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盗墓?他为何被奉为盗墓祖师爷?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字阿瞒,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曹操之所以被称之为‘盗墓贼’的祖师爷,简单来说,就是因为曹操当年曾大规模盗墓,通过盗墓的方式,得到了大量的钱财,继而养活了庞大的军队,成为了一代霸主。
为了盗墓,曹操甚至还专门在军队当中,甚至还专门设置了一种叫做‘摸金校尉’的官职。现代很多盗墓探险类的网络小说,都曾提到过这个官职。这还真不是小说作者们瞎编的,而是历史上确有其事。
不过,要说曹操盗墓的前因后果,这事可就有点复杂了。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曹操本人说起。
东汉末年,随着土地兼并问题越来越严重,东汉高层又常年内斗,宦官和外戚互杀,皇帝能力有限,只能眼睁睁看着朝政败坏。到了这个时候,东汉其实已经快到头了。
到了东汉倒数第三位皇帝,汉桓帝在位期间,有个叫曹腾的宦官,因为在汉桓帝登基的时候,有拥立之功,所以被封为了费亭侯。而曹操他们家的发迹历史,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曹腾虽然是个宦官,但却是一位难得的好宦官。在拥立汉桓帝登基,被封为侯爵之后,依然恪尽职守,深得汉桓帝的信赖。不过,因为是宦官,所以曹腾没有子嗣。而为了传承自己的爵位,曹腾就从同族当中,收养了一个叫曹嵩的孩子做养子。
这个曹嵩,就是曹操他爹。
曹腾和曹嵩之间,虽然父子关系有点特殊,但爵位传承却是实打实的。因为曹腾的庇护,曹嵩的仕途走得极为顺遂。曹嵩成年后便顺利入仕,到了汉桓帝在位后期,已经被任命为司隶校尉。
等到汉桓帝去世,汉灵帝即位之后,虽然换了皇帝,但当年曹腾留下的名声和情分还在,再加上曹嵩本人也确实会做官,所以接下来,曹嵩很快就升任大鸿胪和大司农。
这个官职,不但权力很大,而是专管钱粮。而曹嵩这个人,和曹腾又不太一样。如果说,曹腾是一个好宦官的话,那么曹嵩就是一个典型的大贪官。在职期间,靠着手里的权力,没少捞油水。
曹家的家底,基本上都是曹嵩攒下来的。
也正是在这期间,曹操逐渐长大成年。因为父亲的权势,可以直接入朝为官。
青年时代的曹操,是一个很有趣的人。虽然他爹是个典型的大贪官,但是曹操本人,却是一个心怀正义的年轻俊杰。而且,曹操是个特立独行之人,从少年时代开始,他就不喜欢专心学业,而是喜欢琢磨兵法之类的书籍。曾有名士评点曹操,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正是这种特殊的性格,让曹操后来变得与众不同起来。
成年之后的曹操,很顺利地就入朝为官,而后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类比现在的话,大致相当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区局长。
曹操年纪轻轻,便能坐上这个位置,自然是家里走了后门。估计当时曹操他爹,也是想着曹操上任之后,可以多接触一些达官显贵,为曹操日后的前途铺路。但谁都没想到的是,曹操上任之后,非但没有巴结那些权贵,反倒是执法严格。洛阳城里的权贵,不管谁犯了法,曹操都是照抓不误。就连当朝权宦的叔叔,也被曹操活活给打死了!
