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你知道是谁吗?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朱翊钧被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十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对于明神宗朱翊钧来说,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明神宗在位之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朝政,张居正实行了一系列变革措施,明朝国力有很大的发展,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这也可以说是明朝历史上最后的中兴局面了。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八年(1592年—1600年)间,明神宗朱翊钧主持了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明朝疆土,但也耗费了大量银两。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去世,享年五十八岁,庙号神宗,葬于十三陵之定陵。
一
具体来说,根据《明史》等史料的记载,嘉靖四十二年八月十七日(1563年9月4日),朱翊钧出生在裕王府,是明穆宗朱载坖的第三子。隆庆二年(1568年)三月十一日,因其成为了其父子嗣中最为年长的,故朱翊钧被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二十二日,明穆宗病危,三天后内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被召入宫中。五月二十六日,明穆宗即崩于乾清宫。六月初十,皇太子朱翊钧正式即位,次年改元万历。由此,对于明神宗朱翊钧来说,即位的时候只有10岁,这自然是比较年幼的。当然,比较幸运的是,明穆宗为万历皇帝留下了张居正等贤臣。而就万历皇帝来说,虽然当时比较年幼,却能够明辨是非,能够放心将大权交给张居正,这为“万历中兴”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张居正为内阁首辅以后,朱翊钧将内廷的事务托给冯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对于明神宗朱翊钧来说,全力支持张居正,合力进行变革。众所周知,对于古代历史上的变法,往往都会遇到不小的阻力,这需要君主的全力支持。比如商鞅变法的推行,就离不开秦孝公的支持。现在,对于明神宗朱翊钧来说,自然成为了张居正的后盾。
对于张居正的变法,始于万历元年(1573年),至万历十年(1582年)基本结束。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张居正的变法促使明朝上下焕然一新,其国力更是得到了恢复和增长。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一代名臣张居正病逝,朱翊钧从此开始亲政。
二
朱翊钧亲政后,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宁夏之役自1592年(万历二十年)二月十八日延至九月十八日。朝鲜之役第一回冲突自1592延至1593年(万历二十至二十一年);第二回冲突自1597延至1598年(万历二十五至二十六年)。播州之役自1599延至1600年(万历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三场战争虽然都取得了胜利,达到了巩固了明朝边疆稳定,使大明王朝免受倭寇的侵略的最终目的。可是这三场战争也严重消耗了明朝的人力和物力,成为明朝后期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万历十四年(1586年)十一月,朱翊钧开始沉湎于酒色之中,身体虚弱,每况愈下。因此,朱翊钧在位中后期,几乎很少上朝,乃至于有了万历28年不上朝的说法。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万历皇帝不上朝,并不意味着他停止处理明朝的朝政。根据《明史》等史料的记载,万历皇帝处理朝政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谕旨的形式向下面传递。“万历三大征”中边境大事的处理,都是通过谕旨的形式,而不是大臣们所希望的“召对”形式。在万历三大征结束之后,朱翊钧对于大臣们的奏章的批复,似乎更不感兴趣了。从这一角度来看,朱翊钧显然不是一位勤政的皇帝,这和朱元璋、朱棣等明朝历史上的皇帝,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
三
因为万历长期懈怠朝政,这导致出现了太子之争等问题。因立太子之事,朱翊钧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相对于之前的嘉靖皇帝,万历皇帝可谓走向了极端,或者说是更加任性了。万历十七年(1589年),朱翊钧不再接见朝臣,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万历中期后虽然不上朝,但是不上朝之后并没有宦官之乱,也没有外戚干预朝政的情况,也没有严嵩这样的奸臣,朝内大臣的争斗也有所控制。所以,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万历虽然忽略一般的朝廷事务,还是关心天下大事,并透过一定的方式控制朝局。
从万历皇帝一生行事上看,他的性格中具有相当浓厚的艺术气质,敏感而易受伤害,偏颇而容易伤感,感情用事而意志薄弱。显而易见,这种性格类型的人做起皇帝来,尤其是做大明帝国后期的皇帝,恐怕会相当痛苦。进一步来说,艺术家的品格与皇帝需要的品格,即便不是背道而驰,也实在相去甚远。皇帝所要面对的人与事太具体,太缺少美感,太需要理性、谋略、钢铁般的意志和手腕。而这,应该也是万历皇帝不愿意面对复杂朝政的原因之一。
四
最后,就在朱翊钧宗晏处深宫,“万事不理”,导致从内廷到外廷闹得不可开交之际,辽东后金迅速崛起,不断向明军发动进攻。到了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初一日,后金正式建立,终于成为明朝的主要威胁。自此明朝辽东的形势也随之每况愈下。加上明神宗用人不当,明军屡屡败北。特别是万历发动的萨尔浒之战,更是让明朝损失惨重。
萨尔浒之战是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间,在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大败明军四路进攻的反击战,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在这场战役中,努尔哈赤集中兵力进攻一路,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5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5万人,缴获大量物资,明军除行动迟缓的李如柏一路败退幸存外,其余几路被后金全歼。萨尔浒大战以后金全取胜、明朝大败而结束。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三月,朱翊钧因辽东惨败,朝政困扰,终于病重不起。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在弘德殿去世,终年五十八岁。由此,对于10岁即位,58岁去世的万历皇帝,在位时间长达48年,从而成为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纵观万历皇帝的一生,有功有过,也即朱翊钧不是平庸之辈,却也不是励精图治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