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八王之乱有何影响?

说到八王之乱,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八王之乱”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其直接导致了西晋的亡国及之后三百年的动乱,然而由于参与人数过多,想要理清这段历史并不容易。个人认为,其实只要搞清楚了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等八王的出场顺序,对于这场内乱的过程便不难理解了。

司马炎分封宗室埋下隐患,选错继承人和儿媳引发祸端

晋武帝司马炎篡魏建晋之后,他认为曹魏之所以灭亡,主要便是源于皇族宗室权力削弱太过厉害,导致皇族没有足够自保之力。于是,为了对抗势力强大的士族,司马炎大封宗室,先后分封二十七位宗室为王,然而这一政策,却为此后“八王之乱”埋下了隐患。

分封宗室之后,为了加强宗室屏障,他便不断扩大宗室藩王权力,先是允许其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后又于咸宁二年(277年)给予了其一定军权,规定“邑二万户为大国,兵五千人;邑万户为次国,兵三千人;五千户为小国,兵千五百人”,同时又削弱地方势力,下令“悉去州郡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结果就此打破地方势力平衡。

宗室权力过大,虽然埋下了隐患,但只要中央朝廷足够强盛,那么国家的稳定也并非不能持久,可惜的是晋武帝司马炎挑选的继承人和未来皇后,彻底浇灭了他的愿望。司马炎明知儿子智力不足,仍然立其为储君,更是为其娶了个善妒爱权的悍妇贾南风,而“八王之乱”的导火索,正是贾南风点燃的。

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重病之际,本想以汝南王司马亮和外戚杨骏(皇后杨芷之父)共同辅政,后在杨芷劝说下改由杨骏单独辅政。晋武帝司马炎病逝后,司马亮担心杨骏对自己不利,逃往许昌,杨骏一时位极人臣。

贾南风联合宗室诛杀杨骏,司马亮、司马玮先后被害

贾南风因与杨芷本有旧怨,又见杨骏独揽大权而心生不满,遂派人与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暗中联络,要两人带兵进京,共同讨伐杨骏。于是,司马玮从荆州带兵进入洛阳,司马亮却按兵不动。

元康元年(291年)三月,贾南风怂恿晋惠帝司马衷下诏,宣称杨骏谋反,并要楚王司马玮率兵保卫皇宫,围攻杨骏府第,结果杨骏在府中被杀,之后卫将军杨珧、太子太保杨济等随即被捕,夷灭三族。已经晋升太后的杨芷,随即也被废为庶人,囚禁于金墉城,于次年活活饿死。

杨骏被杀之后,朝中大权由汝南王司马亮和卫瓘共同执掌,司马玮则被任命为卫将军兼领北军中侯。司马亮因畏惧司马玮而意图夺其兵权,两人开始生怨,贾南风为了独揽大权,则利用两人矛盾,于同年六月以晋惠帝名义下密诏要楚王司马玮诛杀汝南王司马亮为卫瓘。

贾南风借司马玮之手杀死司马亮和卫瓘后,又用张华之计诬陷司马玮伪造手诏,其部下听闻后四散而逃,司马玮束手就擒,后以害死司马亮、卫瓘为名被杀。司马亮、司马玮被杀后,贾南风不断培植扩大势力,开始独揽朝政大权。

贾南风谋害太子引发内乱,司马伦借机铲除贾南风

晋惠帝司马衷虽然智力不足,但太子司马遹却颇有才智,贾南风由于自己膝下无子,又眼看一天天长大的太子与自己越来越不和,为了达到长期执掌朝政的目的,贾南风开始意图谋害太子司马遹。

元康九年(299年),贾南风找人将太子灌醉,让太子照抄一篇让晋惠帝退位的文章,因太子酒醉未能抄写完成,又亲自模仿其笔迹抄写,然后呈送晋惠帝。晋惠帝看后便要下令处死太子,虽因张华劝阻未能如愿,但还是蛊惑晋惠帝先将太子废黜,囚禁于金墉城。

时任太子太傅的赵王司马伦深受贾南风信任,得以执掌皇宫禁军,太子被废后司马伦便与孙秀等人密谋意图推翻贾南风,但孙秀担心太子司马遹才智过人,而自己等人又向来与贾南风亲近,因而将来即使复位也不会重用自己等人,于是便建议先蛊惑贾南风杀死太子,再以替太子报仇为名除去贾南风。

在司马伦、孙秀等人的蛊惑下,被囚禁于金墉城的太子司马遹果然不久后遇害。得知消息后,司马伦、孙休等人便伪造晋惠帝诏书,以为太子报仇为名,发兵抓捕贾南风及其党羽,贾南风被废为庶人,先囚禁于建始殿,后伪造诏书令其饮金屑酒而死,而其党羽则要么被杀,要么被罢免。

