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西出函谷关的原因是什么?他之后又去了哪里?

说到老子,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相信大家都了解,在我国悠久的历史进程当中有着一段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争雄的故事。而正是在这段各国争霸的年代当中也催生了繁荣的文化,诸子百家竞相出场,一时间在我国的文化圈中竟然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而这些诸子百家当中有着很多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学说,如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墨家。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正是传承至今的道家学说创始之人老子的事情,关于老子以及他的《道德经》我们都有所耳闻。并且老子也留下了一个千古谜题一直困扰着我们,那就是当年老子西出函谷关后究竟是去了何方?他又为何要西出函谷关。众多周知,当年的老子在洋洋洒洒的留下了著作《道德经》之后便一路向西如他书中所说般“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而现在我们要探究他去了哪里,首先就要知道他为何要西出函谷关。老子原名李耳,其实他取名李耳的原因便是老子的耳朵生来便极其硕大。而老子这个名字则是由于他出生便是一副老者相貌,鹤发童颜才得以老子的冠名。老子当年其实在周王朝当中任收藏馆史,其实就是管理周朝的收藏馆的人员。

而当年的周王朝收藏管可不一般,其中收录着全天下的各类书籍。老子身为管理员自然是将这些书籍通通都研读了一遍,这一读便是二十年。相传老子当年读完书出山之时,身边围绕着紫气,颇有种得道高人的感觉。而老子之所以西出函谷关也是因为当年王子朝在周朝兴风作浪,之后更是将收藏馆中的不少奇珍异宝盗走,远走楚国。

而恰好老子便是收藏馆的管理人员,并且老子本身也是楚国人,要说这件事情与老子无关也没有人会相信。就这样老子便遭了周王朝的通缉,因此只能选择逃走。然而为何老子一个人能够逃得出函谷关?其实在史书当中也有记载,“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从这段话我们看得出,当年的老子将自己的《道德经》留给了尹喜才得以出城。

其实当年老子可谓声明远扬,他的饱读诗书之名早已被人熟知。而当时的尹喜在见到老子之时,老子骑着青牛,身后带着紫气,属实一副仙人模样。激动的尹喜当场便要拜老子为师,然而老子却只是给他留下了一本《道德经》便扬长而去,也就是这本道德经流传了下来,让我们能一睹老子的风采。

那么老子究竟西出之后去往何方?在《后汉书·襄楷传》中所说,老子是一路向西前往了蛮夷之地,用自己顺其自然的道法去教化那些好战的蛮夷了。但是在我国的西部我们并没有发现有老子的痕迹,所以这种说法有些牵强。还有一种专家说法是老子没有一路向西,而是前往了甘肃临洮,并且在临洮得道成仙了。

毕竟在临洮拥有一座老君山残碑,然而说老子去过临洮居住还有很大可能性,若说升仙那未免有些玄幻了。当年的老子应该是去过临洮,并且在临洮居住了一段时间,所以才有老君山的存在。并且经过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说法,天下的李氏一族便都以老子为自己的先祖,并且在陇西临洮为老子修建了陇西堂。

还有一种说法便是老子一路向东回到了自己的河南老家。在《庄子》,《礼记》当中都说老子是一路向东,回到了自己的老家,这种说法也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其实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人在年纪大了之后总会有思乡之情,这也是人之常情。并且在史料中还有着对于孔子问礼的记载,所以说这种说法的可信度是最高的。

结语

其实无论老子最后去了哪里,他对于我国的文化传承来说都是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的,被后世奉为圣人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