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出于什么考虑不传位给儿子而是给弟弟?
三国东吴孙策孙权两兄弟都当过君主,为什么孙策传为给弟弟也不传位给儿子?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孙策。
相对于司马炎的大度,偏隅东南的孙权似乎是有点小气了,江东政权起自孙坚,然而孙坚是真正的“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东吴的天下其实与孙坚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关系,毕竟孙坚虽然有些本事,但在死的时候也不过是袁术的一个手下,还没有能为东吴建立什么基业。
真正替东吴打下基础的人是孙权的哥哥孙策。
为什么说江东政权的基业不是孙坚打下,而是孙策打下的。
孙策人称“江东小霸王”,因其勇武如西楚霸王项羽,所以得此称号。起初孙策也像他的父亲一样跟随袁术,但后来袁术僭越称帝,孙策就与袁术决裂了。建安四年时,孙策打败刘勋与刘表部将黄祖,收复庐江一带。建安五年,孙策夺取豫章郡后将江东大部分地区收复。正值英年的孙策想要发兵北上,再创功绩,但是由于孙策性格嗜杀,被江东士族所不容,故而被刺杀身亡,年仅二十六岁。
孙策的结局应该说是比较遗憾的事情,但是孙策在临死之前,做了一件很有风范的事情,孙策本身已经有了儿子,按照正常继承关系来说,江东之主应该就是孙策的儿子孙绍,但是孙策将政权传给了弟弟孙权。
他到底是有什么隐情?其实孙策将这个位置传给弟弟孙权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当时,孙权的军事能力非常出众,不仅用花言巧语从袁术的手术骗回自己父亲的旧部,而且用这一部分的军马打败了江东一带的威胁——黄祖,这样就打下了江东基业。但是孙策遇害的时候,江东的时局不稳,不少暗部势力对孙家虎视眈眈,而孙策的儿子仅有4岁,这个时候让儿子上位,不仅不能够稳定江东的局势,甚至会将自己的亲手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而且在当时,江东有孙权这样一个政治奇才,孙策的儿子更是没有一丝登位的可能。
第二,孙策遇害的时候,孙权已经有17岁了,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展现出惊人的政治才能。孙权曾到荆州刘表处要回自己父亲的遗体,可见其的政治手段和政治头脑,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件事,使得江东不少大臣对孙权刮目相看,他在江东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让孙权上位,不仅能够震慑住手下大臣,而且会稳定好江东的局势,此外,这样还能够保护好自己一家人的性命。
孙策曾对孙权说过:“说到打仗你不如我,但是怎么得人心,我不如你。”可见,孙策对自己弟弟极大地赞赏,孙权在接过主公位置之后,的确将江东治理的很好,也间接证实了孙策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孙权知道孙策是什么人,孙策临死时这样评价自己的弟弟:孙策临死前对孙权说过这样一句话: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其实鸟之将死,其言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孙策这句话其实是让孙权给自己的弟弟留下一条生路。历史上皇室从来无父子手足亲情。假如自己不把位子传给弟弟孙权,肯定会引来萧蔷之祸。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孙权继承了孙策的领导权后,他担心孙策的儿子在长大之后会威胁到自己,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很有道理的,毕竟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孙权就吩咐属下把自己的嫂子大乔和自己的侄子送到了一个很隐蔽的地方,并且还安排人看管他们,名义上说是为了保护,但是真实的目的相信很多人都是心知肚明的。
不光如此,孙权还让大乔在之后不得再嫁人了,要知道孙策去世的时候,大乔也就只有短短的二十岁出头的年纪,这也的一个年纪,居然就要为了孙家的基业来守寡,主要还是孙权害怕自己嫂子的孩子多了,就会又多了一个能够挑战自己地位的,还是让大乔的儿子,就是自己的侄子跟着一起去,理由是在母亲身边长大更好,大乔自然能够明白孙权的意思,就同意了。
毕竟按照当时的规矩,孙策的儿子才是正统的吴王继承人,如果孙权不将他藏起来,等到孩子长大,自己的皇位估计就不保,最后孙策的孩子也就和普通人家的孩子,而大乔在孙策死后也终身未嫁,孤独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