
后来,明成祖朱棣将京城迁至北京,而李景隆也被安排随行,主要目的是防范李景隆在南京的势力出来闹事。李景隆的余生基本都是在软禁中度过的,虽然他的家人也都想尽办法营救,但都无济于事,最终死在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