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文史百科 > 正文

寒食节是一个比较小众的节日,期间为何不能生火做饭?

在我国有很多古代时期流传下来的节日,经过了千年的洗礼,一些繁文缛节还是没有变。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传统习惯,很是讲究。可是终究是过了上千年,有些传统习俗已不在,而只是象征性的过一下节日,并不会像古代那么热闹。现如今除了一些大节日,比较小的节日很少有人过。而寒食节就是一个比较小众的节日,不知大家有没有过寒食节的传统呢?那么大家可知道寒食节为什么不能生火做饭吗?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寒食节顾名思义就是不许生火做饭,只吃冷掉的饭食。关于寒食节的起源要追溯到远古时期,那时的人们刚刚学会了保存火种,一旦保存不当就会引起火灾,为了避免火灾,人们会在特定的一天把,去年保存的火种熄灭。当时人们把这一天叫做禁火节,由于禁火期间没有火来烧熟食物,只能准备足够的食物,从而保证禁火节期间能有足够的食物果腹,因此被称为寒食节。

随着历史的变迁,寒食节的定义也有了变化。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这样一个故事,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寒食节由来。相传在春秋战国时的晋国,公子重耳为了逃避晋献公的追杀,流亡在外。在流亡的期间,吃不饱是常有的事情。据说有一天,好几天没有进食的重耳饿的昏了过去,其跟随的臣子也饿的站不稳。但是重耳这一晕,大臣们一时之间方寸大乱。就在这时,常伴重耳左右的大臣介子推看着饿昏的重耳,想到一个办法,于是便跑到了树林里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熟喂给了重耳。重耳也因此醒了过来,捡回了一条命。

在外流亡了19年的重耳,最终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了晋国,登上了晋国的王位,史称“晋文公”。登基之后的重耳为了感谢那些跟随他一起流亡的大臣,给他们加官进爵,并赏赐了大量的珠宝财物。可是晋文公唯独忘了那个给予他大恩的介子推,介子推认为晋文公贵人多忘事,什么都没说,便回到了乡下照顾自己的老母亲。

等到晋文公听到介子推回乡的消息后,才想起来这位大恩人,于是晋文公便多次派人到乡下请介子推回来。可是派出去好几拨人都没能将介子推带回来。晋文公以为介子推一定在怪自己,为了表示诚意,便亲自去往乡下请介子推回来。没想到晋文公到乡下之后,看拿到的是大门紧闭,打听之后才知道介子推带着老母亲隐居山野了。

晋文公觉得介子推的对他的怨气很深,不愿意相见。而晋文公并没有因此放弃寻找介子推。于是晋文公来到了山上,命人搜山,可是没有找到。

这时有人献计:要放火烧山,这样介子推自己就出来了。晋文公一听的确是个好主意,于是下令放火。可是事情并不是他们想的那样,山烧光了也没有见到介子推。晋文公于是下令在找,结果在一颗被烧焦的大树下看到了介子推的尸体,背上还背着他的老母亲。晋文公更加内疚,于是下令在介子推忌日的这一天严禁生火,只能吃冷掉的食物,以纪念介子推。寒食节也因此而来,后来民间也流传了下来,禁火吃寒食的习俗。

随着历史的发展,寒食节与清明节的日子很近,很多人都混淆了两个节日,于是把寒食节的习俗与清明节并在了一起,如今寒食节已被人们忽略,只有少数人还在坚持这过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