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黄巢的一生写过三首诗,当时的背景是怎样的?

下面由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黄巢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在科考落榜之后,写下的咏菊诗。

旁人也写菊花,但大多描写其凌风傲寒,独立疏篱的风骨,抒发清介、隐逸与淡然的情志。

唯有黄巢别出心裁,将菊花赋予了杀气。

诗为心声,文如其人,黄巢其人也如同这首《不第后赋菊》一样,凛然、激愤,饱含豪情与戾气。

01一介书生

黄巢从小就爱菊花,旁的花要么太俗艳,要么没风骨,要么太娇柔,要么易催折,总之难以入他的眼。有人说:这世上还有梅花哩,你怎么不爱?

黄巢笑了:梅花又少了些狂傲!

他眼里的菊花总是带着一股睥睨天下的傲气。而他对于菊花的非同一般的青睐也在很小的时候就已显露了。

唐代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的风俗。这一天黄家大宅里的菊花全数盛开,黄巢的爷爷摆下家宴,邀请亲友子侄赴宴赏花。

酒过三巡,众人愈发兴浓。老爷子一时兴起,提议大伙儿以菊花入诗。

诗行至黄巢爷爷处,老爷子打了磕巴,一时踌躇起来。黄巢坐在旁边,等得心急,就代答道:"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

众人轰然叫好,赞他才高。黄巢的父亲却很是惶恐,斥责道:"这赫黄衣是老天赐给皇帝的,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竖子,尽会胡言乱语。"

说着就要动手管教他。老爷子连忙阻拦:"就罚他重作一首吧。"

黄巢脆生唱诺,放眼四顾,百花开败,蜂蝶退避,瑟瑟西风中黄花寂寞,他不免生出不平之气。

心头微动,他吟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众人觉得不可思议,既为他的才华,也为他的气度。要知道,这时的黄巢才不过五岁而已。自此,家人将黄巢目为天才,愈加尽心培养。

黄家贩盐为生,几代积累,成了曹州里有名的大户,颇有些资财。当时唐末乱世,藩镇割据,流寇横生。

黄巢虽想当官,却也很喜欢和这些亡命徒凑在一起。这和他本人的性格有关,也和他的"家族产业"有关。和这些人结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他家的贩盐营生。

贩盐时他最重要的合作者就是同为富家子弟的王仙芝与尚军长,这使他们之间累积了足够的信任与情感,为他们日后的起义埋下了伏笔。

咸通九年,黄巢奔赴长安科考,但依旧落榜了。官场舞弊,科考黑暗,历经几次落榜的洗礼,他已经彻底对大唐失望了。

返回山东的路途中,他想了很多,官场如此腐败,想要科举入仕是没有希望了。但他不甘心这一生就此平庸下去,他暗下决心:"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02起义领袖

唐末朝纲混乱,生灵涂炭,更是因连年战争造成了国库空虚。统治者为填补漏洞,开始疯狂地剥削百姓,甚至于,农民家中有一棵枣树,或是一束青菜,都要纳税。

老百姓纳不起税,地主们就趁机侵占土地,无数农民倾家荡产,流离失所。

基于此等现实,王仙芝得以在短时间之内,啸聚三千义军。公元875年5月,王仙芝率众在长垣发动起义,号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

黄巢听闻之后,也迅速在曹州召集了千余义军响应。他们发文布告,谴责朝廷官吏贪暴,租税苛重,刑罚不公。老百姓们风闻而从,仅仅几个月,义军就已发展到几万人。

其后,他们一举攻陷了曹、濮二州,把节度使薛崇的队伍打得丢盔弃甲。

民间悄然流行起了一句童谣:"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金色蛤蟆"代指黄姓农民,而曹州则是黄巢的故乡,一时间天下人都知道了一件事——

了不得!有一个叫黄巢的造反了!

义军在河南、山东两地壮大,同唐军多次交战,声势凶猛。第二年就攻陷了汝州,俘虏了汝州刺史,东都洛阳为此震动。

朝廷使人从中活动,承诺王仙芝只要他停战,便给他高官厚禄。随即,朝廷即下发敕告,授予王仙芝左神策军押牙监察御史的职位。

王仙芝很得意,黄巢很生气:"当初咱们立下誓约,共同横行天下,现今你自己得了左军史的职位就要抛下我们,你把当初共襄义举的五千个兄弟放在何处?"

大家听到黄巢这么说也觉得很火大:"怎么大家一起打天下,而今就你能当官,那我们岂不是反了个寂寞?"

于是,在黄巢暴揍王仙芝的时候,他们看天看地看风景,就是不看在地上翻滚的那俩货。

王仙芝也很心虚,他太清楚自己的价值所在了。朝廷招降他无非是看在他是义军头领的份上。若是犯了众怒,大家罢免了他,那他可真是玩脱了手,到时候别说是一官半职了,很可能性命不保啊。

于是,他既没敢受封,也没敢追究黄巢。

但黄巢却觉得两个人价值观不一样,最重要的是他把老大哥给打了,这以后得多尴尬,俩人迟早得闹崩,于是,他索性借机自领一军,和王仙芝分道了。

03自立为王

黄巢走后,王仙芝在投降的路上越走越远。他知道自己的杂牌军真要和唐军真刀真枪地打的话,一定撑不了几个回合。

况且,王仙芝本身是富家子弟出身,他当初起义本来也就是顺势而为,为自己谋个前程罢了。因此他虽然引领了农民起义,但他的志向却不是为苍生谋福祉。他只是想利用起义来乞官罢了。

思来想去,他就制定了这样一套行军策略——敌来我跑,敌走我骚扰。大唐的军官们都要烦死他这副癞蛤蟆一样的无赖嘴脸了。

877年,唐僖宗下了一道诏书,大概意思是:"贼寇王仙芝啊,朕知道你的用心,高官厚禄统统都有,你赶紧受降,回来给朕做忠臣来吧。"

