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商事什么人?孔子的得意门生,长寿于一百多岁
今天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卜商事什么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一位历史伟人。提到他时,很多人都会想到其门下有着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位尤其优秀,被并称为“孔门七十二贤”。在教育方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些思想可谓十分先进。其实,孔子不单单是位好老师,他的弟子当中也有不少在日后成了名师。
举例来说,曾经因为相貌丑陋而被孔子轻视的澹台灭明,就在学成之后于吴、楚一带讲学并大获成功,吸引了三百多人追随自己。另外,还有一位孔子的得意门生教出了国君、国相和兵家的鼻祖,他便是位列“孔门十哲”之一的卜商,即《论语》中常常登场的子夏。
卜商生于鲁定公三年(前507),是晋国南阳郡温邑,也就是今河南温县一带的人,子夏是他的字。因为仰慕孔子的才学,卜商年纪轻轻就拜入了其门下,向这位大自己四十四岁的老师学习儒学。在学习期间,卜商展现出了自己敏锐的思维,以及在文学方面的才华,这些都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评价。
一次,卜商询问孔子《诗经》中的名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要如何解释。孔子答道:“绘事后素。”这表面上是在说要先有干净的底子,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绘画,实际上则指的是人要先有美好的品质,才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美化。听到孔子的说法,卜商问道:“那么礼乐是产生在仁义之后的吗?”孔子听罢十分高兴,表示这次是卜商启发了自己的思维。
总之,孔子十分喜爱卜商这个聪敏的弟子,而卜商也对老师非常敬重。孔子去世后,卜商本着自己“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理念来到魏国,并开始用经自己手改良过的儒学教育他人。当年孔子因为一直致力于恢复过去的礼制而不被诸侯所支持,卜商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之上融入了更多与时俱进的元素,这让他更加被诸侯所看重。
当时,魏国的国君是贤明的开国之君魏文侯,此人对卜商非常敬重,甚至尊其为师,跟随其学习儒家的治国之道。后来,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吴起为将,这二人也跟随在魏国地位显赫的卜商学习,成为了其弟子。
魏文侯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重视农业生产和选拔贤才,被认为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被他任命为魏相的李悝曾主持变法,鼓励百姓精耕细作、种植多种作物,且开创了国家干预农业生产和粮食价格的新模式,从而避免了粮价混乱和因天灾导致饥荒。
至于名将吴起就更不必多说了,他是兵家的鼻祖和代表人物之一,为魏国效力期间多次击败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并担任郡守。此外,由他训练的魏武卒战斗力惊人,被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吴起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并在将其融会贯通后支持了楚国的变法运动。毫无疑问,卜商所主张的经世致用儒学对于吴起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除了上述的三人外,相传卜商门下的弟子还包括了辅佐魏文侯,仅靠名声就逼退秦军的段木干、以品德高尚和学问渊博闻名诸侯的田子方、《春秋公羊传》的作者公羊高、《春秋谷梁传》的作者谷梁赤,以及先是学习儒学,后来转投墨子门下,成为墨门首席弟子的禽滑厘等等。
不得不说,卜商的弟子可谓是星光熠熠,个个都非同一般,他们尽管有的是雄霸一方的君主,有的是法家代表人物,有的是兵家的“亚圣”,有的则是墨家的得意门生,但都曾经向卜商学习,并从中获益。由此可见,卜商对于儒学进行的改良确实使之拥有了更加广泛的适用性,不管是哪个思想流派都能有所借鉴和学习。另一方面,担任过王莽之师的东汉名臣徐防曾经表示:“臣闻《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也就是说,儒家经典当中的大部分其实都多亏了卜商才得以流传下来。
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和孔子的得意门生,卜商的一生可谓十分传奇,他出身贫寒,但靠着非凡的才华和努力的钻研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成为了许多大人物的老师。此外,他在传统儒学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思想,使之更加符合社会现状,也更加受到欢迎。总而言之,他为儒学的传承与发展作出的贡献十分令人钦佩,而他一百零七岁时才终于结束的人生也实在堪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