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都发生过哪些事情?

燕国,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燕国是周朝的支族战国七雄之一。今天知秀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在战国七雄当中,燕国似乎一直都是一个很奇葩的国家。

虽然是战国七雄之一,但是燕国在战国时代的戏份,却少得可怜。要说燕国在战国时代,都发生过哪些事情,绝大多数的历史爱好者,第一反应估计就是荆轲刺秦,然后就是五国伐齐,再就是最后燕昭王千金买骨,招揽人才。

除了这几件事之外,要说燕国还发生过哪些事情,恐怕很多人就得多想一想了。

相比之下,其他几个国家,他们比较出名的历史典故,都比燕国多。哪怕是并非战国七雄之一的宋国,存在感似乎都比燕国大。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奇葩的现象,原因其实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燕国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靠北了。战国时代,和燕国接壤的国家,基本上就只有齐国和赵国而已。所以燕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基本上就只能和这两个国家唱对手戏。至于说韩魏秦楚这几个国家,因为距离燕国太远,其实很少有直接的对手戏。

那么,除了荆轲刺秦和五国伐齐之外,燕国历史上还发生过哪些事情呢?历史上真实的燕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

燕国的历史,其实得从西周初期开始说起。

话说当年商朝末年的时候,一场牧野之战,让商朝彻底结束。提到这场战争,后世最熟悉的,应该就是杨戬、哪吒、雷震子这帮人。但实际上,这帮人其实根本就不存在,真正帮周武王打仗的,其实还是他们老姬家自己人。

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就比较特殊。此人名叫姬奭,他是周武王的大哥。只不过当年周文王娶了好多媳妇,和正妻生下了周武王。然后在生周武王之前,和其他女人先生下了这个姬奭。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周文王和正妻之前先生了老大伯邑考,但是伯邑考被商纣王干掉了,所以周武王才顺位晋升了一位。

反正在老姬家内部,周武王是嫡长子,可以继承国家;而姬奭就是庶长子,只能给周武王打工。

虽然是给自己弟弟打工,但是姬奭还是很卖力气的。在那场周朝取代商朝的战争当中,姬奭一直冲锋在前,算是周武王麾下最得力的助手。所以,商朝灭了之后,周武王登基那天,姬奭就站在周武王身侧,和周武王一起祭天。

和姬奭一样,站在周武王另外一边的,就是那个会解梦的周公。

有这么大的功劳,周朝开国之后,姬奭自然要被分封出去,自己单独领导一个诸侯国。所以后来,在周王室内部的安排之下,姬奭就被分到了今天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建了一个国家,这就是燕国。

如果放到今天,那姬奭被分封的这个地方,自然是个好地方。这地方在北京市内部,虽然算是比较偏的地方,但是今天的房价依然在一万五一平米左右。虽然比不上海淀那边动辄十万一平米,但是和全国其他地方相比,也算是挺高的了。

要是放到今天,估计姬奭被分封过去之后,光是搞搞房地产,就能成为各大诸侯里面的首富了。

但可惜的是,放在三千年以前,这地方真不是啥好地方。

当时周王室之所以要把姬奭给分过去,并不是让他去享福的,而是为了让他帮忙抵御北方的戎狄。这地方在西周初期的时候,属于兵家必争之地,而且随时需要面对北方戎狄的袭击。周王室在这边建一个诸侯国,就是为了在北方建一个屏障,保护周朝核心区域的安全。

说得不客气一点,其实就是让他去做保安,给周朝看大门去了。

不过,作为周武王的庶出大哥,姬奭本人其实还真没承担过这个看大门的责任。因为就在燕国被分封之后不久,周武王就死了。而周武王死后,他的嫡长子周成王即位。因为周成王即位的时候,还是个小孩,所以周武王临死之前,就把国家托付给了姬奭,以及那位会解梦的周公。

此后的十多年里,因为姬奭要忙着处理周王室这边的工作,自然也就没法去燕国上任了。所以,他的儿子姬克,替他去了北京那边,成了燕国实际意义上的第一位国君。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燕国本来就是分给姬奭儿子的。

