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无裴不成唐 裴氏家族为什么能在唐朝如此风光

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朝裴氏家族,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我们提起唐朝时,往往会想到开创了“贞观盛世”的李世民,“牝鸡司晨”的武则天,为杨贵妃开专线运荔枝的唐明皇;还有李白、杜甫这些诗中圣手,以及在后世化身门神的秦叔宝、尉迟恭……

如果不是一部《风起霓裳》,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裴行俭,以及裴行俭身后那个,仅有唐一朝,就诞生了31位大将军,34位宰相(17位正式宰相,还有17人未实际称宰相,但权责同宰相),38位尚书,18位驸马……有“无裴不成唐”的裴氏家族。那么这个家族为何会在唐朝如此风光呢?

唐朝之前

裴氏一族虽然辉煌于唐朝,但这份荣耀却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一定时间的积累。据相关文献记载,裴氏一族在汉代就开始崭露头角,当时比较有名的,有裴遵和裴岑,他们俩曾先后担任过敦煌地区的太守(当时的太守,相当于一个军政一把抓的地级市的市长),还有一个陪王伴驾的侍中(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在皇帝身边当差,懂得都懂)裴盖。

等到曹魏时期,这个家族就更了不得了,因为这个家族出了一个尚书令(中央实权派)裴潜,一个刺史裴徽(相当于省长),以及一个工部尚书(部长)裴辑,单看这三个人的官职,我们就能看出,裴家在当时已经摆脱了“中级圈子”,开始迈入了“高级圈子”。

值得一提的是,曹丕登基之后,为了弥补改朝换代对“君权神授”造成的“伤害”,祭出了“九品中正制”这个笼络世家的大杀器。骆驼在前面的文章中曾经解释过,这个制度的核心,是通过官员选拔来最大程度的保障权贵的既得利益,而赶上风口的裴氏家族,自此就算是有了“旱涝保收”的基础。

后来随着司马懿篡权,司马昭当街办了魏帝曹髦,司马炎建立晋朝,裴家的圈子又从“高级”进入了“顶级”,这其中贡献最大的,是裴潜的儿子裴秀,裴秀是司马炎称帝的重要臂助,因此司马炎上位后,直接把裴秀封为了司空(三公之一),裴秀不光在政治上给裴家争光,还在后世给裴家赢得了不少荣誉,因为他是我国地图绘制学的创始人,所以我国地图学界的“诺贝尔奖”,被命名为了“裴秀奖”。

而当时的几大家族中(司马家不算),能和裴氏一族掰腕子的,几乎只有一个琅琊王氏。不过随着司马氏不给力,搞得衣冠南渡,琅琊王氏跟着司马氏去了南方,而裴氏一族却选择留在了北方,当时的北方虽然烽烟不熄,但是也给没有对手的裴氏一族带来了“一家独大”的难得机会(当时裴氏一族被誉为“三河(ling xiu)”)。

在隋朝短短的38年间,裴氏一族也是百花齐放,除了行政官员之外,裴氏一族还出了律法界的大拿裴政、裴蕴,继续搞地图研究的裴矩,以及第一个前往日本的裴世清。众所周知,从西魏到北周,再到隋唐,坐庄的都是“关陇世家”,虽然他们也“换庄”,但是因为他们的内部姻亲关系,他们实际上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因此坚守北地的裴氏一族,随着北方王朝的更替反而个越来越靠近“核心”。

唐朝建立前后

不管是《隋唐演义》这样的流行小说也好,还是《资治通鉴》这样的大部头历史文献也罢,总之他们都提到了一个点,那就是李渊能在晋阳顺利起兵,和裴氏一族的当代代言人裴寂有着很深的关系。他除了给李渊出谋划策外,还给李渊起兵提供了大量物资(主要有一千多万斤粮食,40万领甲),可以说除了老李家自己之外,就属他家最最用心。

因此等到李渊建立大唐之后,裴寂不光当了宰相,还当上了国公。在唐初为大唐立了大功的,除了裴寂之外还有裴矩,裴矩本来跟着杨广去了江南,后来又几经周折归顺了大唐,并为李渊带了传国玉玺和决定归唐的山东(当时的山东是指崤山以东)。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老李家之所以能相对顺利地改朝换代,除了自己争气之外,也离不开裴氏一族的搭手帮忙,所以两家的利益从大唐建立起就绑在了一块。

裴寂和裴距除了帮助李渊建国之外,还和太宗李世民有着不浅的羁绊。裴寂虽然一直被认为是李渊那头的,但是从李世民一上台就对他加封,并在祭祀上让裴寂和自己同乘一车(车上还有长孙无忌)来看,裴寂应该在李世民“篡权”这件事上,应该没有明显表现出反对,而裴距则更是按照李世民的指使,前去安抚“东宫晓谕诸将卒”。由此我们能看出,在大唐非常重要的贞观期间,裴氏一族也没有“站错队”。

有了大唐两代君王的信任,裴氏一族自然在官场是如鱼得水,根据相关统计,在唐朝不到300年的国祚中,差不多每十七年就能平均出一位裴家的宰相,而在武则天执政时期,裴氏一族虽然出现了因为拥护李氏,而被武则天杀害的裴家人,但在武朝仍出现了四名宰相。等到李唐下一个辉煌时(李隆基在位时),裴氏一族也迎来了最后的高光时刻,接连出现了两位宰相,和四位尚书。

除了骆驼前面提到的宰相、大将军外,裴氏一族还为大唐“提供”了38位尚书,27位侍郎,4位常侍,9名御史,以及还为李唐的宗室“提供”了7位夫人(包括皇后,太子妃,王妃等),为了李唐的公主“提供”了18位驸马……

小结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裴氏一族之所以在唐朝能如此辉煌,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裴氏一族在唐朝建立前,就成长为了一个李唐无法忽视的世家大族;二是在李唐建立过程中,裴氏一族是出了大力的;三是裴氏一族在李唐执政期间,基本没有在重要节点站错位置。

而裴、李两家的姻亲,以及裴氏一族不断涌现出的人才,也为这两家的“友谊”增添了筹码。因此赢得了老李家“友谊”的裴氏一族,在世家还没消亡之际,才有了“无裴不成唐”的巅峰荣誉。不过日后随着李唐消亡、世家不再,裴氏一族也开始走向了“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