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士彦要反隋的原因是什么?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梁士彦是北周大臣、名将。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知秀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建德四年(575年),北周武帝发动灭北齐之战。此战之中周武帝意志不坚加上身有微恙,于是中途退军。为了巩固此次伐齐之战的成果,周武帝于是留梁士彦镇守晋州。正是梁士彦死守晋州,力挫北齐,这才使周武帝信心大增,率军返回,一举灭了北齐。随后梁士彦在平定尉迟迥之乱立了大功,为隋文帝取代北周扫平了障碍。那隋文帝为何还要杀梁士彦呢
一,效力北周
梁士彦出身安定梁氏,为当地有名的世家大族,因此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为人性格刚毅,喜爱学习,对历史与军事特别感兴趣。梁士彦少时就自带一种傲气,喜欢行侠仗义,敢于指出别人的过失。他志向远大,不愿在州郡里做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吏,因此成年后就直接到了京师长安闯荡。
二,参与灭齐
当时宇文泰与高欢争霸,打得难解难分。梁士彦于是投身军旅,参与对抗东魏的战役,屡立战功,因此得以步步高升。建德四年(575年),北周武帝图谋灭齐,听说扶风郡守梁士彦骁勇善战,于是任命他为九曲镇将、建威县公,让他随自己东征伐齐。
建德五年(576年),梁士彦助北周武帝攻克晋州,因此获封柱国、晋州刺史,奉命镇守晋州。不久北齐后主高纬率大军前来,使得北周武帝畏惧退军。齐军于是将晋州包围,拼死攻城。梁士彦坐守孤城却丝毫不惧,还安抚害怕的军士不要畏惧,援军马上回来。
齐军在高纬的监督下拼命攻城,把晋州的城墙几乎夷平,还有不少齐军冲入晋州城内,与周军短兵相接。梁士彦于是对众人说:“今天虽是死期,但我要死在你们前头。”周军将士因此深受鼓舞,无不拼死作战,这才击退齐军。
齐军一撤,梁士彦立即命令全城男女老幼全部出来修补城墙,仅用了三天,就修筑好了一座新城墙。北周武帝听闻齐军久攻晋州不克,于是率大军返回,救援晋州。齐军见周军前来,这才停止攻城。梁士彦于是出城去见北周武帝,哭着对他说:“臣差一点就见不到陛下了。”北周武帝听了,也痛哭起来。
北周武帝见大军久战疲惫,想要退军,梁士彦连忙劝阻说:“齐军久战无功,必定军心不稳,趁着敌人恐慌去进攻,一定能大胜。”北周武帝听从,于是率大军东进。北周武帝临走前拉着梁士彦的手对他说:“我有晋州,就是灭齐的基础。如果不能守住晋州,那就不能灭齐。我率大军前进自不必担忧,只是担心后方不稳,你要为我守住晋州。”
三,对抗尉迟迥
建德六年(577年),北周武帝灭齐,封梁士彦为郕国公、上柱国。宣政元年(578年),宇文赟即位为帝,封梁士彦为东南道行台、徐州总管。陈将吴明彻、裴忌北上伐周,意图夺取淮北,宇文赟于是派梁士彦与乌丸轨抵御南陈。梁士彦率周军大败陈军,不仅俘获吴明彻与裴忌,还乘胜夺取淮南。
大象二年(580年),丞相杨坚掌握北周大权,任命梁士彦为亳州总管。不久相州总管尉迟迥起兵声讨杨坚,梁士彦于是担任行军总管,随韦孝宽前往平叛。两军隔河阳对峙,周军诸路兵马畏惧尉迟迥兵强而不敢进军。梁士彦于是派家僮梁默为先锋,率领本部兵马攻向尉迟迥,打得敌军节节败退。然后梁士彦率军乘胜追击,一直攻破邺城,逼得尉迟迥自杀。
四,谋反被杀
杨坚听闻尉迟迥被灭,于是升任梁士彦为相州刺史。不久杨坚担心梁士彦为北周老将,不会支持自己篡位,于是将他调往长安闲置起来。梁士彦功劳很大,却无端被隋文帝疏远,于是心生怨恨。当时刘昉、宇文忻都在助隋文帝篡周的过程中立下大功而遭疏远,梁士彦便与二人私下结交,成为亲密好友,一起图谋反对隋文帝。
开皇六年(586年),梁士彦与宇文忻密谋造反,决定趁着隋文帝外出祭祀宗庙的时候起兵。二人计划由梁士彦在蒲州举兵,控制河北之地,据守黎阳以扩充兵马;宇文忻则假意向皇帝请命前往讨伐,然后二人汇合,回攻长安。结果梁士彦的外甥裴通听说此事,连忙向隋文帝告密。
隋文帝为了确定真假,于是假意任命梁士彦为晋州刺史。梁士彦对此十分高兴,对刘昉说:“天助我也。”然后梁士彦向隋文帝请求让薛摩儿担任长史,隋文帝也假意答应,确定梁士彦谋反为真。第二天,隋文帝就在早朝时逮捕了梁士彦、刘昉、宇文忻三人,指责他们为何谋反?三人抵死不认,隋文帝因此抓来薛摩儿对质。薛摩儿因此一一交待,三人于是被处死。
总的来说梁士彦是北周名将,在灭北齐与平尉迟迥之乱立了很大功劳。但隋文帝猜忌与打压梁士彦,导致他十分不满,于是图谋反隋,结果事机不密而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