反正总之,从西周初期开始,燕国开国了。

和战国时期其他几个著名的诸侯国相比,燕国算是开国最早的一个了。同为战国七雄的其他国家,秦国得到春秋初期才正式开国,韩赵魏三国得等到战国初期才有。齐楚两国此时倒是有了,但春秋时期的齐国,还是姜子牙他们家的。而战国时期的齐国,后来则是被老姜家下面的一个大臣给篡取了。

至于楚国,此时虽然名义上有了国家,但实际上其实也就是个大点的部落而已,文明程度特别落后。

相对来说,和这些国家相比,燕国其实是赢在的起跑线上。

但问题是,这种国家竞争,从来就不是短跑,而是长达数百年的长跑。赢在起跑线上,真没什么用。而且,接下来的两百多年,从西周初期一直到西周后期,这期间燕国的历史,完全就是一片空白!

这两百年内的燕国,到底发生过什么,有哪些国君在位,他们都叫什么,具体什么时候在位,在位过多长时间,每个人都做过什么……所有的这一切,我们全都不得而知。

这倒不是什么阴谋论,或者有人故意抹去这段历史,而是因为……燕国实在是太远了!

要知道,西周的首都镐京,在今天的西安地区。即便是今天,从北京房山区开车走高速路,一路不休息,也需要至少十二个小时,走一千多公里,才能到西安。而在三千年以前,想要跨越这一千多公里,那就难得没边了!保守估计,也得至少走一个月的时间才行。

因为燕国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偏,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燕国和中原核心地区的那些诸侯国,基本没什么对手戏,来往也很少。这就导致在其他国家的历史当中,对燕国基本上就没多少记载。

而燕国这边,当时记载历史,本来就很困难,注定不可能记载得太详细。再加上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把六国自己记载的历史都给烧了。而秦国作为一个春秋初期才建国的国家,自然也不可能去记载燕国在西周时期的历史。

如此一来,燕国在西周早期的历史,自然就成了一片空白。

直到西周晚期的时候,到了那位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他爹在位的时候,燕国这边才终于有了历史记录。当时燕国这边在位的,是燕惠侯,他已经是那个姬奭的九世孙了。

从燕惠侯开始,接下来的一百多年里,燕国大概又传了七代人。对于这七代燕国国君,我们同样还是知之甚少。除了知道有这么几个人,知道他们的谥号之外,对于他们到底做过什么事情,我们是一无所知。

不过,在这百余年当中,中原地区的历史大背景,倒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一场烽火戏诸侯事件的发生,西周首都镐京,被西边的犬戎给打下来了,然后周幽王被杀,周王室的直属军事力量,瞬间被消灭了七七八八。

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周王室的直属力量暴跌,在关中地区的力量,更是几乎损失殆尽。所以后来没办法,接下来即位的周平王,只能选择把首都东迁到洛阳地区。而随着周平王东迁,周王室的直属的军事力量瞬间衰落。那些原本就憋着独立造反的各大诸侯国,自然开始纷纷独立,然后开始相互混战兼并。

就这样,一个混乱的春秋时代,就此到来了。

而对于燕国来说,燕国本来就地处边陲,天高皇帝远。如今周王室又衰落了,对燕国这边的影响力,更是近乎为零。这就意味着,燕国以后可以直接在北京这一片搞扩张了,再也没谁管得了他了。

这个权限,无疑是相当重要的。

要知道,后来春秋战国时期,那几个数得上的大国,几乎都是在春秋初期的时候,迅速扩张,成为了自己所在区域的霸主,所以才能奠定后来强大的基础。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等到后面几大巨头逐渐划分完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后,再想崛起,就不太可能了。

作为一个老牌诸侯国,燕国当时显然有实力对外扩张。不过,当时燕国想要搞扩张的话,还需要面对一个很棘手的敌人。

这个敌人,叫做山戎。

所谓山戎,就是指当时生活在燕山地区,靠打猎生活的这么一群人。这些山戎人,因为常年打猎的关系,特别骁勇善战。而且,这帮人打仗比较耍赖,人家根本不跟你玩大兵团作战。山戎更喜欢小规模进行袭扰,等到你的军队来了之后,人家就撤回山里。