晋惠帝司马衷先废后立,司马伦、司马冏先后被杀

铲除贾南风后,司马伦便伪造诏书自封相国,朝政大权尽入其手。永康二年(301年)正月,赵王司马伦干脆废掉晋惠帝司马衷,自立为皇帝,晋惠帝则被软禁于金墉城。

然而,称帝后的司马伦一党根本没有治国能力,反倒是党羽之间勾心斗角不断,内部人心不稳,随即引发三王起义,齐王司马冏联合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起兵讨伐司马伦。司马伦战败后被囚禁于金墉城,也被赐予金屑酒而死,司马伦一派也就此被铲除。

永康二年(301年)四月,司马伦被杀之后,司马冏重新迎立司马衷复位,自任大司马一职,司马颙、司马颖则获封高爵。然而,独揽朝政后的司马冏很快便骄傲自满起来,非但丝毫没有臣下之礼,而且沉迷女色、荒废政事,结果再度引起了其他藩王的觊觎之心。

太安元年(302年)底,河间王司马颙在翊军校尉李含的蛊惑之下,上报陈述司马冏罪状,并随即起兵攻向洛阳,并声称当时在洛阳驻军的长沙王司马乂为内应。司马冏信以为真,命令董艾攻袭司马乂,司马乂自然不愿束手待毙,当即率人奔袭皇宫,以天子名义击败杀死司马冏,司马乂开始独揽大权。

司马颙对于司马乂的大权独揽极为不满,多次派人刺杀司马乂,遂于太安二年(303年)命部将张方和司马颖率军讨伐司马乂,双方互相征伐长达数月,后因司马乂缺乏粮草,只得固守洛阳。

永兴元年(304年)初,时任司空的东海王司马越趁司马乂军队疲惫,勾结禁军捕获司马乂,将其交给河间王司马颙的部将,结果司马乂被火烤而死。

司马颖、司马颙兵败被杀,东海王司马越成为最终赢家

司马乂被杀之后,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瓜分胜利果实,由于司马颖实力最强且素有声望,于是被增封二十郡,拜为丞相,司马颙则升任太宰,东海王司马越升任尚书令。后经司马颙上书,皇太子司马覃被废,司马颖则被立为皇太弟。

分赃完毕,朝中大事自然取决于实力最强的司马颖,但司马越对此却极为不满,于是便率军带着晋惠帝讨伐司马颖,结果反被击败,晋惠帝被俘,司马越则逃回封地东海。得知兄长兵败,司马越胞弟东瀛公司马腾便杀死了司马颖任命的幽州刺史和演,司马颖一怒之下派兵讨伐,司马腾则联合乌丸、羯朱等进攻司马颖,司马颖被击败后逃至洛阳。

洛阳此时正由司马颙的部将张方控制,张方于是挟持晋惠帝,司马颖又至长安,司马颙则废除了司马颖皇太弟身份,并要其返回封地。永兴二年(305年),司马颙挟持晋惠帝,想要罢免司马越等人,司马越于是以“张方劫迁车驾,天下怨愤,欲奉迎大驾,还复旧都洛阳”的名义起兵。

司马越虽然起兵,但心中却着实没有把握,于是又派人游说司马颙,表示只要司马颙将皇帝送回洛阳,那么自己愿意与司马颙分陕而居。司马颙则命豫州刺史刘乔为镇东大将军,派遣司马颖率领楼褒、王阐等,据河桥以抗拒司马越,结果司马越先败后胜进屯阳武。

消息传至长安后,司马颙极度恐慌、方寸大乱,先命郅辅杀死张方,将其脑袋送给司马越意图平息司马越怒火,反悔后又杀死郅辅。军心不稳的司马颙根本无法抵御司马越,屡战屡败之下司马颙单骑逃至太白山,司马越成功攻入长安。与此同时,司马颖也被范阳王司马虓等人击败,逃至朝歌后被捕,司马虓本不忍杀司马颖,但却因司马虓一个月后暴毙而被矫诏杀害。

光熙元年(306年),挟大胜之威,司马越率军护送晋惠帝回到洛阳,司马越升任太傅录尚书,增封下邳、济阳二郡,范阳王司马虓也被封为司空。光熙元年(307年)十一月,晋惠帝司马衷去世(另说被司马越毒死),司马炽即位,是为晋怀帝。

司马炽称帝之后,下诏书以司马颙为司徒,让其回朝廷,司马颙不疑有他,乘车返回京城,结果在抵达新安雍谷时,与三个儿子一起被杀,历时长达十余年的八王之乱至此结束,司马越成为最后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