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未解之谜 > 正文

三国乱世外族为何没有入侵中原 对外族各方都是同仇敌忾

知秀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三国乱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都知道如果国家战乱,很容易被外族入侵,特别是东汉末年三国混战的时期,军阀割据四方,各方势力彼此战斗,外族必定会虎视眈眈。

很多人都会担心,中原内乱外族人入侵了怎么办?其是这种担心其实是多余的,三国时期尽管战争四起,也只是国内混乱,并没有外族的干扰,之所以中原没有被外族入侵,是因为镇守边关的人实力够强,那么当时镇守边关的人究竟是谁呢?

古代时期,战争时常发生,国家经济强敌强我弱,时常会发生交战,甚至会出现一国吞并另一国的事情。三国时期也并非没有外族入侵,只是都被边境的将领制止了,当时的塞外民族还是比较多,其中一国名为乌桓,这个国家就曾想趁虚而入进攻中原。据汉书记载,公元前206年,东胡被匈奴灭后分为两支,一支为鲜卑,另一支便为乌桓,乌桓属于东胡有天下名骑的称号,像这样的塞外民族,主要以游牧为生,擅长骑马所以骑兵实力非常强。

东汉末年乱世来临,外族势力反叛,汉末将领张纯叛国与乌桓结盟,夺取了幽州和冀州,此举让朝廷无法容忍,张纯原来是张温的部下,由于不受重用,一气之下投了乌桓,于是朝廷派出了公孙瓒来对付他们。

骑都尉公孙瓒带了3000士兵与乌桓展开激战,这一战的直接后果是张纯兵败,公孙瓒作为东汉名将,自号“白马将军”首次与乌桓交战,打败曾经战胜过匈奴的乌桓铁骑,可见公孙瓒的能力。兵败后的张纯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对公孙瓒也是心生忌惮,此战过后公孙瓒也扬名海外,震慑了边疆的少数民族,国家有了公孙瓒镇守边疆,外敌不肯轻易来犯。

仅此一战不足以让外族人丧失入侵中原的野心,官渡之战后,袁绍战败,因为袁绍与乌桓国交好,所以他的儿子袁尚携家带口投奔了乌桓国,曹操怎能就此轻易放过,直接将矛头对准了乌桓国,在张辽的带领下乌桓国惨败,乌桓国都城都被攻破,此战震慑了外族国家,入侵中原的野心也全都破灭。

曹操的势力能够轻而易举地攻破乌桓国都城,却不能彻底打败蜀国和吴国,由此可见,各方实力官方都有一定的实力。彼时的蜀汉和东吴也时不时的与各方势力斗争,东吴与江南五省山民武装势力作斗争,蜀汉则与西南地区的南蛮和羌族势力进行斗争。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是因为与外族的不断作战中磨砺了三个国家的军事水平,让三个国家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曹操的手下有夏侯惇、张辽、徐晃等人,刘备和孙权的手下人才辈出,刘备手下有赵云、关羽、张飞;孙权的手下有周瑜、鲁肃等人,游牧民族或者少数民族没有足够的实力,招惹哪一方都是引火上身,甚至还可能会向乌桓国一样亡国。

三国时期虽然各自为营,但对于外族入侵时大家还是会同仇敌忾,一致对外,这可能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始至终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