如果你派军队进山,数量少了,人家就可以根据主场作战的优势,直接利用地形优势把你全部歼灭。而如果你派的军队多了,人家也能借助地形优势轻松逃走。

所以,面对这些山戎人的袭扰,燕国是不胜其烦,而且还不可奈何。毕竟,燕国的军队再厉害,也不可能直接把偌大的燕山给推平了。

当然,后来燕国在和山戎斗争的过程当中,倒是也掌握了一些对付山戎的技巧。比如说利用农耕文明的优势,引诱山戎人下山生活。靠打猎为生的山戎人,生活质量肯定没有农耕为主的燕国人那么舒服。所以当时燕国就用这种文明层次的碾压,引诱山戎人下山生活,然后把他们同化掉。

再比如,燕国可以修筑城池,提高山戎人袭扰燕国的成本。毕竟,山戎人难缠的地方,在于抓不住他们。如果他们大规模攻城的话,反倒能让燕国省去很多力气了。

就这样,燕国一边和山戎纠缠,一边不断扩张。当时在燕国周围,扩张的方向其实也非常有限。毕竟,在燕国西边的山西地区,有一个堪称庞然大物的晋国。而在燕国那边,也就是河北南部,再加上山东、河南,这地方又有齐国、鲁国、郑国等一大堆的强国。

所以,当时燕国能够扩张的方向,几乎就仅仅只局限于北京地区。而当燕国占领了整个北京地区之后,如果再想继续扩张,要么占领整个燕山,然后跨越燕山,向内蒙古草原那边发展。而作为一个农耕文明,不管是燕山还是草原,显然对燕国都没多大价值。

而另一个方向,就是向东北地区发展。而这个方向,也确实是燕国后来主要的扩张方向。

不过,如果想要向东北这边扩张的话,其实也不太容易,因为这地方地形比较特殊。今天如果我们从北京做火车去东北的话,基本上肯定会走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这条线,很难再找出第二条路。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这条线叫做辽西走廊。

辽西走廊,一边紧挨着大海,另一边则是重重大山。这种特殊的地势,导致辽西走廊非常的狭长。

连现代人都只能走这条路,那么在两千多年以前的燕国,自然也找不出第二条路了。而当时的燕国,如果想要通过辽西走廊,大规模运送补给和人口前往东北,并且大规模开发东北,这个工程量实在是太大了。再说,当时燕国周围的大山,都是山戎人的地盘。如果燕国敢这么做,真当山戎人是吃素的?人家能不下来抢你吗?

所以,在整个春秋时代,燕国只能靠蚂蚁搬家的方式,缓慢地向东北地区扩张。而当时的东北地区,也不是完全没人,而是生活着以孤竹国为代表的一些小国,还有很多强大的东胡部落。如果燕国想往这边扩张,就势必要和他们发生战争。

一边和这些国家部落打仗,另一边又得防着山戎人袭扰,这样的燕国,想要迅速扩张,自然不大可能了。所以在整个春秋时代,燕国都只是占领了北京地区。至于在东北地区的扩张,则是相对有限。直到进入战国时代之后,随着冶铁技术成熟,燕国的生产力和国力大幅提升,再加上当时山戎人基本都被燕国给同化了,这之后的燕国,才开始大规模开发东北。

所以,进入春秋时代之后,最初的一百年里,燕国基本上还是没什么可靠的记载。我们只知道,这一百年里,燕国逐渐占领了北京地区。至于说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期间打了哪些战争,我们就真的不知道了。

直到百年之后,大概到了齐桓公称霸的时代,有关燕国的历史记载,终于开始多了起来。因为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燕国在北京地区相对独立,和其他国家很少有交流。但是到了齐桓公称霸的这个时代,因为几个大国开始崛起,都有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并且开始相互侵占其他大国的势力范围。到了这个时候,燕国就开始和其他国家有对手戏了。

