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朱元璋是如何把握局势的?他为什么能笑到最后?

说到朱元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历史上的很多英雄豪杰都是在和平时期栽大跟头的,他们经历了风雨,经历了大的磨难,在激流险滩中都挺过来了,但是在宽阔的河流的中游却翻船了,搁浅了。一个人把握局势的能力如何很重要,只有如此才能笑到最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值得很多人学习。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是很有道理的。对于想要成就大事业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要对敌人的情况进行清楚的了解,越是大战在即,人本性中的优缺点越难掩盖,对决策起作用的往往是主帅的一时之念。

朱元璋过江之后,最大的敌人就是陈友谅和张士诚了。朱元璋对这两个敌人了解得很清楚。在战斗中利用对方的特点,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1360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开始打仗,开始的时候,朱元璋打了败仗,太平丢失后,陈友谅大军南下,直接奔南京而来。朱元璋的部下说啥的都有,有主张战斗的,有主张暂避锋芒的,还有主张投降的。

朱元璋听取了刘伯温的分析后认为,陈友谅志得意满,急于求成,正所谓骄兵必败。打胜这一仗是有希望的。于是,朱元璋安排人诈降,引得陈友谅前来。其实朱元璋最担心的事情是陈友谅和张士诚合起来前后夹击。这样的话,朱元璋就真的是在劫难逃了。

朱元璋消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都是因为朱元璋善于观察人,能够判断出敌人可能采取的行动。从而抢占先机。朱元璋消灭了南方的对手之后,元政权最后摆在面前。不断地胜利和一心想坐天下的思想,让很多将领认为应以百万的军队直接进攻元朝的首都。

朱元璋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更对元军有了解,当时元军还占据着半壁江山,拥有众多人口和坚固的城池。这个时候不是与元军硬拼的时候。朱元璋就是这样的有先见之明,所以最后笑到了最后,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朱元璋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