要换做其他人,放在当时那个混乱的时代如此行事,最后多半会被人暗害。不过鉴于曹操的家世实在是比较猛,所以最终,那群被曹操得罪的人,也只能暗中发力,将曹操明升暗降,调任为顿丘县令。
而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因为这种耿直的性格,曹操的仕途也开始变得无比坎坷。调任顿丘县令后,因为一场后宫内斗,殃及到了曹操的妹夫。因为妹夫的关系,曹操也被牵连,直接被免官为民。
两年之后,在曹嵩的运作之下,曹操好不容易得以再次入朝为官。但曹操又开始上书进谏,陈说朝政利弊。曹操的这些上书,让汉灵帝感到十分不满。所以这次入仕之后,曹操依然只能做一个普通的议郎而已。
在这十年当中,曹操见识到了东汉政权内部的腐败,曾经的希望被渐渐磨灭。经过这十年的打磨之后,曹操开始逐渐从一个‘治世能臣’,变成了一位‘乱世奸雄’。
真正让曹操蜕变的,则是十年之后的一件事。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此后,曹操正式进入军队系统,在平定黄巾军起义的过程当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执掌军队期间,曹操治军严明,对地方上的事务,更是治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曹操便见识到军队系统内的黑暗。曹操很快发现,军队这边,似乎也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就在曹操这次归家之后不久,曹家就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的汉朝太尉,因为镇压黄巾军不利,被免去了官职。此后,曹操的父亲,靠着捐钱买官,直接当上了太尉!这时的曹家,权势也达到了一个顶点。
而且,就在曹家捐款的同时,汉灵帝招募了一支军队,由汉灵帝直接控制。这支军队当中,一共有八个校尉,分别统领这支军队。因为父亲的原因,曹操也得以进入其中,成为了一个校尉。
在这八位校尉当中,还有一个很有声望的人,名叫袁绍。而曹操参加这支军队后不久,曹嵩就被免了职,只得灰溜溜地回了老家。
接下来的事情,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就比较清楚了。
在这之后不久,汉灵帝病危。此后,围绕着皇位继承的问题,宦官集团和外戚集团开始互杀。在这个过程当中,地方军阀董卓趁机入京,很快控制了朝政。
董卓入京之后,袁绍和曹操等人,逃离了洛阳,纷纷返回自己的家乡,开始聚众起兵。但是,请注意,就在这件事发生不久之前,曹操他爹刚刚花了大价钱,买了一个太尉。这笔买卖,几乎把曹家的大半家底,都给砸了进去。
所以,曹操起兵的时候,曹家的家底,可以供曹操拉起一支队伍,却无法长时间养着这支军队。更要命的是,当曹操好不容易拉起这支军队,和其他地方军联手对付董卓的时候,联军内部又因为各有利益,无法团结起来,最后根本打不过董卓,最终反倒是彻底分崩离析了。
而讨董联盟瓦解后,曹操带着这样一支军队,返回自己的老家,也面临着两难的抉择。继续打仗?他没有钱养军队!直接解散军队?那几乎就等于是找死!
所以,这个时候的曹操,就只能挖空了心思去搞钱,利用一切手段,去养活这支军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曹操盯上了那些古墓!
众所周知,汉朝的古墓,是所有朝代的古墓当中,最为值钱的!这不光是因为汉朝历史久远,更是因为汉朝的特殊制度。汉朝实行举孝廉制度,简单来说,就是谁孝顺谁就能做官。所以汉朝人为了做官,争相表现自己的孝顺。而为了表现自己的孝顺,大家都会举行隆重的葬礼,陪葬丰厚的陪葬品。
据史书记载,汉朝最恐怖的时候,国内三分之一的生产力,都被埋到墓里去了。所以,曹操把主意打到了领地内的古墓头上,自然也就不稀奇了。
此后,曹操开始疯狂盗墓,领地内所有值钱的古墓,基本上都没能逃脱。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西汉梁孝王的墓了。梁孝王是汉文帝的儿子,陪葬品十分丰厚。也正是靠着这笔钱,曹操才撑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不过,曹操倒也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实际上,盗墓行业,古已有之。从有陪葬品的那天开始,盗墓这个工作也已经出现了。就算是同时代,也不光是曹操一个人这样做,而是很多人都这样做。比如董卓,入京之后就没少挖汉朝的祖坟。也正是靠着这笔钱,董卓才能养活庞大的西凉军,打败那些地方势力。
但相比这些人,曹操盗墓,却有两个特殊之处。
第一,曹操在军队内部,专门设置了负责挖坟的军官,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摸金校尉’。以往大家挖坟,基本上都当做一件丑事,喜欢进行遮掩。但到了曹操这里,非但将其彻底产业化,而且还将设置了相关的官职,也算是首创了。
第二,后来官渡之战爆发的时候,袁绍那边有个叫陈琳的大才子,为了袁绍出兵的正义,写檄文骂曹操。就是在这篇檄文当中,陈琳重点阐述了曹操挖坟掘墓的事情。因为陈琳的文笔实在太好,所以这事很快被搞得天下皆知。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从那以后,很多盗墓贼进行盗墓的时候,都会打着曹操的名义。时间长了以后,曹操自然也就被后世的盗墓贼,奉为祖师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