因为有了对手戏,所以燕国开始频繁出现于其他国家的历史记载当中。而这些历史,后来流传了下来,所以就被我们这些后世人看到了。

在齐桓公上位之前,燕国这边是燕桓侯在位。这位燕桓侯,也算是燕国历史上除了那位开国国君姬奭之外,第一个在史书上有详细事迹的国君。据史书记载,当时山戎人比较强大,经常深入燕国境内袭扰。所以后来,为了躲避山戎人的袭击,这位燕桓侯,就直接把燕国的首都,从北京房山,搬到了河北容城一带。

然后,没了。

有关燕桓侯的记载,确实不多,但这对于燕国历史而言,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至少,有详细的事情了。而接下来,到了燕桓侯的儿子,燕庄公在位的时候,正好赶上齐桓公称霸天下的时代。当时齐桓公作为霸主,就带着其他诸侯国,帮燕国一起打山戎。

最后,在各国的团结奋战之下,原本强大的山戎,终于是被再次打回了山里。而接下来,当齐桓公撤兵的时候,燕庄公又亲身相送,一直送到齐国境内。而齐桓公则是以‘诸侯送别,不能送出国境’为理由,直接把燕庄公送到的地方,全都划给了燕国。

很多人读这段历史的时候,都会单纯认为,当时齐桓公是因为大度,所以才会直接把地盘让给燕国。这个想法其实是错的,一个能够在春秋时代率先称霸的霸主,会那么简单把自己国家的领土,随随便便就送给别人了?

真实的情况其实是,当时齐桓公给燕国这块地盘,是为了让燕国以后更好的和山戎对抗,同时让齐国彻底避免被山戎袭击。如此一来,齐国就可以更加专心去和其他国家争霸了。从本质上来说,齐桓公并不单纯是为了所谓的名声,更是为了齐国的国家利益。

当然,这对燕国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毕竟,白送的领土,不要白不要。而经过齐国这次插手之后,燕国在对山戎的战争当中,也越来越占上风了。所以数年之后,等到燕庄公去世,他的儿子燕襄公即位的时候,燕国就又把首都搬回到北京那边了。

不过,从燕襄公开始,接下来的一百多年里,燕国的历史又是一片空白了。

因为在这一百年当中,随着齐国那位齐桓公去世,齐国开始内乱,导致齐国很快丢掉了霸主的地位。而齐国衰落之后,接下来,晋楚两国大国开始崛起。此后的近百年的时间里,整个春秋中期的历史,几乎全是围绕着晋楚争霸这条线来进行的。

在晋楚两个大国争霸的过程当中,包括秦国和齐国这样的大国,都无法避免站队。其他小国,就更是直接选边站了,根本就无法置身事外。

唯有燕国不一样。

燕国因为自身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晋国有一小部分接壤区域,和楚国那就完全没有接壤区域了。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在这一百年当中,燕国和其他所有国家,几乎都没有什么重要的对手戏。

当时主要和燕国唱对手戏的,依然还是山戎。所以有关燕国这段历史的记载,依然还是只有燕国自己会去记载,其他国家根本就不会去管。

至于说到了春秋后期,随着晋楚两国逐渐打累了,开始停战,东南地区的吴越两国又开始崛起了。而吴越两国的争霸战,虽然也卷入了当时大多数的国家。但这两个国家,同样还是好燕国天各一方,根本就影响不到燕国。

所以,在整个春秋中后期,大家记载过的燕国发生过的唯一一件大事,就是在春秋中期的时候,燕国燕惠公在位的时候,燕国发生了内乱,然后齐国和晋国联手,把燕惠公送回了燕国,并且帮他平定了内乱。

除此之外,燕国的历史,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

我们有理由相信,燕国自身的历史,其实是很丰富的,而且燕国人也曾经如实的记录了下来。但就是因为燕国长时间和其他国家没有对手戏,导致燕国的历史,只存在于燕国自己编写的史书上。所以等到燕国编写的史书被销毁了之后,燕国的很多历史,就成空白的了。

