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儒家思想的兴衰取决于什么?为什么墨家一直在走下坡路?

你知道儒家和墨家吗?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儒家思想是治世经典,在盛世中饱受称誉,乱世中饱经诟病,可以说儒学兴在治世,衰在乱世。而墨家未曾有过大兴,因而也谈不上衰败 ,但其学说却并未在民间断绝。

春秋乱世,封国之间混战不休。孔子创立儒学,广收弟子三千,传道授业,享有极高的赞誉,但是儒学却没能迎合争霸统一的历史趋势。也就是说儒家思想过于倡导“仁”“爱”,这是只有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才有可行性的治国安民的手段。

秦国奉行以法治国,革除旧弊,提高耕战能力,得以迅速强大。这是法家“法、术、势”的优点,是强国利器,因而法家得以在诸子百家之中脱颖而出。而儒学没有这样的能力,儒学的特点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因此,兴儒学就需要足够的时间与稳定的社会环境,而乱世赋予不了儒学兴盛的空间。

纵观儒学的兴衰似乎总有这样的规律:秦始皇实现了大一统,但是社会并不安定,二世而亡,短短几十年的统治中社会动荡,儒学也遭受了灭顶之灾。

汉朝是我国历史上国运长久,国力强盛的王朝,在这期间董仲舒横空出世改良儒学,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官方思想,而儒学又与选官挂钩,也大大促使了儒学在民间的兴盛。在汉朝四百余年的统治中儒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针对儒学的研究越来越精细化,儒学中也逐渐分出了不同派系:即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这些都是儒学兴盛的表现。

所谓盛极而衰是不变的真理。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末年天下分合三百余年,这期间儒学衰落,尤其是两晋时期,大批名士反对名教。乱世动荡,人命如草芥,生活如苦海,而五胡乱华,更是几乎杀尽了中原人。在这样的乱世中,儒学一不能快速强国,二不能巩固思想,三不能给人民以安慰。而佛老思想则不同,乱世兴佛老!佛老思想给人以精神慰藉及美好幻想,成为人民苦难生活中活下去的一盏明灯。

及至隋朝统一,首创科举制度,其考试参考书籍大部分出自儒家典籍,至此“三教合归儒”。为什么是合归儒?而不是归佛归道?这就要归功于儒家思想的治世作用了。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与忠君爱国,道教虽脱胎于道家,但却讲求长生不死,白日飞升,而佛教,小乘讲究得证阿罗汉果,大乘讲究成佛,注重于避世修行,自我超脱。佛教如果大昌事实上对社会经济来说弊大于利。因此,综合比较儒学是最好的选择。

隋二世而亡,但短短十几年唐朝便实现再次统一,随后便开启了繁盛的唐王朝。科举制度更加完善,甚至开启“殿试”,这愈加鼓舞了天下的读书人,人人读圣贤书,人人梦想科考做官,人人以读书为荣,儒学大兴。这再一次体现了儒学的春风化雨。

安史之乱后,宦官乱权,藩镇割据,统治者崇信佛老思想,在这样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儒学再度衰微,直接表现是人人耻师,既耻于求师又耻于为师。

儒学一直在谋求复兴,先有韩愈“古文运动”后有“程朱理学”。

宋朝虽然并未实现大一统,但宋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学昌盛,这也为儒学的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朱熹代表的儒学在明朝成为思想正统,并影响深远,这也是儒学的兴盛之世。而王阳明的“心学”在民间影响深广,也可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兴盛。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稳定的社会环境。

儒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已在民间官府拥有深厚的根基。及至清朝,少数民族坐天下,满清贵族也不得不推崇儒学,以此广收天下士子之心,来稳固国家的统治。

儒学沿袭千年,是历代王朝统治思想的利器,似乎成为封建的代名词。因而在民国时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儒学第一个被拖出来吊打。

及至新中国成立,祖国繁荣富强,以儒学为代表的国学又重新复兴,并掀起一股热潮,而孔子也成为中国的文化代表走向世界。

因而我觉得儒家思想的兴衰取决于盛世乱世,乱世则批其糟粕,而盛世则承其精华。

再来说墨家。墨家创始于战国时期,其创始之初是为了“非儒”,也就是专门和儒家作对。

墨家一直在走下坡路,可以说其最兴盛的时期就应当是在创始之初。而且墨子之后再无墨家圣人。

说起墨家兴衰的根源,我认为在于墨家思想本身的局限性。

墨家兴起是因为其反对孔子的阶级思想、贵族统治,因此,在乱世之中墨子得以聚积起一批平民志士,迅速发展,成为与儒学并而立之的显学。

但其衰败也正是因此,墨家的“天志”“明鬼”思想过于迂腐陈旧,而“兼爱”的政治主张并不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再往深追究,墨家思想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墨子的后学者没能完善墨子的学说,没能及时修补逻辑漏洞。

论霸道不如法家,论王道不如儒家,因此墨家的命运可以想见。墨家的一世而衰更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墨家虽不能跻身正统,但墨家的侠义思想却流传了下来。侠客的一诺必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侠义之辈,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肥沃的思想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