唐朝大将宋威早就看破了王仙芝的那点小心思,知道他中看不中用。因此,他虽然接到了诏书,却并不打算招降叛军。

宋威诱降王仙芝,王仙芝派尚君长前去接洽,坑死了这位早年的伙伴。

这次受降又引起了非议,义军内部人心涣散,斗志全无,终于在黄梅战败,王仙芝也被唐军打死了。

残军在尚让的带领下,投奔了黄巢。黄巢成为名正言顺的义军之王,号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改元王霸,开始设置官属,正式筹建革命根据地。

黄巢有多狂?看他的称号就知道了。王仙芝好歹还卖了老天爷一个面子,称自己是"天补"的将军,黄巢却压根儿不鸟老天爷,直接自封"冲天"将军。

黄巢比王仙芝聪明多了,对抗朝廷的时候他更善用"巧劲儿"。当时统治者与各地守将之间存在矛盾,黄巢看准这一点,带领义军四处放枪,打官服,杀豪绅,搅扰得朝廷焦头烂额。

朝廷又使出了杀手锏,招降黄巢,答应给他率府率的官衔。有王仙芝的例子在前,黄巢能信他们才怪。

他率军一路南下,攻陷广州,随即横扫东南。当时,东南地区是财政重镇,东南地区的失守,使唐朝财政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义军在广州休整了一段时间,随即开始北伐。黄巢想:"你朝廷不是总想收编我么,现在我也收编收编你。"

北伐路上,黄巢一边打仗,一边发布告示讨伐唐政府的贪污腐败、剥削压迫,同时晓谕百姓部众:"禁刺史殖财产,县令犯脏者族。"最后,他又对着唐朝统治者喊话:"你们赶快投降吧,我给你们准备好奖赏了。"

义军一路北上,歼灭唐军十多万人,也经历了一些打击,遭受了伏击、诱降与背叛,但是义军的规模依旧扩大了。甚至于一度达到了六十余万人。

当起义军开进长安的时候,"兵甲如流,辎重塞涂,千里络绎不绝。"可以说这个时期的黄巢军颇有点儿"富得流油"的意思了。

听闻义军兵临城下,长安百姓不仅不慌,反而挺高兴。这就得夸夸尚让了,他的"义军形象宣传"做得不错——"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汝李氏不爱汝曹,汝但安居勿恐。"

啥意思呢?黄巢也是农民出身,咱们是一个阶级的,是真正的兄弟姐妹,李唐就不行了,他们是统治阶级,是剥削者,他不爱百姓,我们爱百姓啊!你们别害怕,安心等着我们来解救你们。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老百姓本来就憎恨黑暗的统治,又总是听说义军给穷人送东西的事迹,心中抱着"黄巢来了不纳粮"的美好期盼,哪里还能燃起抵抗之情?

进入长安之前,黄巢还对各地守将发了个文告:"各宜守垒,勿犯吾锋,吾将入东都,即至东邑,自欲问罪,无预众人。"

这是我和皇帝之间的事啊,我去找他问罪去了,跟你们各地的守将没关系啊,你们都别插手!这简直是赤裸裸地离间,并在无形之中将自己抬到了与皇帝齐平的位置。

04血洗长安

881年1月16日,黄巢入主长安,并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大齐,改年号为金统。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他做到了,如今的长安成了他的天下。

此时的黄巢志得意满,辛苦革命了这么多年,如今他要好好地享受一下,至于流亡的唐朝政权,他也懒得理会。他心中蔑视,忍不住轻叱:"一群跳梁小丑罢了,我今日能驱逐你们,明日也能轻易地歼灭你们!"

他自己钻进深宫之中享乐,士兵们则满街游荡,四处扰民。有儒生写诗讽刺他,他多查探不得之后竟然诛杀了3000无辜儒生。

几个月后,出现粮荒,长安城陷入了内乱。

一小股唐军趁机攻城,黄巢惊惧心虚之下,带着少数随从撤出长安城,定惊之后发现唐军人数不多,足以应对之后,他又率军攻回长安城。

唐军被歼灭,但这不足以平息黄巢的愤怒。他对当初欢迎唐军的百姓们怀恨已久,于是,下达了屠城的命令。

起义军逢人便杀,闹市成为废墟,八万男丁被屠戮殆尽,余下的老百姓非死即逃,长安城人烟断绝。

不久之后,唐僖宗号召多位节度使,又联合了沙陀骑兵反扑长安。

883年,经过激烈的战争,黄巢被迫撤出长安。对于长安他始终抱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愤恨,于是在撤退之时,他下令放火,将长安城烧为白地。

黄巢的队伍不可逆地走向了穷途末路。起义军出现了粮草不继的情况。黄巢又下达了吃人的命令。

这是真正的吃人!不论男女,不论老幼,他们被捣成肉酱,充当吃食。根据保守估计,在黄巢攻打陈州的这段时间内,大约有30万百姓被吃掉了。

与此同时,起义军内部出现严重分化,投降派与抗争派争斗不休,军心动摇,部分将领叛变。

884年,黄巢被逼迫至泰山狼虎谷,突围无望之下,挥刀自刎。

至此,这段历时十年的黄巢起义告一段落。

05后记

其实,黄巢之死尚有疑义,很多人都认为他并没有战死疆场,而是在逃脱之后剃度出家了。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杆看落晖。"

据传这首《自题像》就是黄巢晚年所作。一代枭雄终为僧侣,金戈铁马随风而逝。在看穿了荣华与功名之后,他最终归于平淡,那些少年戾气也终究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