不过,到了战国时代,燕国的历史,总算是开始丰富起来了。

因为到了战国初期的时候,发生了两件重要的大事。一件是三家分晋,导致原本强大的晋国,变成了韩赵魏三家。因为地理原因,韩魏两家和燕国并不接壤,反倒是赵国和燕国接壤的多了一些。尤其是后来燕国吞并了中山国之后,更是和燕国有了大面积的接壤范围。

另一件事是就是冶铁技术逐渐成熟了。冶铁技术成熟,导致燕国作为农耕文明的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原本生活在山里的那些山戎人,见到燕国生活确实不错,后来就逐渐下山了。原本强大的山戎,就这样逐渐消失了。

而没有了心腹大患之后的燕国,自身生产力又开始提升,有能力大规模开发东北。到了这个时候,燕国的国力,终于开始飙升,逐渐提升到和秦国、齐国、楚国这种传统大国一样的层次了。

进入战国时代之后,战国初期,由晋国分出的韩赵魏三国,组成了三晋联盟。再加上当时三晋又开始纷纷进行变法,尤其是魏国,变法特别成功。所以在战国初期的时候,三晋联盟就开始横行天下,简直比当年的晋国还要强势。

在这种局面下,原本被遗忘的燕国,就开始逐渐被大家想起来了。比如秦国和楚国,如果被三晋联盟进攻,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就会想着让燕国从背后偷袭一下,减少自己的压力。而齐国这边,则是对燕国态度复杂。

一方面,齐国需要倚重燕国,让燕国帮忙给三晋联盟施压。另一方面,齐国还特别想吞并燕国。因为当时和齐国接壤的,主要也就是越国、楚国、鲁国郑国之类的传统二流国家,以及三晋联盟,再加上燕国。这些势力当中,就数燕国最好欺负。齐国想要扩张,燕国也是最合适的扩张方向。

所以,在战国初期的时候,燕国多次和齐国交手。因为当时情况比较复杂,其他国家也不愿意看到齐国做大,再加上燕国本身的战斗力,确实也比较彪悍,所以这期间齐国也没讨到什么好处。

而接下来,临近战国中期的时候,因为三晋之中的魏国,首先称霸天下,导致三晋联盟逐渐离心离德,最后解体了。三晋联盟解体之后,其他国家纷纷进行变法。尤其是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之后,国力更是迅速暴增。

所以在这之后,秦国和齐国,一东一西,开始夹击魏国,很快就把魏国给打残了。魏国残了之后,昔日横行天下的三晋联盟,也就成了过去式。反倒是秦齐楚这三个大国,开始各自称雄。

这种局面,对于燕国来说,显然也有不少影响。

之前三晋联盟比较强势的时候,齐国需要燕国帮忙牵制三晋,尚且敢多次进攻燕国。如今没了三晋联盟的牵制,齐国对燕国的进攻,更是步步紧逼。当时又有苏秦这种纵横家,不断游说各国。在这个过程当中,燕国虽然反复在合纵和连横的阵营转换,但是最核心的敌人,其实始终都是齐国。

毕竟,像秦魏韩楚这几个国家,当时和燕国也不接壤,对手戏比较少。赵国当时还没真正崛起,唯有齐国,基本上可以压着燕国打。

偏偏在这个时候,燕国内部出事了。

大概在秦国已经完成了商鞅变法,到了那位秦惠文王在位的时候,燕国这边换上了姬哙在位。这个姬哙是燕国的第三十八代国君。年轻的时候,姬哙其实也非常有才能,治国理政的能力都不错。但是到了晚年的时候,姬哙却开始逐渐糊涂了起来。

当时姬哙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硬是让一群纵横家的人给忽悠瘸了,竟然认为燕国的所有问题,都是因为他们家这一脉不够聪明。所以接下来,姬哙直接把王位让给了自己的丞相子之!

