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建德建立的大夏政权为什么会走向失败?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知秀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窦建德建立大夏政权的故事。

一、窦建德以及其建立的大夏政权

1.时代背景下的起兵

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之中既繁荣又短命的封建王朝,早在隋文帝末年的时候,朝政就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而后隋炀帝上台,对这些情况不管不顾,在不考虑人民感受的情况下大兴土木,大搞国内建设,很快就爆发了国内的局部起义。

当时的隋炀帝虽然派兵前去镇压,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这次动乱,在战乱平息之后,变本加厉愈发压榨人民,甚至强迫征兵,组织多次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争,最终引发了国内的全面动乱,窦建德就是处于这种时代大背景下。

窦建德老家山东也是祸不单行,社会动荡的同时还发生了连年的灾荒,乡里百姓的场面惨不忍睹,饿死逃荒的人不计其数。正是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朝廷依然在征兵攻打高句丽,甚至强迫农民加入,窦建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从军。

当时的窦建德被任命为百夫长,手下掌管着二百余人,但是他压根没有为隋朝作战的打算。他认为当年隋文帝在的时候四海之内都是一片繁荣的景象,从隋炀帝继位就打仗,并且在第一次出征高句丽失败之后依然不肯罢休,不容缓和地就开始了第二次战争。

如此强征百姓的方式很容易造成大动乱,所以他决心自己建立势力,等到起义在全国范围内爆发的时候就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和势力。

从这时候开始,窦建德就开始招兵买马,主要是针对那些土地被豪夺或是遭受饥荒困苦的人民,很快就聚集了上百号人。为了不引起朝廷的注意,窦建德下令手下人马如同山匪一般隐藏在深山老林之中,通过掠夺乡绅土豪获得资源。

616年,窦建德与当地另外一位造反聚义的首领高仕达联合,面对来自朝廷的打压,高仕达因为自觉谋略上比不上窦建德,所以将兵权全权交付,让窦建德负责对抗来自朝廷的清剿军队。窦建德领导的反隋起义自此开始。

2.如火如荼的起义巅峰

窦建德不负众望,当时敌军为了瓦解窦建德的军队,使用了离间之计,派人假装成窦建德之妻离间其与王世充的关系,结果窦建德提前知道了这一点,并没有将其戳穿,而是将计就计,假装向隋军投降。

在双方约定时间之后窦建德率兵前去“投降”,在隋军松懈之际,窦建德突然出击,出其不意执之下打的隋军七零八落,隋军伤亡惨重,率残部出逃。经过此次战役之后,窦建德的权力与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随着各方起义军队的各自兴起,窦建德逐渐变成了当时最强大势力的其中之一,在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的第一年,窦建德也召集文武官员称王,此后便开始了攻城略地之旅。

二、起义失败与身死

1.急转直下

此后的窦建德心怀一腔热血,开始了平定四方割据势力的战争。最初战争形式相对比较顺利,每一次攻下州郡城池之后,窦建德都会将获得的财物分配给手下,甚至遣散宫女,拒绝被美色所诱惑,仅将剩余的丝织品赏给自己的妻妾。

当时的割据势力并非是窦建德一家独大,还有一个很强大的势力和窦建德处于敌对方面,那就是李渊所创建的“李唐”势力。由于是继承了大隋的正统,所以相对窦建德的大夏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很快双方之间就开始了战争。

李渊建立唐朝的第四年,窦建德率兵攻打周桥城并且顺利破城,随后率大军继续前进,接连拿下了好几座城池。此时的大唐也正处于平定割据势力的重要阶段,彼此也算是针锋相对,李世民很快就被派遣来攻击窦建德。

明显李世民在带兵打仗方面要比窦建德技高一筹,他巧妙地避过了窦建德的攻击锋锐,率领轻骑突袭了后方的运粮军队,窦建德遭遇大败,此次起义的形式也开始走向没落。

2.最终失败

由于这次战争的失利,窦建德所带领的军队自上而下士气受挫。但窦建德依然选择招兵买马,扩充军队,甚至要在士气低落的情况之下坚持发动战争,并且将战役的制定权交给了手下一位书生。

这次任命遭到了多数人的反对,但是窦建德固执己见,与手下起了矛盾,但决定权始终握在窦建德手中,这场没有任何胜算的战争依旧是轰轰烈烈的进行了。李唐一方由李世民来统领,面对窦建德的来势汹汹,李世民选择了暂避。

在双方大军集结完毕之后,李世民率兵突袭,窦建德仓促应战,在接连几次的厮杀之中,窦建德一方节节败退,最终被李世民俘虏,随着窦建德被斩首,这场起义最终宣告失败。

三、失败分析与农民起义的封建化

1.窦建德的被迫性

在这场失败的起义之中,窦建德无论是进行起义还是后来的政权建立,自始至终代表的都是农民阶级,而这个阶级的封建化,注定这次起义不能成功。首先农民阶级的封建化之下,窦建德并未表现出明确的反抗意识。

从早期的起义来看,窦建德作为一个农民阶级,能够在隋朝的军队之中做到百夫长的位置,说明他最早的时候是没有反抗心理的。而后来的起兵对于窦建德来说都充满了迫不得已,若不是形势所迫,身为农民的窦建德不会存在反抗的意识。

2.对皇权的拥护性

这是农民起义封建化的第二个表现,皇权作为封建社会的代表,农民阶级越是封建化,就对其越是拥护。迫于封建社会当时农民阶级的地位,所以其封建化斗争之中多数的目的都是拥护皇权,在皇帝胡作非为的时候农民领袖自立为王。

比如先前的东汉末年,以及窦建德所进行的起义,初衷都是拥护皇权的纯洁性。但是天下究竟谁当皇帝取决于其自身的能力,像隋炀帝这种引发众怒的,自然是通过推翻固有朝廷的方式来维护皇权。

几乎所有的农民起义目的都是如此,窦建德为保证皇权自立为王建立大夏,而李渊为了不失皇权正统也是建立了唐朝,所以这些起义都是农民起义封建化过程中拥护皇权的表现。

3.士大夫加入起义推动封建化

所谓的封建化,是农民在发动起义之后从各方面走向封建化进程。无论是政权建立还是对帝王的顺从情绪都是封建化的表现,农民起义封建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大量士大夫阶层的加入。

隋末唐初的社会,遭受社会灾难的不只是广大的农民阶级,隋朝廷中的“士大夫”阶层也受到了迫害。超纲混乱导致原本的官僚制度出现问题,而后朝政中的官员入职被权力和利益垄断,丧失了公平之后,自然是引起了士大夫基层的不满。

在窦建德农民起义开始的时候,士大夫阶层就有许多人员先后加入到起义军中,这一群人虽然不满于不公平的社会现状,但原来都是封建社会阶层中的重要环节,所以其封建化的思想在加入起义军之后很快会影响到整个军队。

这种情况的长久影响之下,自然是会促进农民起义的封建化,基于多方面的封建化影响,窦建德也被彻底腐蚀,原本的农民思想彻底转变为封建社会中的称王思想,所以起义之余最终决定将皇权紧握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