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多次宣称自己要谋反,为何唐太宗却手下留情了?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侯君集公开说自己要谋反,唐太宗为什么没有做任何处置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谋反”是古代史上最严重的罪名,乃是“十恶不赦”之首。绝大部分皇帝都不会放过“谋反”之人,甚至很多情况下都是“宁可枉杀三千,也绝不放过一个”。“谋反”也是古代政治斗争中最常用的消灭政敌的罪名,历史上不知多少都因此而死。

贞观十七年(643年),工部尚书张亮改任洛州(今河南洛阳)都督,到负责官员调动的吏部辞行。结果吏部尚书侯君集跟张亮说:“是谁排挤的你呀?”张亮觉得这话很奇怪,就顺口答道:“当然是你排挤的我,还会有别人吗!”

没想到侯君集说道:“我为大唐平定一国(高昌),结果反而惹怒了天子,什么赏赐都没给我!”接着侯君集跟张亮说道:“我郁闷好久了,你能不能谋反。你要谋反的话,我肯定跟着你一块反!”

张亮马上把侯君集跟唐太宗报告。可唐太宗却说:“你和侯君集都是功臣(凌烟阁功臣),他跟你说的这些话又没别人听见,如果派人调查的话,他肯定不承认,调查不出结果来。”于是便把此事压了下来,照常对待侯君集。

侯君集既然已经公开宣称自己要谋反,那么唐太宗为什么没有做任何处置呢?

首先,贞观十四年(640年),侯君集平定高昌,立了大功。但由于侯君集私自发配无辜之人、贪污高昌的珍宝并纵容手下士兵在高昌抢掠,因此班师后被论罪下狱。不过唐太宗念在侯君集立了大功,没几天就让侯君集出狱并官复原职。

虽然官复原职,但侯君集毕竟犯了罪,赏赐升官自然是没了。按理来说唐太宗做的算是有理有据、仁至义尽,可侯君集却觉得皇帝对自己不公,整天是牢骚满腹。唐太宗对侯君集的性格很了解,认为“谋反之言”也是一种牢骚,所以没在意。

其次,在贞观十七年(643年)的时候,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夺嫡之争”已经完全公开了。侯君集与太子阵营走得很近,而张亮则倾向于魏王阵营。张亮的这次告发不排除是有意要打击政敌,所以唐太宗才没有做任何处置。

但可惜的是,唐太宗的数次手下留情并没有让侯君集迷途知返。就在几个月后,太子李承乾谋反事泄,侯君集被查出直接参与了谋反计划,最终还是难逃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