谁都没想到,这件事,将会最终形成一场席卷整个天下的大风暴。

姬哙的这种做法,就等于是一个董事长,年老之后,把自己所有的股份,都转移给了总经理。这种做法,看似会对企业有好处。但问题是,其他股东怎么想呢?尤其是董事长的亲儿子,原本应该是他继承企业,但是现在却让他爹把所有家产都给别人了,他能愿意吗?

所以接下来,燕国就开始内乱了。

随着子之上位,接下来,姬哙的儿子,也是当时的燕国太子,直接联合燕国的贵族,对姬哙发起了猛攻。不过该说不说,这个子之的能力还是很强的。毕竟之前做了好些年的相国,对燕国的控制还是很强的。所以一番厮杀之后,子之竟然逐渐平定了内乱。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齐国人开始插手了。

对于燕国这块地盘,齐国人早就垂涎欲滴了。尤其是此时的齐国,正处于整个战国时期自家历史上的顶点,早就想一举吞并燕国了。所以接下来,齐国直接大军开入燕国,打着帮燕国复国的旗号,占领了整个燕国。

如果当时齐国能够很好地处理占领之后的问题,说不定这之后就没有燕国了。但是偏偏齐国军队进入燕国之后,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燕国造成了一场浩劫。如此一来,燕国百姓自然就不干了,纷纷开始起兵反抗。

与此同时,那位战败的太子,也开始向旁边的赵国求救。赵国当时正是那位赵武灵王在位,赵武灵王也不愿意看到齐国就此做大,所以就出兵护送这位太子回国,并且帮忙击退了齐国军队。就这样,燕国暂时转危为安了。而赵国这边,虽然当时也想控制燕国,但是因为燕国百姓的抵抗比较强,所以最后不得不放弃。

如此,这位太子即位之后,见到满目疮痍的燕国,也知道燕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所以接下来,这位新燕王就直接造了一座黄金台,开始大肆招揽人才。此后,大量人才开始进入燕国。而这些人才当中,最有名的一个,名叫乐毅。

乐毅进入燕国之后,开始帮燕国整顿军备。而其他来到燕国的人才,也开始帮燕国提升国力。就这样,经过这位新国君的提升之后,燕国终于开始崛起了。

这位国君,就是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燕昭王。

经过燕昭王的励精图治之后,燕国开始崛起。此后,恰逢齐国那边外交政策失误,齐国自己独吞了宋国,引来了列国的仇视。所以接下来,燕国为了报仇,就开始主动站出来,游说各方,希望大家一起组建联盟,一起进攻齐国。

最终,在燕国的带头下,秦国和韩赵魏三国,纷纷加入联盟,组成了一个五国同盟,一起进攻齐国。在五国联盟的进攻之下,齐国差点被打到亡国。而这一战,也是燕国数百年历史上,最高光的时刻了。

不过,随着齐国逐渐沦陷,对于齐国仅剩下的两座城,统领燕国军队的乐毅,却并没有强攻,而是选择围而不攻,希望以此收复齐国的人心。客观来说,乐毅当时的选择,其实是有道理了。而燕昭王对他也足够信任,所以全力支持他的这种行为。

但是几年之后,燕昭王忽然去世了。新即位的燕惠王,并不信任乐毅,上位之后马上就把乐毅给撤了回来。而乐毅被撤换之后,齐国马上开始反攻。最终,齐国直接收复了全部的失地。

这场战争,固然让齐国损失惨重,正是因为这场战争太过惨烈,所以自此之后,齐国再也不愿和其他国家争霸,一直老老实实养伤。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到了战国末期,其他国家面对秦国的时候,都坚持抵抗,唯有齐国直接投降的原因。因为这一战,已经把齐国人给打怕了。

而对于燕国来说,这次战败,则是错过了历史上最好的一个发展时机!

