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为何离开强大的曹魏,而归降弱小的蜀汉?
王平为何离开强大的曹魏,而归降弱小的蜀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对于汉中之战,可谓三国时期名将最为豪华的一场大战。根据史料记载,刘备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曹操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值得注意的是,刘备不仅赢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而且还获得了一位曹魏将领的归降,此人就是王平。那么,问题来了,汉中之战时,王平为何离开强大的曹魏,而归降弱小的蜀汉?
一
首先,针对王平离开曹操的原因,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是因为在汉中之战中王平不救援徐晃,徐晃兵败,要杀王平。为了避免被杀,愤怒的王平率部投降了刘备。当然,这是文学作品中的观点。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只给出了:“(王平)随杜濩、朴胡诣洛阳,假校尉,从曹公征汉中,因降先主,拜牙门将、裨将军。”也就是说,在汉中之战的时候,王平最开始跟随杜濩和朴胡等被迁往洛阳,被任命为代理校尉。后来,王平跟随曹操率军征讨汉中,王平投降了刘备,被刘备任命为牙门将、裨将军。
二
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王平在曹魏手下担任的是代理校尉。彼时,校尉是将军以下的武将官职,而且王平还不是正式的校尉,只是一个代理校尉,也即在曹魏的手下时,王平没有受到重用,可谓非常默默无闻。但是,在归降了蜀汉后,王平被刘备任命为牙门将、裨将军。虽然在将军中,牙门将、裨将军不是非常高的官职,但是,这毕竟表明王平进入到将军的档次了,而不是之前的校尉了。由此,在笔者看来,虽然曹魏非常强大,但是因为得不到曹操的重用,所以王平才选择投靠了刘备。
三
同时,在笔者看来,王平投靠刘备,很可能和自己的出生地存在一定的关系。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今四川省渠县东北)人,籍贯益州。由此,对于王平来说,是益州人士。而当时的刘备,正好占据了巴蜀之地。在此基础上,王平投靠刘备,很可能也是为了回到家乡,比如王平的父母等家人都在益州,如果继续跟随曹操的话,自然就不方便照顾自己的家人了。与之相对应的是,刘备之前的谋士徐庶,就是因为家人的原因才投靠了曹操,而此时的王平,大概也是因为这一原因才归降了蜀汉。
四
最后,在刘备去世后,王平参与到诸葛亮的北伐中原中。比如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王平就和马谡一同镇守街亭,虽然街亭失守,但是王平的表现却得到了诸葛亮的赏识和器重,从此获得了诸葛亮的重用。在诸葛亮去世后,王平被蜀汉后主刘禅封为镇北大将军,并且负责镇守汉中这一蜀汉的战略要地。之后,曹魏大将军曹爽曾经率领十万大军进攻蜀汉,结果被王平击退。因为这一功劳,王平被后主刘禅封为安汉侯。公元248年,王平去世,其子王训继承了爵位。总的来说,在蜀汉后期,王平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