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没有宝琴,是因为什么?
金陵十二钗,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最优秀的十二位女孩。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相信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疑问,薛宝琴在曹雪芹笔下,几乎就是完美的化身,要家世有家世,要才貌有才貌,要品行有品行,为什么她却没进入十二钗正册呢?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解答,我们说,能进入金陵十二钗正册的人物,都不是一般人,并不是完美就能进的,如果这样的话,那迎春、惜春论才貌还稍逊于薛宝琴呢,她们为什么偏偏入了正册呢?
甚至就连王熙凤之女巧姐这样在前八十中极少出场,从未有过任何台词的小女孩,竟然也进入了十二钗正册。曹雪芹在排正册名单的时候,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一个考量呢?
原文中,警幻仙子提到十二钗正册人物时,曾这么回答宝玉的疑惑:“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警幻仙子又说:“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
要弄清楚宝琴为什么没能入选正册榜单,警幻仙子的这两句话里有两个关键词不能忽略。一个是“冠首”,一个是“紧要者”。
什么是“冠首”呢?也就是排在第一位的,但至于是以什么标准衡量得出排在第一位的,警幻仙姑没说,但我们根据脂砚斋批语透露可知,十二钗入的是薄命司,上的情榜,也就是说,所谓的冠首,既要符合薄命的条件,又必须在情榜的细分上各占一席之地,是代表人物。
再说什么是“紧要者”,也就是不可或缺之人,就像林黛玉打趣惜春画的大观园图一样,少了刘姥姥,这携蝗大嚼图就缺了典。同样,十二钗正册榜单也必然是曹公深思熟虑之后拟定的,是不可被替换的。
她们中的人,若单纯地以才貌见识来论,也许的确不如宝琴,比如迎春、巧姐、李纨等,但若论重要性,代表性,则她们又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当入正册。
有人分析说,宝琴不入十二钗正册,是因为她不是薄命人,她将来会嫁给梅翰林之子,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个解释是不准确的,也是片面的,我们未见八十回后正文,谁也不能打包票说,她一定会幸福。
而如果我们按照曹雪芹对红楼梦中人最开始“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设定来推断,不仅宝琴不会得到幸福,邢岫烟,李纹、李绮等红楼过半出场的女子,也都不会得到幸福,因为她们都是薄命人。
应该说,宝琴、岫烟等人,在曹雪芹的构思中,应该都是入了副册的人物。毕竟十二册正册、副册、又副册,甚至三副、四副等情榜,每榜各有十二人,而原文中曹公明确写出的不过正册十二人,副册一人,又副册两人而已。
按照人物身份地位来推断,正册皆是大家闺秀,且是代表性人物,如钗黛湘等人,而副册也都是出身较高的小家碧玉,如香菱、宝琴、岫烟等人,又副册则是一等丫鬟,如晴雯、袭人、鸳鸯等人,以此类推。
而且,我们研究十二钗正册会发现,这上面的人物有两个共同点,一个是他们都与贾府有或多或少的关联,一个是都在贾宝玉这里挂了号,这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信息点。
我们再看宝琴,她在红楼过半时才出场,而且入京是为了与梅翰林之子完婚,其实与贾府与宝玉关联不大,不过是因薛姨妈一家而带出,在重要性上已经属于配角了。试想,如果宝琴也入了十二钗正册,那么将她置于什么位置合适呢?
而且我们如果真的较真起来,若论出身,宝琴是无法跟十二钗正册上任何一个人相比的,虽然她也是薛家成员之一,但薛家承袭皇商身份的不是薛宝琴之父,而是薛宝钗之父。
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薛宝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确优秀,甚至堪称完美,十二钗正册里不少人不如她,但光凭这一点,并不能入正册,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红楼梦,对十二钗人物的入选一定有着很深的思考,不会因为一个人完美就让她入选,也不会因为一个人有缺陷就把她剔除。
其实宝琴在红楼梦过半时才出场,很能说明问题,她其实就是一个过场人物,也是救场人物,为什么说是救场呢?因为像红楼梦这样的大部头小说,当书中重要人物都齐聚之后,在写作上势必会进入一段平淡期,如果没有新鲜血液的及时补充,读者难免会有审美疲劳,或者干脆就读不下去。
曹雪芹当然不会让红楼梦犯这样的大忌,于是他另起一笔,在读者刚要昏昏欲睡时,让宝琴、岫烟等人隆重登场,如此一来,新旧交融,又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红楼梦的故事和情节也得以再次快速推进。
所以,宝琴不入正册,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