如果当时的燕国,能够继续执行乐毅的策略,彻底把占领的齐国地盘,全部都消化掉。那么接下来的燕国,将会一跃成为不逊色于秦国的顶级强国,甚至完全有机会和秦国正面抗衡,角逐最后的胜利者。但可惜的是,因为燕惠王这次换人,导致燕国彻底溃败,错过了这个最好的机会。

等到燕国重整旗鼓,再想卷土重来的时候,局面可就截然不同了。

首先,当时齐国已经复国,重新组织了强大的军队,足以正面挡住燕国。其次,燕国旁边的赵国,此时也已经完成了胡服骑射改革。此时的赵国,不可能眼睁睁看着燕国扩张。而且,对于赵国来说,赵国如果想崛起,最好的办法,就是团结三晋联盟,在西边挡住秦国的扩张,然后先腾出手来,彻底灭掉燕国。

而这个方案,后来赵国也确实这么做了,燕国则是彻底栽倒在这上面。

燕惠王这边,自从退出齐国之后,倒是也花了不少心思,想要重整国力再出发。因为当时齐国已经被打趴下了,所以主要和燕国唱对手戏的,就是赵国。不过,还没等燕惠王开始攻略赵国,他就去世了。而燕惠王去世之后,他的儿子燕武成王即位了。

燕武成王即位之后,因为秦国的崛起,赵国为了安定后方,不得不和燕国暂时修好。但是没过几年,赵国就和秦国爆发了那场长平之战。此战之后,赵国被打到半残,而且这一战之后,战国历史也从七雄争霸,转变为秦灭六国。

这一战之前,或许还有国家,能够单独对抗秦国。但是这一战之后,就只有多个国家联手,才能对抗秦国了。

在这种局面下,燕国倒是觉得自己的机会到了。燕国当时想得挺好,既然赵国已经半残了,那我们就从背后进攻赵国。如果能吃下赵国,是不是也能让燕国彻底崛起呢?

但问题是,燕国没想到,即便是半残的赵国,依然不是燕国能打得动的。最关键的是,赵国虽然在长平一战当中战败了,但是依然还有廉颇李牧这样的名将。然而燕国这边,自从乐毅出走之后,已经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顶级名将了。

所以,接下来的十几年里,燕国这边的主线,就成了燕国、赵国和秦国,三国之间唱对手戏。燕国想吃掉赵国,就势必要和秦国联手,两面夹击。而赵国想再度崛起,就必须稳住秦国,然后再吃掉燕国。而秦国这边,则是希望燕国和赵国内斗,然后自己渔翁得利。

因为秦国的国力最后,容错率比较高。所以在这十多年里,基本上就是重复这样一个过程:首先燕国和秦国联合进攻赵国,然后秦赵修好,赵国单独打燕国。等到赵国被消耗得差不多了,秦国再进攻赵国。

这样算下来,赵国和燕国都损失不小,唯有秦国得利了。

等到这样的过程,重复了好几次之后,战国时代终于迎来了一个最重要的人物,秦始皇正式亲政了。

秦始皇亲政之后,继续玩之前这套游戏,反正就是不断卖燕国,让燕国和赵国消耗,自己再去打赵国。被秦始皇玩了一圈之后,赵国很快被打残。此时的燕国,深知如果继续下去的话,燕国肯定会被秦国灭掉。但是如果能暂时拖住秦国,让燕国趁势吃掉赵国的残余势力,或许还有的玩。

所以,在这个关键时刻,燕国想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办法。当时的燕国太子姬丹,想要直接刺杀秦始皇,以此来为燕国争取时间。

这就是燕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荆轲刺秦事件。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荆轲非但没能刺杀秦始皇,反倒是激怒了秦始皇。此后,秦始皇直接派大军进攻燕国,燕国根本没法抵挡,很快就节节败退,丢掉了整个北京地区,退往辽东。

又过了几年之后,等到秦始皇解决了南方的楚国之后,这时候秦始皇终于再次腾出手来,派大军开赴辽东,最终一战消灭了燕国的残余势力。

这就是燕国的历史。

随着燕国灭亡,燕国自己记载的那些史书,就成了所谓的‘野史’。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把列国记载的历史,都给销毁了。如此一来,燕国因为长时间和其他国家没有对手戏的关系,自然就导致燕国历史出现了大片的空白。

这就是燕国明明是战国七雄之一,但是主要事迹却非常少的真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